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宗性法師:就怕這事兒沒人知

宗性法師:就怕這事兒沒人知

你要做好事,

別做壞事,

干好事對你好,

幹壞事對你不好,

可是我們從來沒有想過,

做了壞事為什麼對我不好?

做了好事為什麼一定對我好?

偷偷干點兒壞事真的沒人知道嗎?

我不可能說各位對生命沒有認識,大家都接受了高等教育,要說對生命沒有認識,是不切實際的。

但是,我為什麼說對生命要再認識?我們要反思,過去我們對生命的認識正確不正確?

今天我們社會有誠信的危機,有道德的危機,根本的問題就在於對生命的認知缺乏。

有人說,幹了壞事法律要制裁你。那反正我不犯大事,最後不會要我的命,關幾天再來。這是心靈問題沒有解決,沒有解決根本的問題。

所以今天很多人會鋌而走險也好,僥倖心理也好,反正我偷偷干點壞事,沒有人看見,你沒有看見我,我做了就過關了,所以我得到利益了,我心裏面就好像很心安理得。

難道真沒有人看見嗎?真沒有人知道嗎?

江蘇揚州有一個楊家祠堂,叫「四知堂」,紀念楊家一位清正廉潔的祖先叫楊震。祠堂的門柱上掛著「三畏流芳遠,四知垂訓長」的楹聯。

「三畏」指的是《論語·季氏》中提到的「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四知堂」的堂號來自於楹聯中的「四知垂訓長」,指的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據《後漢書·楊震傳》記載,楊震遷東萊太守,當之郡,道經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密曰:「暮夜無知者。」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

密愧而出。

這個故事在《資治通鑒》中也有記載,說的是楊震曾舉薦王密為昌邑令,後來楊震去東萊上任太守之時經過昌邑。當晚,王密帶了十斤黃金準備贈送給楊震,楊震拒而不受。王密表示此時深夜,無人知曉此事。

楊震卻說,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麼能說沒有人知道呢?

於是王密羞愧地離開了。

你知我知還是次要的,天知地知才是中國人最重要的觀念,這裡面包含了對善惡因果的敬畏,對良心的敬畏,這是底線。

節選自宗性法師2016年講座

《佛法與生命再造》

編輯 | 妙是

美編 | 若水

攝影 | 妙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覺居士 的精彩文章:

論佛教本位的佛陀聖教研究
一代高僧:弘一大師的詩、書、畫、篆刻和音樂
論佛教本位的佛陀聖教研究(上)
賈題韜壇經講座:在家一樣可以修行

TAG:明覺居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