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嘉定孔廟十歲生日現場演講實錄

嘉定孔廟十歲生日現場演講實錄

這次孔廟活動,本是為一批同學的十歲生日預備。其實是不是十歲,並不重要,十來歲的時候,該做的事和該明白的道理都擺在那裡,早一點「開竅」便早一分收穫。但願孩子們日拱一卒,步步精進。

現場的演講稿,平哥總共準備了超過萬字,前後近兩個小時。歸納起來,是五句想跟孩子們說的話。以下是現場演講的精簡版:

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你現在站著的地方,已經有900年的歷史了。900年是什麼概念呢?這個地方建造的時候還是宋朝。到現在,隔了元、明、清、民國,900年。九百年,它見證了很多東西。它見證了中國讀書人最好的年代。宋朝是所有中國讀書人的黃金時代。它也見證了元朝少數民族對這個國家的統治,後來它還見證了明朝儒家的繁盛,見證了孔子被人誤解,見證了文字獄,見證了大清王朝由盛轉衰,然後見證了科舉制度的覆滅。綿延傳承了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就這樣土崩瓦解。之後見證了中國人對孔子的誤會,打倒孔家店。戰亂中,這個孔廟也曾經被毀掉……所以各位,這就是歷史。九百年活生生的歷史,就這樣擺在我們面前。

而孔子出生到現在,2500年了。這是更漫長的一段歲月,漫長到我們現在覺得已經遙遠得很難想像了。那個年代的衣食住行好像和我們現在都很不一樣了。是的,衣食住行改變了很多。科學進步了嘛。但是中國人,或者說你們人類真的進步了很多嗎?仔細想一想,其實人類並沒有多少本質的改變。人類的進化不是以十年二十年,一百年兩百年為單位的,甚至都不是以一千年兩千年為單位的。孔子那個年代的人和我們現代人相比,一樣是兩條胳膊兩條腿,一雙眼睛一張嘴。看起來什麼高科技、黑科技很厲害,其實放到人類文明的長河裡,不值一提。科學到現在只有600多年的歷史,人類有十幾萬年的進化歷程。這十幾萬年里,99.9%的時間是沒有科學的,人類在沒有科學的時候,是依靠藝術、宗教,依靠感情的表達、信仰的建立,生存下來的。和人類的文明裡程相比,藝術都算是小弟弟,只存在了600年的科學,那是小弟弟的小弟弟,簡直微不足道。

所以今天在大家走過人生第一個十年的時候,我想跟大家說的第一句話是:我們應該對祖先、對我們幾千年的歷史,保有一份敬畏和尊重。時間是非常強大的力量。我們不能自以為是,要保持敬畏之心。

人和大自然,也是類似的關係。以前總愛說,人類征服了自然,爬上了山頂,越過了重洋,就是征服了自然。天曉得,是大自然放了我們一條生路而已。人在大自然眼中,太渺小了。大自然看我們,就跟我們看地上的螞蟻是類似的。對螞蟻來說,生老病死是大事,今天路上遇到一隻死蒼蠅,螞蟻一家很高興,有頓大餐吃。對我們來講,看到螞蟻吃蒼蠅,2分鐘以後你就忘了這件事,太微不足道。一樣的,你看得再重的事,放到大自然眼中,微不足道。所以千萬不要自以為是,對自然,對歷史,要有敬畏之心。

你從記事起,就會遇到很多不懂的事,保持敬畏之心,你才能去學習,才能有所收穫。你聽到爸爸媽媽或者老師批評你,給你講道理,可能那個道理講出來你不屑一顧,你會覺得根本不是那麼回事,甚至你覺得他們說的是錯的。那麼這時候怎麼辦?我的建議是,不要自我感覺太好,不要急著去否定。你要有敬畏之心,至少你要想一想,他們為什麼這麼說?他們是什麼道理?今天我們站在孔廟裡,孔孟之道2000多年,一個東西傳承了2000多年,一定有它的道理,有它存在的價值。

好,接著,今天想跟大家說的第二句話是:一個人真正的強大,是你內心的強大。不是你身體的強大,不是你有多少錢。不論你畢生的追求是什麼,我們每個人在自己的人生中,都要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要擁有一個強大的內心。擁有強大的內心,你才能生活得更好,不論得失,擁有更好的生活。

我們每個人都會要面對人生中的各種遺憾,各種讓你不爽的事情。怎麼面對這些事?孔子教我們了: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重要的是你有一個更平和的心態,你知道自己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這句話其實是非常樸素的道理,就是如果你能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你又何必要擔心自己沒有兄弟,沒有朋友呢。我覺得還能再延伸一下,如果你能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你又何必要擔心自己得不到那些你想得到的東西呢?不會的。你想得到一樣東西,你要足夠努力,努力到你向所有人證明,you deserve it,你值得擁有它。那麼一切就都是順利成章的了。這是孔子教我們的東西。你看,很簡單的道理,對不對。

這也是平哥要跟大家說的內心強大。我們平時得不到一樣東西,你很想要的一樣東西的時候,你一定是非常鬱悶的,然後就要抱怨生活不公平了。是啊,生活從來都不公平。但是我們人活一世,註定是要在這種不公平里生活下去的。怎麼辦?你得好好地去面對自己。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可是有些人即便在這種不如意的時候,也能找到人生的幸福和快樂,為什麼?幸福是一種能力,是一種自信。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大家就能明白,這種自信是怎麼回事,就能明白什麼是內心的強大。

從前有個小女孩兒,家裡很窮。十歲了,從來都沒有打扮過自己。她一直都覺得很自卑,覺得自己是個醜小鴨。十歲生日的時候,她的媽媽給了他二十塊錢。這是她第一次拿到零花錢,終於可以去買點東西打扮一下自己了,買件便宜的衣服,買條便宜的裙子。小女孩兒走過一家商店,看到櫥窗里有一個頭花。真漂亮!小女孩兒忍不住走了進去,對著這朵頭花看了又看。營業員出來了,拿出頭花給小女孩兒戴了起來,讓她試試看,好不好看。小女孩兒照了照鏡子,哇!鏡子里的自己簡直太漂亮了!小女孩兒咬咬牙,掏錢把頭花買下來了。十八塊。買下以後小女孩兒很興奮地跑出去,在店門口跟一個老頭撞了個滿懷。她也顧不上了,很興奮地走到了馬路上,她覺得自己是最漂亮的,她覺得所有人都看著她,覺得她十年以來這是最開心的一天。她知道,自己戴著一個漂亮的頭花,自己很漂亮。這時一個老頭追上來,說小姑娘啊,剛才你掉了東西了。什麼東西?錢嗎?找下來的錢在口袋裡呀。什麼東西?原來剛才走出店門的時候,頭花已經掉在地上了。老頭撿到了。

大家有沒有聽懂這個故事?頭花其實根本沒有戴在她頭上,但是她覺得自己很漂亮,為什麼?人的自信是從哪裡來的?是這朵頭花給了她自信嗎?不是的,對不對。自信,是你內心的強大,自信,來自於你自己,你怎麼想,你怎麼看待自己。

一個人要怎樣才能獲得那種自信,那種內心的強大?其實孔子很早也教過我們了。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就是你做什麼事,都要去遵循那個義。什麼是義?道義?良心?都不準確。平哥對義的理解是這樣的,義是我們每個人內心對自己的一個約束。有所為有所不為。你給自己框定一個範圍,有些事我可以做,有些事我不能做,義,其實是我們每個人做人的底線和原則。換句話說,就是你要管理好自己,你對自己要有約束,有要求。我們只只知道義是義氣,好像就是兩肋插刀。實際上義氣也是一種約束。朋友有難,我本來完全可以一走了之的,但是我不走,我留在這裡為朋友解決問題,這就是對自己的一個約束。所以今天平哥給各位同學的第三句話,就是你要學會管理好自己。我告訴大家,一個能管理好自己的人,是非常可怕的。

有一個茶師,和他的一個武士朋友一起去一個地方辦事。事情辦完了,武士說我要去見一個朋友,你自己去逛逛,我們約好時間碰頭,就離開了。茶師一個人,不敢走,路上有很多搶劫的浪人。你能不能吧你的武士刀借給我,我壯壯膽。於是,茶師帶著武士刀自己上路了。果然在路上遇到浪人了。浪人說你這是把好刀,我要。我跟你決鬥。茶師說我不會武功啊,這怎麼比。浪人說你這是辱沒了這把刀,所以更要比了。蠻不講理啊。茶師慌了,去找武士。說我就是個泡茶的,我怎麼打呢,你幫我。武士說對你就是個泡茶的,那這樣,你再給我泡一次茶吧。茶師知道這是他此生最後一次泡茶,於是每一個動作都畢恭畢敬,做到極致。當他這樣極度認真地去做每一件事的時候,他有了自己的氣場,把周圍的人都鎮住了。大家連動都不敢動了。武士就跟茶師說,你去吧,就這麼跟他打,他打不過你。你這就是最高境界的武功了。茶師到了決鬥的地方,他像剛才泡茶一樣,把外套脫下來,整理好,放好,帽子放好,畢恭畢敬,每一個動作都認真得一絲不苟。就在他整理的時候,浪人被他的這種認真的氣場鎮住了,認輸。

同學們,這是一種篤定的氣勢。這種氣勢從哪裡來的?從你內心的安靜里來,這種氣勢是什麼,這種其實就是你內心的強大。我們如何做到?很簡單,你要管理好自己,每個時間,你應該做些什麼,給自己規定好,然後嚴格去執行。一個能管理好自己的人是足夠強大的。一旦調整過來了,一切都調整過來了。這種畢恭畢敬,都是通過你日常生活的一點一滴去獲得的。

如果你真的能做到對自己有要求,那麼你已經慢慢在接近孔子所說的君子了。什麼是君子?君子就是對自己有要求的人。當然不是那種賺了多少錢的要求,也不是那種考了多少分的要求。而是我今天學了什麼東西,我今天有沒有白活。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不忠乎?與朋友叫不信乎?傳不習乎?每天三次自我反省。很簡單吧。不用把目標定得很高,說我要做中國首富。不是說有志向不好,而是我們要腳踏實地一點一點去啃。平哥高考之前從來沒覺得自己考試很厲害,但是真的一道一道題庫啃下來,也就慢慢變得很厲害了。三個裁縫的故事。一個說我是全省第一,第一個說我是全國第一,都很牛。最後一個很淡定,說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全省第一,更不知道我是不是全國第一,但我知道一點,現在,我是這條街上第一。

這是我要跟大家說的第四句話:成功就是用十足的耐心,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

其實今天想跟大家說的,還有第五句話。按說能做到上面四條,你已經很厲害了。但是孔子用自己的言傳身教告訴我們,還不夠。這四條,都是修身,是自己的修行。但是讀書人不光是為了自己。所以孔子對讀書人其實有更高的要求。

儒家的基本理念是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做好每件事,很好了,但孔子覺得,這還是不夠的。孔子說我們要看長遠。你不能永遠只看自己眼前的事。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士,就不是普通老百姓了,是當官的人,是希望有所作為的人。這樣人除了自己要內心強大之外,還應該要怎樣呢?以天下為己任。把天下看成是自己的責任,用四個字概括,叫做胸懷天下。在孔子看來,小人,就是只顧眼前利益,沒有胸懷的人。每天只是在算計著自己的利益得失。但是真正有出息的人,應該要顧及他人,要考慮這件事對不對。而不是這件事對我有沒有好處。有些事可能它能給我帶來很大的好處,但是它是不對的,那麼哪怕它有再大的誘惑,我也不能去做。有所為有所不為。有些事可能去做的話是需要我付出極大代價的,但是它是對的,那麼即便代價很大,我還是要去做,哪怕很多時候我知道這件事十有八九,甚至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做不成的,我還是會去做,為什麼,因為他是對的,哪怕做今天做不成,只要它是對的,那麼總有一天有人會做成。我要用我的實際行動去告訴所有人,你們應該要去做。這是君子,是士,是真正有擔當的胸懷天下的人。

民國時候,有一個叫譚嗣同的,參與了戊戌變法。變法失敗,他和梁啟超、康有為,被慈禧太后和袁世凱抓起來了。武林人士大刀王五去救他們。梁啟超和康有為都走了,逃亡日本。但是譚嗣同說我不走。為什麼?他說,革命,沒有不流血犧牲的。中國革命到現在都沒有流過血,所以革命一直成功不了。今天我來做著第一人,中國革命流血,從我譚嗣同開始。從容就義。他在監獄裡提了一首詩,有兩句說: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他覺得這件事應該要這麼做,那好,付出再大的代價,也值得。

孔子自己也是這樣的人,論語里有這個記載,是別人對孔子的評價。孔子周遊列國,跑了很多地方,宣揚他的理念但是都沒有得到重用。有一天早上他走在路上,有人問孔子的弟子子路,說這個人是誰啊,子路說他啊他就是孔子。孔子啊,那個人說,就是那個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人嗎?明知道做不到但還是要去做。各位,這是平哥最敬重孔子的地方。這才是真正的勇氣。孔子是真正勇敢的人。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這個世界上讓我們恐懼的事情都是那些不確定的事情。確定了前面是一堵牆,你幾乎沒有機會過去的,但這是對的。怎麼辦?絕大部分人都退縮了,找各種借口退縮了,但是孔子不管的,這條路是對的,那麼我就是要走過去的,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然後留給世人一個孤獨的背影。對,這就是平哥今天給大家的最後一句話:你長大了,你要做正確的事。你要有所擔當。

今天這些話,不一定各位馬上就聽明白了。但是你知道,成長是什麼?成長就是聽你聽不明白的,讀你讀不明白的,想你想不明白的,一邊聽,一邊讀,一邊想,然後有一天你聽明白了,讀明白了,想明白了,你就長大了。這就是成長。大家也許不太明白平哥今天講的這些道理,但是我希望你能記住平哥今天講的這些故事。故事背後有道理。在你不夠自信的時候,想一想那個小女孩兒,希望你就能展露出笑容來,在你感到壓力的時候,手忙腳亂的時候,想一想那個茶師。希望你就能沉靜下來去面對。在你覺得很自鳴得意的時候,想一想那三個裁縫,希望你就能腳踏實地去面對你的學習和生活。

相關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是芝麻君 的精彩文章:

TAG:我是芝麻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