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追憶日中協會理事長白西紳一郎:中日友好事業永遠的楷模

追憶日中協會理事長白西紳一郎:中日友好事業永遠的楷模

圖說:白西紳一郎2015年率團訪問南京 供圖:吳宇楨

撰文/上海市日本學會會長吳寄南

10月7日,日中協會理事長白西紳一郎在他出差途中下榻的大阪一家酒店遽然仙逝。噩耗傳來,所有因研究日本問題、從事中日交流而結識他的人都為失去這一位摯友而感到極其悲痛。

白西先生於1940年6月出生在廣島市。1945年8月6日,美國向廣島投下第一顆原子彈時,他雖碰巧外出,躲過了一劫,但也間接地受到核輻射。他持有受輻射證明,享受日本政府為受害者特別提供的醫療服務。

1965年,白西先生畢業於京都大學文學系東洋史專科。在地方媒體短暫工作過兩年後,於1967年任職日本國際貿易促進會,從此,就與中日友好事業結下了不解之緣。1967年5月,白西先生第一次訪問中國,而截止2016年5月已累計訪華600次。他先後見過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等不同時期的中國領導人,堪稱中日友好的歷史見證人。1975年,日中協會成立。白西先生從幹事、理事一直做到理事兼事務局長。從2000年至2017年,擔任日中協會理事長達17年之久。

拜訪過日中協會的人都會為白西先生辦公室的逼仄,為他工作的繁忙而感慨不已。十五六平方的房間內堆滿了書籍、資料,接待客人的空間只容得下兩張雙人沙發,坐4個人。日中協會忙時會雇一位臨時工,平時都是白西先生一個人忙裡忙外。他每天早晨九、十點鐘到辦公室,晚上卻常常要乘末班電車回家。白西先生經管的日中協會經費每年有數千萬日元之巨,用於舉辦中日間的各種交流事業,包括資助中國留學生。幾十年來,白西先生的月薪恆定不變,只有區區40萬日元。這是大公司新進職員的待遇,他卻無怨無悔,甘之如飴。

圖說:吳寄南與白西先生(左)相交多年

供圖:吳寄南

我和白西先生結識始於1989年底在日本綜合研究開發機構(NIRA)擔任客座研究員期間。我在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的兩位同事幾乎在同一時候將他介紹給我,由此便開始了我們長達27年的友情。

每次來東京出差,我都要見見白西先生。為便於相見,只要有可能就選擇毗鄰日中協會的後樂賓館下榻。有好幾回已經睡下了,白西先生卻打來電話,讓我趕緊到他事務所去或者在飯店大堂等他。這多半是日本政局突然發生變故,或者他手頭有對我調研有用的重要信息或資料。我們一談起來就沒有時間,經常是我提醒說快到末班電車時間了,他才起身離去。

日中協會在日中友好七團體中不僅凝聚力最強,而且在事關中日關係的大是大非問題上態度最鮮明。從2001年以來,小泉純一郎和安倍晉三兩任日本首相先後6次參拜靖國神社。白西先生總是在第一時間發表聲明予以強烈譴責。釣魚島風波發生後,他也旗幟鮮明地反對日本少數政治家罔顧中日間有關擱置爭議的默契、肆意破壞中日兩國互信的倒行逆施。

圖說:

白西紳一郎2015年在上海日本學會研討會上致辭演講  供圖:吳寄南

白西先生曾多次出席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或上海市日本學會主辦的學術研討會。2015年1月9日,白西先生在上海市日本學會為他訪華600次舉行的紀念演講會上,提出了中日關係必須遵循4個「四」:一是要切實貫徹中日間的四個政治文件;二是要堅持「村山談話」等日本歷屆內閣有關歷史問題的四大表態;三是要切實遵守兩國間達成的四項基本共識;四是要銘記四個重要紀念日,即7月7日盧溝橋事變、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9月18日九一八事變和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白西說:「這四個『四』,是日本政治家應當做到的,也是每個日本人都要銘記的。」

圖說:白西先生30餘年堅持組織日本追悼南京大屠殺死難者植樹訪華團 供圖:吳寄南

最令人感動的是,白西先生30餘年如一日,堅持組織日本的追悼南京大屠殺死難者植樹訪華團,開展名為「綠色贖罪」的民間交流活動。「綠色贖罪」始於1986年,由已故日中經濟協會常任顧問岡崎嘉平太先生、東方科學技術合作協會副會長菊池善隆和日中協會名譽會長向坊隆共同發起。首次訪華團有80餘人,將1000多顆象徵日中和解、日中永不再戰的雪松、柏樹和櫻花樹苗栽種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紀念館和南京浦口區的珍珠泉景區。「綠色贖罪」活動在白西先生的執著努力下,一直延續至今。目前,僅南京珍珠泉公園一地由植樹團種下的樹苗就有5萬多株。早年栽下的如今已葉茂根深、蔚然成林。

圖說:白西先生組織撰寫的「綠色贖罪」紀念冊

供圖:吳寄南

2015年4月3日,我與原外交部翻譯周斌先生應白西先生之邀擔任日本第30次追悼南京大屠殺死難者植樹訪華團的特邀團員。當晚,在南京市對外友協舉行的歡迎宴會上,白西先生深情回顧當年岡崎嘉平太先生的教誨,表示他將爭取更多的日本民眾參加這項活動。「我們的目標是要堅持到讓日本現任首相到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來低頭懺悔。」這番鏗鏘有力的話語,激起滿場熱烈的掌聲。第二天一早,植樹訪華團一行前往珍珠泉公園植樹。75歲高齡的白西先生走路有些艱難,不得不扶著我的肩膀,滿跚而行……。

如今,白西先生已和我們天人永隔。但他的執著追求,他的音容笑貌將永遠留在我們心中。激勵著後來人以他為楷模,為促進中日兩國的相互理解和互利合作鞠躬盡瘁,盡綿薄之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民晚報 的精彩文章:

大量青蛙源源不斷上岸 希望所有人手下留情
這種看起來兇殘無比的豬,卻有個好聽的名字——鹿豚!
人臉識別,看穿性取向
首個針對中國地區古人類全基因組研究成果發布
真·跨界!前米蘭球星維阿競選賴比瑞亞總統成大熱門

TAG:新民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