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谷歌硬體,失敗、失敗、失敗……

谷歌硬體,失敗、失敗、失敗……

鈦媒體 TMTPost.com

|科技引領新經濟|

Google已經花了280億美元收購了163家公司,然而Google 卻一直難逃硬體loser的「詛咒」。讓我們回顧一下,這些年來Google那些未能成功上天的硬體「登月」計劃。

鈦媒體注:根據研究機構CB Insights的數據,自2001年以來,Google的母公司Alphabet已經進行了近200樁收購。Business Insider報道,到2014年8月為止,Google就已經花了280億美元收購了163家公司。從YouTube、安卓、Google Maps到最新的Pixel手機,Alphabet通過收購和投資或鞏固現有技術、或涉獵新業務,從而一直屹立於技術界的不敗之地。

然而,老馬也有失蹄的時候,就算是Alphabet 也無法一直當爆款製造機。「硬體」不成功,一直是其硬傷。但即便如此,Google仍一直在不斷嘗試硬體,就在上周,又剛剛連發了Pixel2、音箱home等六款硬體產品。這些也會繼續「重蹈覆轍」其硬體始終不舉的命運嗎?

Google 和摩托羅拉最終落入雙輸局面

摩托羅拉(2011年)

2011年,Google斥資125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的消息震驚了整個科技界。然而,此舉本來是為了進入消費者電子市場,結果卻很快一敗塗地,僅僅三年之後,Google就將摩托羅拉移動以29億美元轉賣給聯想。

時任 Google 公司 CEO 拉里·佩奇在文章里這樣寫道:「Google和摩托羅拉的結合不僅能推動安卓的發展,還能促進競爭,加速創新,向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更好的用戶體驗。我有信心,這些經驗能為股東創造巨大的價值。」

結果證明,收購摩托羅拉對Google來說是一次代價高昂的錯誤,原因在於他們高估了前者的資產,收購後的三年里還吸收了摩托羅拉的大量虧損,其中每個季度都達到數億美元。雖然,Google留有摩托羅拉的大部分專利,但已經總共損失了42.5億美元。

Google 曾經試圖藉助 Nest Labs 搶佔智能家居市場的先機

Nest Labs(2014年)

2014年2月7日,Google以32億美元現金支付的代價買下了Nest Labs,這是一家製造聯網恆溫器和煙霧報警器的製造商,搜索巨人希望藉此布局智能家居行業。

對此,Google在年報中是這樣記錄的:「我們期待,本樁收購能豐富Google的產品與服務領域,讓Nest在家用設備方面持續創新,讓產品更實用、易用、周到,服務更多國家的更多用戶。」

然而,收購之後,Nest經歷了幾輪重組,最後還要把Nest的整支平台隊伍整合進Google,為的是打造一個統一的物聯網平台,全力發展智能音箱Google Home,跟亞馬遜的Echo抗衡。另外有報道指出,Nest的業績表現低於預期,2015年銷量約為3.4億美元,而且多次未能達成銷售目標。

Titan Aerospace 的 Solara 太陽能飛機

Titan Aerospace(2014年)

Titan Aerospace成立於2012年,製造太陽能供電的高空無人機。Google於2014年4月14日將其收入麾下,希望以此能夠向世界上的偏僻、未開發地區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

「現在仍是早期階段,但衛星能夠讓數百萬人連上網路,也有助於解決其他問題,比如災難救援、森林退化等環境問題等,」2014年4月15日,Google發言人Tim Drinan就這次收購發表聲明,「所以,我們對於Titan Aerospace加入Google大家庭感到激動不已。」

2015年末,Titan 團隊加入Google X實驗室,但在那不久後高空無人機的開發就被叫停了。Alphabet表示,Titan項目是因經濟原因和技術困難而不得不取消的。

當年,一起競標Titan Aerospace 卻以失敗告終的Facebook後來推出了類似的Aquila項目,卻在今年6月份的試飛中發生了墜毀,並因此引來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進行事故調查。

Alphabet並未宣布對Titan Aerospace的收購細節。項目停工後,Titan團隊被拆散並分配到其他隊伍,比如致力於用高空熱氣球提供網路服務的Project Loon。

2016年,一支搭載 Terra Bella 微型衛星的火箭成功升空 (Jim Guillon / AFP/Getty Images)

Terra Bella(2014年)

2014年6月,Google用5億美元買下了Terra Bella,意在用實時衛星影像提高 Google Maps的精度。衛星也曾被視為一個有力的工具,幫助Google實現為全球提供優質網路連接的宏偉藍圖。

去年3月8號,Google把原本的Skybox Imaging冠以「Terra Bella」之名,並在文章里這樣解釋:「我們在衛星技術的開發上起了主導作用,儘管對此深感自豪,但我們也認識到,我們的願景遠遠不止於天空中的匣子。Google徹底變革了線上世界的搜索方式,現在也著力帶頭尋找現實世界裡的變化模式。為了堅定地著眼於未來,我們用一個新名字來定義這個設想——Terra Bella。」

然而,根據彭博社的報道,Alphabet 在今年年初把Terra Bella出售給了此前的對手、衛星影像初創公司Planet,具體收購細節未予披露,但條款中包括部分員工將跳槽到Planet,其他則在Google內部重新任職。

Google「賤賣」Terra Bella的消息,加上陸續爆出取消旗下聯網衛星項目的消息,讓人不禁猜測Google打算在這些大膽的項目上收手,集中精力發展其他業務。

Boston Dynamics 最終被 Google 以商業收益原因出售

Boston Dynamics(2013年)

四年前被高調收購的機器人公司 Boston Dynamics,被Alphabet掛牌出售一年,下家終於在今年6月塵埃落定——最終,這家機器人公司成為日本企業軟銀的囊中之物。

2016年3月,Google母公司首次傳出出售Boston Dynamics的消息,當時安卓之父安迪·魯賓離開Google近兩年。此前他主事期間,Google完成了一系列機器人領域的重要收購,其中Boston Dynamics就是最重要的一筆。

Boston Dynamics誕生於麻省理工學院,一直是機器人專業領域的領頭羊,開發的雙足和四足機器人如Atlas和BigDog都每每奪得滿堂彩。今年2月泄出的一段視頻顯示,Boston Dynamics最新開發的Handle機器人為「輪+足」式的構造,能夠表演跳躍特技、避開障礙物等。

雖然Boston Dynamics在機器人領域創新不斷,但Alphabet高層對公司的長期發展一直拿不定主意。去年,Alphabet的CFO魯斯·普拉特(Ruth Porat)提出一份結構重組與節約成本的總體戰略,此後集團不斷砍去那些實驗性的「登月」項目。

而在普拉特之前,由於技術攻堅需要時間、投入商業化遙遙無期,Alphabet其實一直對機器人的發展憂心忡忡。在谷歌重組為Alphabet之前、魯賓離開Google之後,Google X實驗室負責人阿斯特羅·泰勒(Astro Teller)就親手叫停了機器人計劃Replicant。

Google 公司聯合創始人 謝爾蓋·布林(Justin Sullivan/Getty Images)

Google Glass(2012年)

這倒並非一樁收購,但依然是Google在硬體上栽的又一個跟頭。

Google Glass 誕生於Google X實驗室,當年被《時代》雜誌譽為「年度發明」,風頭一時無兩,不僅登上各大早間晚間電視節目,查爾斯王子、奧普拉、碧昂絲等名人紛紛上手試戴,連著名美國動畫《辛普森一家》也專門用一集來惡搞。

然而,到了2015年年初,Google突然宣布停止銷售Google Glass。

《紐約時報》記者 Nick Bilton 曾在2015年撰文分析Google Glass的從誕生到發展的過程。作為從Google X實驗室走出來的第一款產品,Google Glass最早只提供給少數開發者與媒體人試用,沒想到卻因其獨特與小眾而激起公眾的追捧。

然而歸根結底,那還是一款不成熟的實驗室產品,因此很快就因續航、外觀、隱私、健康、高昂定價等問題為人詬病。Google希望打入的是消費電子市場,而不是推出隱患多多的半成品,因此叫停也是情理之中。

到了今年七月份,Google又低調發布了新版Google Glass EE,主要面向企業市場。在官方博客中Google聲稱,過去幾年裡航空、醫療、衛生等領域的五十家企業一直在使用Google Glass,項目負責人傑伊·科薩里(Jay Kothari)還將新品稱為「Google Glass的新篇章」。(本文首發鈦媒體,譯者陳倩敏綜合自外網

微信推送太少,下個鈦媒體App更及時了解這個新奇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共享充電寶的倒閉開始了
Facebook參加星際AI大賽,「慘遭」個人選手秒殺
蘋果申請可摺疊屏幕專利,將研製可摺疊iPhone
這幾個專門做「假」新聞的,為什麼還沒關門?
1毫秒產生200億的利潤,這個交易員做到了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