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支槍的使命

一支槍的使命

GIF/1K

先說件事。去年12月6日凌晨3點,住在美國密西根州蘭辛市的一位中國留學生,開槍擊退了三名翻牆入室的歹徒。此事曾引起不小的轟動,年僅22歲的男生,家境優渥,學習刻苦,還難得的沉靜機變,竟然能在電光石火之間斟酌美國法律中的相關自衛條款,果斷地抓起放在身邊的手槍,推送子彈上膛,對著其中一名已經掏出手槍的歹徒,連開三槍。

嚇退歹徒之後,他叫醒已經睡覺的室友,立即報警。美帝出警一向跟火箭似的,兩分鐘,八輛警車呼嘯而至。當我後來閱讀國內某報對這位留學生的採訪文章,字裡行間的感覺,不亞於觀看一部警匪劇,由此也瞬間激活了我自幼就有的,對小型槍支的好奇與想像。

拜諜戰神劇所賜,我很小就知道手槍是個好東西,尤其女人開槍,簡直優雅迷人,金光閃爍。後來無意讀到美國某射擊訓練中心的一位華人所寫的文章,說到很多女人在射擊上的精準表現和機敏程度好於男性,我差一點額手稱慶,雖然這跟我一點關係也沒有。

當然,直到現在,我連真槍的影子都沒見過。塑料手槍倒是買過不少,配置的橡膠子彈,打在後背還是蠻痛的---不過幸好都是幾年以前事情,所以沒有被抓進去。但這沒有影響我有段時間發瘋似地在網上搜索各種槍械資料,步槍手槍,自動半自動的,單管雙管,左旋右旋,各種原理恨不能背得滾熟。

我甚至夢想,如果有一天能去自由世界,必需得買一把好槍,精緻玲瓏,通體黑亮,手柄上必需一番裝飾,比如雕刻一頭鷹,或者四葉草什麼的,總之不能是龍虎這類俗氣的。

好在這陣熱浪說退就退,現實總歸會取代夢想,早晩而已。所以,我已經很多年沒有夢見槍支了。至於為什麼會做這種夢,天曉得,缺少安全感?

也許吧。我十一二歲上學,要沿著一片山腳步行往返,那時冬季雪天的黃昏,偶有狼群出沒。這絕對不是什麼浪漫的事情,再溫順的狼也不想做我們的寵物。我有幸親身經歷過一回,那天輪到我小姨夫來接我放學,兩人走著走著突感身後有異,悉悉索索的聲音時斷時續,回頭一看,魂飛魄散。

一路狂奔,渾然不覺何時甩開了狼群。說是狼群,其實不過三四頭小狼,個子相當於今天的普通土狗,但實在嚇得不輕,回到家全身癱軟,感覺身上不再有一塊地方屬於自己,彷彿全被狼群啃掉消融,只剩下一副骨架。回過神來就哭,哭了半夜不止,那真是一種瀕死的體驗,奔跑的每一步都像邁向深淵,無邊無際的慌恐。

此後就特別想有一柄槍,當時村裡有聰明的小伙自製獵槍,我去央過幾次,請他做一把給我,可惜最終沒有成功。

也可能有類似原因,我今天看西方世界很多國家自由擁槍,不自覺地會為他們站台。除了美國是槍支大國,據我所知像瑞士、芬蘭、葉門、塞浦露斯,還有澳洲等國,都有法律保護民眾擁槍的權利,這些國家的人均持槍率都非常高,每百人持槍數在四五十之間。我有一位網友,曾在瑞士留學,他說他在境內火車上,常常看到荷槍實彈的普通民眾。有些人身上背一桿槍,行李箱里還露出一截槍頭,大家根本不會多看一眼。打個比方,我們2015年的每百人擁有蘋果手機的數量是33台,很普遍吧,那大家在地鐵上使用蘋果手機,誰還會多瞧一眼呢。

很多人說,西方國家的恐怖襲擊和極端殺人案跟槍支泛濫有關,我並不太同意這種觀點,至少兩者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歐洲國家,尤其是人均持槍率最高的芬蘭和瑞士,槍擊案就非常罕見。一旦扣下扳機,後果如何,就是老天爺說了算,所以極少有人會傻到拿個致使武器行兇,從而讓自己陷入囹圄。

日子過得如此豐饒,美酒佳人,香車華宅,音樂運動,文學藝術,愛什麼就有什麼,這個世界饋贈給了人類最好東西,正常人怎麼捨得丟掉性命和自由,失去這一切呢。

另一個類似國家是以色列,民眾擁槍也很積極呀,但很少聽到有人拿著槍去亂射的。

即使美國,每百人擁槍89支,全球最高,但其槍支致死的犯罪比率仍然與其過高的擁槍率不成比例。聯合國犯罪問題辦事處和小型武器調查局在2010年的調查顯示,美國的槍支致死率位於全球28位,其中,用槍自殺的比例為63.8%,也就是說所有的槍殺案中,三分之二自己活膩了。

其實,真正給公共安全帶來危險的是社會的文明程度,富裕程度以及民眾整體的受教育水平。貧窮和落後始終是不安定的因素,歷史上的饑荒年代,人是會吃人的。而翻開世界年志,為了一個麵包而搶劫、甚至殺人,屢見不鮮。

與文明對峙的是野蠻,法治的對面是人治。這一條,我們應該最有體會,西安的流氓敢掄起U形鎖砸向日系車主的頭顱,就是因為同時佔據了上述這兩點。

還有一種罪犯是精神病患者,也可以說變態狂。早年我跟著室友看過的幾部美國恐怖片,像《電鋸驚魂》、《美國精神病人》、《天生殺人狂》,演的就是這類人,他們有的喜歡仔細玩味一個人臨死前的表情,有的喜歡收集各種人體器官,總之以取人性命為樂。

補充一下,一個月前我剛剛看完一本俄羅斯小說《44號孩子》,那個殺人狂就非常喜歡5歲左右的男孩子的心臟。看完之後,我渾身不舒服,過了兩天把書丟進樓下垃圾筒,感覺就好多了。很奇怪,只要那本書在我屋裡,即使瞄一眼,我都覺得陰森灰敗。

這種變態人全世界都有,跟他有沒有槍械完全無關,他們的作案工具多半匪夷所思,一般不會首選槍支。如果我們不幸遇上,就是中彩,只能怪命不好。

至於各色仇恨社會的瘋子,種族宗教極端份子,全自動槍械確實能幫助他們快速完成理想,但若沒有槍支,他們也會選擇別的工具。人的腦袋裡,峰迴路轉,百折千回,立志要消滅異已者的,一夜之間就能想出一千種辦法來。

挪威是世界上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文明程度自然也是位居世界之頂,治安非常好,六年前也出了一個白人極端份子。2011年7月22日,38歲的挪威人安德斯.貝林.布雷維克在奧斯陸市中心引爆一枚炸彈,隨後在附近的於特島開槍射擊民眾,共奪走77條人命。這個魔頭是個狂熱的宗教和民族主義者,堅稱歐洲不應該接受移民,外來的種族會玷污白人種性的純潔,所以他要以殺人的方式來報復這個自由世界。

這種極端份子的存在是西方文明的夢魘和剋星,無論降落在哪個國度,都會掀起血雨腥風,控槍也沒用。殺人的方式千百種,槍殺只是其中一種,比如上面這個挪威狂魔在日記中明確寫下:製造炸藥的方法是開一家化肥工廠,大劑量炸藥的殺人效果比自動步槍還好。

GIF/1K

不知不覺寫了一堆,發現又一次印證了CCTV所言,國外一片水深火熱。確實如此,新聞自由的地方,那些記者的鼻子比狗靈,動作比豹快,如果某個領導人身上長了一百個膿瘡,記者先生們恨不得報道成一百零一個。而在某些國家就不一樣了,記者不但不能報道這一百個膿瘡,還必需說領導身上長出了一粒鑽石,順便唱詩一首:一顆永流傳。

剛剛過去的拉斯維加斯槍擊事件,讓美國再一次坐上風口浪尖,那段時間我都不想看朋友圈,鋪天蓋地都在感恩中國治安,說什麼「幸好沒去美國……」,說得好像他們能去美國一樣。美國到底治安好不好,我沒去過不好說,但我好歹是學過數學的人,看得懂數據。

西方國家的社會治安,我們習慣從恐怖襲擊中來判斷,免不了天天替他們心驚膽顫,其實大可不必。恐怖襲擊是非常小的小概率事件,絕大多數正常人不會認為自己出門會遭遇一場槍戰,事實上也不會遇到。至於小偷小摸的,好像地球上還沒有一塊地方能杜絕。

由於國內媒體的努力,國外的水深火熱,我們非常清楚,其實那也是他們的全部,而他們幸福生活的那一面,國內媒體是不會告訴你的,就這麼簡單。

說完了水深火熱,我想看看我們的幸福生活是怎麼樣的。百度上當然形勢大好,不過,慢!我發現了凱迪網站上的一篇文章,《盤點80年以來死亡十人以上兇殺大案》,作者同時也發布在其個人博客上,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直接去搜,我就不重複了。

我只說明一點,這些案子多半沒有被公開報道,很多人肯定不知道,但其兇殘程度和受害人數之多,絲毫不遜色於西方那些恐怖襲擊。借用一句歌詞,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說到底,西方人持槍是法律賦予人民有實行自衛保護私有財產及人身安全的權利,而每一個想犯罪的人要面對的可能是帶槍的受害人,這時候,是個正常人都會掂量一下,該不該動手。好在這個世界還是正常人比較多一點,所以掂量了一會,犯罪念頭已經消退得差不多了。

人性都是類似的,當要面臨的可能是高昂的代價,甚至搭上自己的性命,犯罪就會降低。而如果犯罪沒有代價或者代價很低,那麼人性的弱點就會暴露出來,誰會在意法律,誰又會尊重和遵守法律。

西方人擁槍是歷史上長期沿襲下來的社會傳統和生活習慣,和印度人喜歡跳舞,巴西人喜歡足球一樣,早已融入他們基因,很多美國人坦言沒有槍不自在。更重要的是,美國憲法修正案第二條(1791年12月15日批准)也保護民眾擁槍的權利,神聖不可侵犯。

良好的制度同樣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美國也一樣,並不完美,宗教/種族衝突,激進與極端引發的社會撕裂問題一直存在。事實上人這種複雜精密而自私的生物,群居在同一片天空下,本身就不可能完美,只能相對地進步,文明和美好,永遠達不到真正的大同。

至於我朋友圈裡很多人喜歡國內表面上看起來的平安和平靜,並深深地發揮他們的國際人道主義精神去同情美國人,這也沒問題,你高興就好。本來嘛,持不同意識形態的人確實很難理解對方,正如,白天不懂夜的漆黑,黑夜也不懂白天的絢美。而自由,是一種更高級的選項。

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安娜的三千亂話 的精彩文章:

女士,你被捕了,請把孩子放開

TAG:安娜的三千亂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