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為什麼脊髓受傷後我的下肢經常出現一些麻木、疼痛、撕割感?

為什麼脊髓受傷後我的下肢經常出現一些麻木、疼痛、撕割感?

患者A

前段時間腰椎摔傷傷到脊髓了,最近每天兩條腿前面總是麻木、疼痛怎麼回事啊?

你也有這種情況?我也是受傷後下肢經常感到抽筋、肌肉像刀割一樣,好痛苦!

病友B

康復君

這是脊髓受到損傷後恢復期常遇到的情況,中樞神經損傷後的一種感覺障礙,想具體了解且聽本君一一道來!

絕大部分脊髓損傷患者在損傷平面以下均有不同程度的感覺異常,部分感覺異常可以表現為疼痛,多發於傷後幾個月至幾年,疼痛部位不確定,疼痛性質、程度不確定,發作時間不規律。公認的統計是:1/3~1/2脊髓損傷患者有疼痛,其中10%~20%達到嚴重程度並影響日常生活,5%最嚴重者需要手術治療。臨床多數情況下醫生們稱之為「中樞性疼痛」,有的將截癱以下部分的疼痛稱之為「幻痛」。

1

概述

脊髓損傷後損傷平面以下部位的感覺異常性疼痛,屬於中樞性疼痛。由於疼痛部位沒有正常的感覺,這種疼痛的感覺近似於幻覺,故有人稱之為幻肢痛。

有的學者認為,這種疼痛的傳導途徑可能有:殘留部分的脊髓和(或)脊髓之外的自主神經系統。其確切的原因目前仍不清楚。臨床上這種患者的疼痛表現多種多樣,如燒灼痛、針刺痛、放射痛、切割痛、跳痛、麻木痛、繃緊痛等。疼痛的誘發因素包括天氣變化、發燒、泌尿系感染等。

2

預防性措施

像感染、褥瘡、痙攣、膀胱和腸道問題、急劇溫度變化、吸煙、情緒波動等因素都可能誘發疼痛,如何處理和預防這些因素是關鍵?

(1)保持皮膚及床單的清潔和乾燥,每2小時協助患者翻身一次,交替變換仰卧、側卧、俯卧等體位,坐位時應間隔20~30min用雙手撐起身體,使臀部離開坐墊30s,以改善受壓部位的血液循環,如皮膚有發紅應及時減壓。

(2)減輕骨突出部位受壓 ,用軟枕、海綿等將骨突出部位墊高,特別是後枕部、肩胛部、骶尾部、髖關節、膝關節,以及足跟和內外踝部,必要時使用氣墊床。

(3)改善全身的營養狀況 保證攝入的營養全面均衡,多進食含豐富蛋白質和維生素C、鋅的食物。

適當的運動可以預防肩袖損傷和肩周炎的發生。

3

康復治療

康復程序

早期(卧床期)的康復治療

保持正常體位,防止壓瘡。可採用減壓床或加用氣墊等。每2小時翻身、拍背。

加強呼吸訓練,預防肺部感染。可採用胸部輕扣擊和體位引流的方法。

關節保護和訓練,防止攣縮,維持殘存肌力。

膀胱和直腸的訓練。留置導尿管時應注意定時夾放,保證膀胱儲尿在300~400毫升,以利於自主收縮功能的恢復。

心理治療。包括極度壓抑、憂鬱和煩躁。必須耐心細緻,同時給予鼓勵性的回答。

恢復期的康復治療

直立適應性訓練:約需一周時間,適應時間長短與損傷平面相關。

肌力訓練和關節的牽張。可採用功能性電刺激等進行肌力的訓練。牽張關節和肌肉是康復治療過程中必須始終進行的項目。

牽張內收肌,防止因其痙攣導致的會陰部清潔困難

牽張腿後部肌肉,使患者直腿抬高大於90°,這是保證獨立坐和完成各種轉移的基礎。

牽拉跟腱,防止其攣縮,以進行步行訓練

坐位和平衡訓練:正確的獨立坐是進行轉移、輪椅和步行訓練的前提。

轉移訓練:床-椅

步態訓練和輪椅訓練

截癱患者從輪椅到床的轉移方法

截癱患者從輪椅到扶拐站立的方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濟南復元康復醫院 的精彩文章:

脊髓損傷患者重見曙光的唯一希望,康復訓練手冊
大錯特錯,這些是蔬菜上最寶貴的東西,可你卻全部都丟了!
遇到這幾樣蔬菜千萬別買,尤其是第二種毒素太強!
親們,警惕腦梗再發生,腦梗偏癱快速恢復!
只知道補鈣?你清楚寶寶生長各階段要補多少鈣嗎?

TAG:濟南復元康復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