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真的能把每個題材都拍到極致!
日本女星中,「純愛」二字的代表,當屬宮崎葵了。
她也被媒體稱為「純愛女王」。
以童星出道的宮崎葵除了長相甜美,演技也是十分出眾。
處女作《人造天堂》就曾在戛納電影節大放異彩,斬獲了費比西獎和天主教人道精神獎。
第二年,年僅十六歲的她,憑藉在電影《害蟲》的表演,在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封后。
之後的宮崎葵,星途更是一路通暢,除了廣告代言不斷,接片也一直保持在高水準。
2008年主演的大河劇《篤姬》大火,創下年度最高收視率。
宮崎葵更是成為日本的icon。
「葵」這個字,也成了當年日本新生女孩最熱門的名字。
葵醬穿和服真的美到炸啊!太適合時代劇的扮相了!
今天,魚叔就來給大家介紹一部葵醬主演的時代劇新作——
眩:北齋之女
眩~北斎の娘~
這是日本NHK推出的4K時代劇的特別篇。
目前豆瓣8.2,只有314人看過。
片名中的「北齋」二字,指的是葛飾北齋。
他是日本江戶時期最著名的浮世繪師。
提到浮世繪,絕大多數人,腦海中最先出現的畫面一定是這個:
這一幅《神奈川衝浪里》不僅是浮世繪中的代表作,也是一張享譽全球的日本名片。
這幅畫的作者正是葛飾北齋。
他在浮世傳統繪法的基礎上加入了西洋技巧,對後世影響深遠,甚至波及了當時的歐洲畫壇。
法國著名印象派畫家莫奈,就有像北齋致敬的作品《聖阿德雷斯的花園》。
《聖阿德雷斯的花園》
畫中的構圖借鑒了北齋的《五百羅漢寺榮螺堂》。
《五百羅漢寺榮螺堂》
在葛飾北齋的盛名之下,有一個女人值得一提,葛飾應為。
她是北齋的女兒,也是一名畫師,天賦異稟,但一直籠罩在父親的光環之下。
直到2014年,她的三幅作品在日本展出,引起了巨大轟動,人們才開始注意到這位稀世女子。
只可惜她的傳世作品不多,只有十餘件,而且大都散落各地。
2015年《蠟筆小新》的導演原惠一,就把以這位傳奇女畫家的故事《百日紅》搬上了熒幕。
動畫中的葛飾應為,有著蠟筆小新一樣的大粗眉。
在《眩:北齋之女》中,宮崎葵飾演了葛飾應為。
和宮崎葵演對手戲的,是出生演藝家庭的松田龍平。
他一出道便被導演大島渚相中,在《御法度》中擔任男主角。
2016年在高分電影《編舟記》中,他就和宮崎葵合作,扮演了一對cp感超強的情侶。
這一次兩個人再度合體,感情戲也是非常帶感。
GIF/550K
而劇中浮世繪大佬葛飾北齋的扮演者,是資深演員長冢京三。
他也是第三次和宮崎葵扮演父女了。
故事從女主被丈夫掃地出門,回娘家開始。
女主有過一段婚姻,對方也是一名畫師。
但她從小師從業內頂尖的父親,自己又天賦異稟,經常毫不留情地批評,甚至嘲笑丈夫的畫。
加上除了畫畫,她什麼也不會做,也不想做,當然就被「請」出家門了。
回到父親畫室,對於女主來講,其實是件好事。
雖然回家只能給被世人尊為大師的父親打打下手,但在這個過程中,她依然受益匪淺。
這時候的她,正處於事業的瓶頸期。
尚未形成自己的風格,就算模仿父親的筆法,也缺乏神韻。
一次父親接了15張畫的訂單,親自畫了12副,剩下的三張分別交給她和另外兩個得意門生完成。
卻只有她的畫,被畫商單獨拎出來數落,這讓她備受打擊
父親安慰她:自己也會有同樣的煩惱,儘管畫作受到各方讚賞,但始終沒有畫出令自己滿意的作品。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忘掉這些煩惱,重頭開始,不斷掙扎,不停折騰。
可是沒過多久,父親中風,卧床不起了。
按照醫生的說法,若是一直不能起來,腦袋也會漸漸退化。
他的藝術生涯就算是徹底完了。
在父親重病期間,女主始終想著讓父親重握畫筆。
在她心中,能畫畫的父親才算是真的活著。
而一直與父親性情不和的老友,也來到家中探望。
他並沒有安慰,反而對著病榻上動彈不得的北齋,言辭激烈地質問:
你打算在這裡躺倒什麼時候?
難道這樣就心滿意足了?
你要作的畫和要挑戰的事不是還有很多嗎?
說這些話的人叫曲亭馬琴,他是江戶時代最出名的暢銷小說家。
他的《南總理見八犬傳》堪稱日本古典文學史上最長篇的巨作。
在創作該小說中途,因為積勞成疾,近乎失明。
唯一能依靠的是大字不識一個的兒媳。
儘管如此,他從頭教兒媳識字,最終以自己口述兒媳撰寫的方式,完成了這個鴻篇巨著。
因此,儘管他對北齋說的話聽上去不近人情,但他的確有資格這樣激勵好友。
而他的這番話,的確起到了作用,北齋憑著毅力,堅強地坐了起來。
他顫顫巍巍地說:我躺夠了!
父親的身體漸漸恢復,母親卻不知道在什麼時候身體突然就垮了。
影片中有個細節,母親帶著中風恢復後的父親第一次回到畫室時,說了一句「你爹就拜託你了」。
那時,女主有些詫異,但沒有讀懂句中的深意。
直到母親突然離世,才後悔不已。
她自責自己完完全全忽略了母親。
關心父親更多地也是害怕父親不能再作畫。
她驚覺,自己竟然把畫看得甚至比爹娘的性命還重。
父親恢復之後,創作能力更勝,畫技也更上一個台階。
因為一次火災,許多珍貴的刻板大都被燒毀。
出版商不得不以此為契機,聯合北齋出版了一套以富士山為主題的風景畫——《富岳三十六景》。
該作品一出版便暢銷全國,北齋名聲大噪,在日本境內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開頭提到的《神奈川衝浪里》就是其中一件作品。
在父親日益精進的時候,女主的畫技也在不斷提升。
她熱愛畫畫,特別是對色彩極其著迷。
河對岸發生火災,她第一想到的不是水火無情,而是為這般絢麗的顏色著迷。
GIF/147K
她對於光影色彩有著獨特的理解,而這一切與她的情感歷程不無關聯。
第一次開竅,就是在她暗戀的畫師善次郎帶她去了妓院時。
GIF/494K
妓院的燈光和藝妓艷麗的服裝,讓她突然明白了「光與影」在繪畫中所扮演的角色。
在這個風月場所的所見所聞,也成了以後她日後創作的主題。
《三曲合奏圖》
善次郎是懂她的,知道女主對色彩的熱衷,也知道這就是她的天賦和潛力所在。
儘管善次郎溫柔體貼,欣賞女主的才華,但他們卻不是一路人。
女主曾經問善:為什麼作畫?為名還是為利?
善開玩笑地回答:為了抱得美人歸。
而事實上,這並不只是句玩笑話。
善最後的確娶了位貌美的名妓,開了間妓院,完全放棄了畫畫。
他對女主溫柔體貼,卻僅僅和她維持著情人關係。
對於善來說,榮是光,讓人頭暈目眩。
她才華橫溢,光芒萬丈,在她身邊,他是如此渺小。
而對於女主來說,那束遮蔽住自己色彩的光,卻是來自父親。
這束光太過耀眼,她永遠也達不到。
甚至在自己已經小有名氣時,依然幫父親完成一些訂單。
因為只要掛上父親的名字,就會值更多錢。
父親在89的高齡,完成了人生最後一幅畫作——《富士越龍》。
這幅經典之作,幾乎是一氣呵成。
但這位早就功成名就的大師,還是對這幅絕世佳作依舊不夠滿意,他認為自己還能做得更好。
現實中,北齋的確有類似的描述:
七十歲以前所畫,實不足取。七十三歲稍稍悟出了禽獸魚蟲的骨骼、草木的生長,所以八十六歲將益髮長進,九十歲更窮極奧義,一百歲真正臻於神妙。——《富岳百景》自述
大致意思是,我70歲以前的那些話畫,都別提了;73歲才稍微有點領悟,……所以,我估摸著,到了一百歲的時候差不多能出點精品。
不久後,北齋去世,享年90歲,咽氣時,他手中依然緊握著畫筆。
而女主也繼承了父親的性格,一生清貧,對自己要求甚嚴,對畫技永遠不滿足。
到垂垂老矣,也沒有停下畫筆,一生都在探索著光影的奧秘。
這樣一個講畫,講畫師的影片,自身也頗具美感。
片中「橋」這個重要的場景,影片就用了多種方式展現。
這座橋幾乎見證了女主的一生。
第一次坐船跟善去妓院時,就駛過了這座橋。
GIF/1.2M
以為情人葬身火海,匆匆穿過這座被火光映紅的橋。
GIF/279K
當她頭髮花白,在橋上對著孩子們唱著年輕時的歌謠。
GIF/321K
《眩:北齋之女》記錄了葛飾應為漸漸形成自己風格的過程,也回顧了一代大師北齋巔峰時期的創作。
影片中的父女倆,都是畫師,雖然地位不同,年紀不同,但都有相同的執拗,他們的執拗是和自己較勁。
他們天賦超群,卻比任何人都更努力。
葛飾應為才華橫溢,但一生活都在父親巨大的陰影下。
北齋曾經大讚自己的女兒:要說畫美人圖,應為的手腕更在我之上。
《夜櫻圖》
葛飾應為並沒有獲得應有的榮譽和認可,她始終只是作為「北齋之女」存在。
但現實沒有改變她對畫畫本身的忠貞。
而她的父親北齋,一個說自己70歲之前畫的都是垃圾的浮世繪大師,就不僅僅是「謙遜」二字可以形容的了。
這至少說明,年過70歲,他仍然在進步。
年齡並沒有限制他生命的質量。
《富士越龍》北齋作於79歲
這父女兩人的創作和人生,都讓人敬佩。
一生只做一件事,且做到極致。
相比之下,現在的我們,骨頭太軟,太容易向現實下跪。
而跪下之後,又太容易原諒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的人也喜歡 · · · · · ·
陪了我十年的神劇,又帶來一個大大的驚喜逆天9.9,又來一部爭議大片她壞得讓人心痛,純得讓人心動好萊塢的衣冠禽獸


※陪了我十年的神劇,又帶來一個大大的驚喜
※好萊塢的衣冠禽獸
※大家好,這是魚叔第100期視頻
※她壞得讓人心痛,純得讓人心動
※被國產翻拍毀掉的經典,我最捨不得的是這一部
TAG:獨立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