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光緒皇帝申冤

為光緒皇帝申冤

原創文章:為光緒皇帝申冤

作者愛新覺羅沁祺

(圖為光緒皇帝召見各國使節畫像)

論光緒帝

某日,余觀《清史稿》其文曰:德宗親政之時,春秋方富,抱大有為之志,欲張撻伐,以前國恥。已而師徒饒敗,割地輸平,遂引新進小臣,銳意更張,為發奮自強之計。然功名之士,險躁自矜,忘投鼠之忌,而弗恤其罔濟,言之可為於邑。洎垂簾再出,韜晦瀛台。外侮之來,釁自內作。卒使八國連兵,六龍西狩。庚子以後,怫鬱摧傷,奄致殂落,而國運亦因此而傾矣。嗚呼,豈非天哉。光緒駕崩後,清越四年而亡。

光緒者,愛新覺羅·載湉是也,號清德宗。其人年不過三十八而去,時人悲憤極盡。然,國之如此,莫過於統治之衰;統治如此,莫過於為臣之謬。天下勿以德宗為罪,切記也!

余妄為,晚清光緒,年少發奮,常以社稷為重,推行變法,不易退縮妥協, 以求自保;於千鈞一髮之時,為求變法救國,置生死安危於度外。此舉非傀儡帝王之能所為,亦非常人之氣慨, 國難之前,帝能如此,天下無不稱道頌之。自古為帝王者,受盡榮華,九五至尊,八方其拜。唯光緒帝,自登機便受盡非帝王之命運,冷落、責難、凄苦集於一身,更有甚者,直言其「懦弱無能」。然,光緒苦於國運衰下,凌辱於列強鐵蹄之下。於此,德宗皇帝廣進言路,舉康、梁之變發為救國途道,是以國運變法之先驅,其人格盡顯其亮, 此毋庸置疑。然,變法雖以失敗為結, 另言,晚清中國亦因浮露積極之作用。 結之而言,一者,封建專制思想禁錮漸解,此乃啟思想解放之先河; 二者, 光緒帝,受維新派之主張, 為中國之發展掃清道路; 三者,興師辦學, 改革科舉,遣人留學、遊歷等, 使我國民增其眼界, 增其長久受於封閉而停固之思想、亦有理論、技術者也不多言述。余斷言,光緒皇帝乃我中華民族近代屈指可數效夷之技以強國之明君。

光緒,冤魂尚在?

作者愛新覺羅沁祺

滿族文化網編輯出品,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付春兵 的精彩文章:

葉赫食府飯店小開張
東北方言集錦「吃」字頭
從遼史上看完顏女真

TAG:付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