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吳三桂到底是好人是壞人?看看他投降之前做的1件事,你就會明白

吳三桂到底是好人是壞人?看看他投降之前做的1件事,你就會明白

吳三桂是明末清初的重要歷史人物。他雖是明朝的一個小小武將,卻曾3次在關鍵時刻深刻影響了歷史走向。第一次是他堅守山海關,在清朝和李自成之間,選擇了前者,使得李自成一敗塗地,清朝順利入關。第二次是在康熙年間悍然起兵造反,把清朝逼入絕境。第三次是在造反期間,兵鋒勢如破竹之際,突然止步長江,被危如累卵的清王朝逆轉轉戰局,結果功敗垂成。

吳三桂降清,原因複雜,眾說紛紜。有的說他為了陳圓圓「衝冠一怒」,有的說他因為家中財產被李自成抄掠,其實這些都是捕風捉影之談。李自成雖然是草莽英雄,但也不會傻到這種地步,在招降吳三桂的關鍵時刻去抄他的老家、搶他的愛妾。當然無論什麼原因,都不能成為他賣主求榮的借口,吳三桂叛明降清,已被牢牢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不過吳三桂也並非生來就是十惡不赦的奸惡之徒。在明朝遼東的武將中,他素以驍勇善戰聞名,連老對手皇太極都對他讚佩有加,多次說:「吳三桂果是漢子,得此人歸降,天下可得。」曾先後數次寫信招降,還讓吳三桂的舅舅祖大壽兩次勸降。當時明朝已是殘燈末廟,岌岌可危,但吳三桂卻始終不為所動。甚至在投降前4個月,他還做了一件轟轟烈烈的大事,幾乎把清朝皇帝氣死。

當時是1643年九月,經歷了松錦會戰之後,明朝關外疆土幾乎全部淪於滿清之手,只剩下一座寧遠孤城,和附近的幾個城堡。寧遠守將正是吳三桂,他已成為山海關之外,明朝駐留的唯一一支隊伍。形勢已經極度兇險。滿清對於明朝僅存的最後一個據點,必欲除之而後快,實現他們幾十年來的獨霸遼東的夢想。誰知卻在吳三桂手下結結實實地吃了個大虧。

《明清史料》中記載了明朝的一份兵部塘報,詳細記載了事情經過。九月初,滿清鄭親王濟爾哈朗和武英郡王阿濟格,統領八旗大軍,浩浩蕩蕩殺奔寧遠。清軍此番志在必得,不僅精銳盡出,還攜帶紅衣大炮等重型火器。從九月二十五到十月初一,清軍橫掃寧遠的外圍據點,中前所、前屯衛。中後所三座城堡全部被攻破,只剩下寧遠城中的吳三桂。

幾天後的十月初八,清軍乘勝出擊,6萬八旗兵直撲寧遠,妄圖一鼓而下。吳三桂毫不畏懼,他沒有選擇憑堅固守,而是下令打開西門,帶兵出城迎戰。清兵一看正中下懷,野戰突擊乃是他們的強項。誰知吳三桂早有安排,「密調大炮列之陣內」。等到八旗兵發起衝鋒時,「伺其漸近」,明軍隊伍中隱藏的大炮突然開火,由於距離近,鐵彈「直透中堅,奴賊紛紛落馬不可數計」,清兵傷亡慘重。

清兵退回休整,也拉出大炮,立即發炮還擊。吳三桂一聲令下,寧遠城頭的十幾門大炮居高臨下,對準清兵陣地一陣狂轟。明軍城上城下數十門大炮同時開火,清軍被猛烈的火力轟擊的潰不成軍,再也無心戀戰,匆忙撤軍。到了夜間,寧遠城頭還能聽到,收拾戰場屍首的清軍「徹夜嚎哭」。天明再看,清軍已全部撤離。寧遠城又一次經受住了戰火考驗,成為明清戰爭中唯一一座從未被攻破的城池。

世事難料,此時在寧遠城下雄姿英發大戰清軍的吳三桂,僅僅4個月之後,就在山海關叛變降清,使百年雄關對清軍敞開了大門,英雄與罪人,只在一念之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木木說史 的精彩文章:

朱元璋出行巡視,一太監忽然衝過來,讓他看1件東西,他看後大怒
明朝1武將,在戰場上被割去首級,清朝皇帝卻對他供奉祭拜了268年
雍正帝做過1件事,足以讓他當選古代4大明君之首,李世民都不如他
清朝的12個皇帝,給1位明朝武將建立神廟,慈禧也不敢造次

TAG:木木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