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事不避難 義不逃責 義之所在 勇往直前

事不避難 義不逃責 義之所在 勇往直前

《論語》:「見義不為,無勇也。」義者,所宜為也,就是應該做的。見義不為,是無勇敢直前之志也。這是當為而不為。

《論語稽》:「未見義而不為無足怪,見而不為,一由於畏難,一由於避禍。畏難不過庸碌者流,避禍則賢者不免。夫遇禍而在所當避,避之可也。如不當避而避之,則畏葸退縮,是無勇也。」如果知義所在,只為避禍免災而一味退縮,不免流於小人。又豈知富貴在天,死生有命,邀福者未必得福,避禍者未必免禍。

戴盈之對孟子說:「田租十分取一,取消關卡、市場的稅收,今年還辦不到,我先減輕徵收,等到明年再完全改正,怎麼樣?」孟子舉例子告訴他,知道這樣做不符合正道,就該趕快改正:「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後已。』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戴盈之既然知道什一之法、去關市之徵,說明他知道應該怎麼做,這是懂得義。既然知道義還要等待來年,這就是孔子所說的「見義不為,無勇也」。朱子甚至認為,知道不合義理而不能速改,這與每月偷一隻雞的做法有何區別?

「事不避難,義不逃責」,這是晚清湯霖為《頤園老人生日宴遊圖》所作題跋中的兩句話。既是湯氏一門家風,也是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中華民族的興旺發達,就是有了這些敢於擔當、不畏艱辛的志士仁人,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魄。

《宋史》說歐陽修「天資剛勁,見義勇為,雖機阱在前,觸發之不顧。放逐流離,至於再三,志氣自若也」,驗之生平行事,分毫不差。「范仲淹以言事貶,在廷多論救,司諫高若訥獨以為當黜。修貽書責之,謂其不復知人間有羞恥事。若訥上其書,坐貶夷陵令。」范仲淹平生剛正、好學、通古今,其立朝有本末,天下所共知。現在以言事觸宰相得罪被貶,余靖、尹洙救范仲淹也被貶謫,歐陽修在這種情況下,依舊不計後果,敢於直言。

在寫給諫官高若訥的信中,歐陽修直接說:「倘若您還認為希文(范仲淹)不賢而應當斥逐,那麼我今天如此為他說話,那是朋黨邪惡的小人了。希望您直接帶著這封信到朝廷上去,讓天子判定我的罪過而殺了我。」歐陽修的行為就是「事不避難,義不逃責」最好的例證,知道應該做什麼就大膽去做,義之所在,勇往直前。

人生在世,當知「義」為何物。不知義理,懵懂而行。知義之所在,就該事不避難,義不逃責,見義勇為,應做則做。如此,方能挺起脊樑,問心無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每周詩語丨《詩經·淇奧》:中國的男神丨語音播報
窮慷慨,富摳門,越摳門,越快樂!
有一封騰訊網儒學頻道的實習崗位邀請函,請您查收!
志存高遠 甘居低處 不爭名利
王芫:「個人陳述」的風波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