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何為飲茶的「三吃三不吃」,名著中的古人如何飲茶

何為飲茶的「三吃三不吃」,名著中的古人如何飲茶

不錯,我不是一個附庸風雅的閑人,但是我也知道,所謂的喝茶,除了是品嘗茶水的滋味外,更重要的,是要從中品出一種閑適的心情,一種寵辱不驚,閑看窗外風起雲湧的氣度和風姿。

我可以不在乎茶葉的種類,我可以不計較水的質地,我可以不在乎茶具的優劣,我甚至也不計較茶道是什麼,但是,喝茶,一定要有一種好心情。

雖然我是個粗人,但是我對於「吃茶」,也有「三吃三不吃」的原則。

「三吃」者,讀了一本好書或者是寫了一篇好文章,必「吃」;欣賞到了好花好月,必「吃」;有知音好友前來串門,必「吃」。

「三不吃」者,處身喧嘩之地而心不能寧靜時,不「吃」;心情抑鬱或是憤怒的時候,不「吃」;遇到話不投機者,不「吃」。

是的,這就是我,一個附庸風雅者的「吃茶」準則,茶,必須是在雅靜之處,懷著一顆安寧的心,或自斟自飲,神思遐想,遙想千古風流人物;或與友對啜,促膝長談,說知己投機之話語。

在我看來,如此足矣,又何必在乎茶水、器具優劣,在乎那拘束的茶道呢?微笑著,我端起茶缸,又灌了一大口。

我覺得,我的一生中,是不能缺少茶的,我始終驅散不開那裊裊的清茶香氣,它在我記憶的每一個角落裡百轉千回,浸染了我靈魂的深處。其實,我並不是一個懂茶之人,不知道每一種茶葉應該在什麼時候採摘,才是最好的;也不知道究竟應該用怎樣精緻的器皿泡茶,才能更好地展現出茶香、茶色;更不像有些人那樣,只要輕輕地嗅一下茶香,抿一口茶水,便能夠說得出,這茶葉究竟是什麼品種的。

說實話,對於飲茶來說,我應該算是一個粗人了,總是喜歡拿起茶缸來,先含一口茶水在口中,停留一會,讓舌尖縈繞那微微帶甜的苦澀,然後猛地咽下,再一口氣咕咚咕咚地灌上幾大口,然後,一抹嘴唇,長出一口氣,道一聲:「爽!」這樣如同牛飲一般的飲茶,若是讓《紅樓夢》中的妙玉看見了的話,恐怕會毫不猶豫地說一聲「俗」,的確,我也覺得,如此飲茶,倒是和《水滸傳》中那些梁山好漢飲酒時候的樣子頗有些相似了。

如此喝茶,或許會被那些喜好茶道之人認為是糟蹋了好茶吧,不過,話說回來,我倒是覺得,喝茶,並不在乎茶具是否高檔,茶葉是否名貴,也不在於飲茶時候所遵循的茶道,而僅僅在於,喝茶時候的心情。

在我看來,手捧一杯清茶,手執一本書,獨自坐在窗下,面對著窗外冷月,在蒸騰的茶霧中,讀古論今,等看到興味盎然的地方,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絕,然後,拿起茶杯來,伴著淡淡的茶香,將一杯清茗,一飲而盡,這也不失為一件高雅的事情啊。

所以說,在我看來,品茶,最主要的,還在於看人的心境,我喜歡明人徐渭的一段話:「茶宜精舍,雲林竹灶,幽人雅士,寒宵兀坐;松月下,花鳥間,清泉白石,鮮綠蒼苔;素手汲泉,紅妝掃雪,船頭吹火,竹里飄煙。」你看,這徐渭將適合飲茶的地方一一做了總結,只要這是一個能夠讓人靜下心來,細細地品味一番茶中三味的地方,就都是飲茶的好去處,至於茶具和茶道,他倒的確並不是特別看重的呢。

徐渭此言,頗合我的心意,飲茶,主要看的是心境,只要有一個好心情,「心遠地自偏」,處處都是好地方,處處皆可品出茶中的真味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來襄陽必吃的美食之一:襄陽特色「油茶」
《我是家鄉代言人》鳳凰站:一起了解鳳凰單叢茶
影評下午茶之 《羞羞的鐵拳》
抵黑馬河,觀失望的茶卡鹽湖——放飛在九月,車友老K環青海湖騎行日記之四
燃style刷爆NBA中國賽 康師傅冰紅茶這波營銷簡直6到飛起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