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石瓢紫砂壺,永恆的經典款

石瓢紫砂壺,永恆的經典款

作為紫砂經典造型,在紫砂收藏圈有 「 壺中百變,首推石瓢 」 「 跌不破的形 」等說法。你可知這是為何?

那是因為作為一款傳統的器型,雖然看似簡單,卻是考驗工藝師的一把尺子。

石瓢壺,造型、線條特別是韻味極難把握。要做好一把「石瓢壺」,絕對不是簡單的造型上的理解,而是要一個部位一個部位的細緻深入地研究,在掌握好局部後,再考慮作品整體的協調和呼應。壺嘴似炮管,力度非常強,而且口的處理要鋒利、果斷、乾淨利落,同時與壺身的過渡也要非常自然嚴謹;壺蓋的橋鈕是「石瓢壺」的精華,好的石瓢壺橋鈕的平面有著很強的穿透力。

那麼除此之外,石瓢壺作為紫砂壺中的經典款式,到底有何特色讓眾多大師以及壺友喜愛至極呢?

一:質樸典雅

「質樸」一般用於形容大眾文化,「典雅」一般用於形容貴族文化,而這兩個詞卻可以同時用於形容石瓢壺,原因就在於石瓢壺的造型結構十分講究、兼具兩者的特點。

「石瓢壺」在幾何形壺中最為突出,俗稱「跌不破的石瓢」。「石瓢壺」的剖面圖上,整個壺體是等腰梯形,正是石瓢壺特殊的結構特徵,使其給人的感覺是穩重大方、百看不厭,這同時也是石瓢壺深得專業人士認可的原因。

夢壺網-方明(作者)-原礦段泥

二,簡潔實用

有些紫砂壺做工細膩、裝飾精美,令人看到之後讚嘆不已;但從實用角度來說,這種類型的紫砂壺容易令人產生距離感,生怕一不小心磕碰到了,所以往往被束之高閣、只用於觀賞。

事實上,紫砂壺最基本的功能,是用於泡茶;而石瓢壺造型簡潔、拿捏適度,實用性非常強。這種樸實無華的品質,也是石瓢壺能夠成為經典的最大原因。

三:剛柔並濟

如果說石瓢壺的三角形結構體現了一種陽剛之美,那麼其橋鈕、弧面、釘足則體現了陰柔之美;柔中帶剛,是石瓢壺非常顯著的特色,也是受到壺友歡迎的重要原因。

這種剛柔並濟的特色,也與我國傳統的哲學思想相符合:儒家的「剛健有為,自強不息」,道家的「致虛極,守靜篤」,本身就體現了一種剛柔互補的哲學思想。而從紫砂壺的結構特點上,也體現了剛柔並濟的特點,因此紫砂壺也受到許多文人墨客的喜愛。

從清代陳曼生創製石瓢壺開始,歷代製作石瓢壺的名家非常多,包括瞿子冶、顧景舟、徐漢棠等;由於不同的壺藝師對石瓢壺的理解不一、審美觀念也有不同,所以歷代留存的石瓢壺風格各異。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石瓢壺,主要包括高石瓢、矮石瓢(漢棠石瓢)、瘦瓢(子冶石瓢)和滿瓢(景舟石瓢)四種。

為何「石瓢」茶具從古到今,長盛不衰?個人以為「石瓢」就好比一位音樂家創作了一首成功的曲子,美妙動人,後來的演奏家在演奏這同一首曲子時,都能發揮自身的理解與才能,不斷創作演奏出個具名人風格的新曲,從而名曲長演長新,長演長盛。

紫砂石瓢壺從它的形制上比例之度均符合美學的「黃金分割率」,既含有審美要素,又適於實用要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馬談紫砂 的精彩文章:

愛玩紫砂壺的壺友,你是不是也被這些說法騙過?
在試水時,紫砂壺居然也有差別?

TAG:小馬談紫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