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這「醜男」帥爆了

這「醜男」帥爆了

(本文由Sir電影原創:dushetv)

記住這個奇怪的名字。

李豐田

《無證之罪》完結好幾天了,但一想到他,後腦勺就一陣涼。

有這種感受的,不光是Sir。

劇中男主秦昊的媳婦伊能靜,被他半夜嚇哭。

嚇的都不敢睡了……三更半夜的米粒媽嚇哭……

被嚇出陰影的,還有網友。

我以後走在街上看見類似打扮的人都得繞著走,太特么可怕了。心理陰影

甚至還引起了「怕屋及烏」的連鎖心理:

太恐怖了。以後路上看到豐田車我都繞著走

雖然車是紅了一把,但感覺廠家永遠不會找他代言……

一個戲裡的角色,怎麼這麼厲害?

要Sir說他可以算是,今年國產片最出眾的反派,沒有之一——

李豐田

Toyota Lee

這是一個殺人越貨強姦搶劫藏屍……壞事做盡的大反派。

但他之所以挺了好幾集沒被抓,原因就是因為他極其小心,做案不留一點證據。

說到《無證之罪》觀眾對他的印象,最深的,反而是一個簡單動作

抽煙

就上面這一個鏡頭,不多,Sir也就反覆看了個十幾遍。

李豐田歪著頭,吸著腮,眯著眼,明暗之間,把抽煙拍跟吸毒一樣瘮人。

跟Sir有同感的網友,不多,也就佔領了豆瓣頁面。

抽煙的截圖下面,都是20+的回應。

襯托著隔壁男主秦昊,特別的落寞和惆悵。

沒看過《無證》的可能會奇怪。不就是抽個煙,至於這麼大反應?

不,李豐田抽煙,可不止瘮人那麼簡單。

他一抽煙,就要出事。

先看他怎麼抽吧——

日常點煙,都是有火星,沒火焰。

可李豐田點煙,明晃晃一團火,照得五官尤其扭曲、嚇人。

什麼原理?

其實,李豐田的煙,是著抽的。

去掉煙尾的濾嘴,噙住煙頭,反著點。

由於濾嘴周圍還有一圈煙紙,所以才會起火焰。

看到這一幕,網上的小夥伴們不淡定了!

炸了

碉堡了,河正宇啊!

真是太tm的帥了!!!!

可光叫好沒有用。

到底炸在哪?吊在哪?帥在哪?

幕後團隊打造他的細節,究竟秘密在哪?

問Sir呀!

Sir今天特地來一篇,專門揭露李豐田嚇人背後的門道。

要塑造好這個反派,首先他得是一個——

常態里的變態

接著上面的說:

抽煙,屬於常態;但你反著抽,就是常態里的變態。

但抽煙這個強有力的印象標籤,只是元素之一。

《無證》中的李豐田,沒有像精神病那樣失控的歇斯底里,而是用各種恰到好處的變態標籤,製造了一種真實的恐懼

首先,穿衣打扮就異於常人——

外縫線的老破棉襖,一雙老款的翻毛皮鞋,一副連線手套。

很多人不認識這鞋。不怪你,你太年輕。

但Sir的火眼金睛一眼就認出,這是舊式日本軍鞋,曾經在中國80年代以前很流行。

整體這副造型,好像是從上個世紀穿越過來的。

冷不丁出現,顯得非常不合群,引起看慣了現代衣著的觀眾,直接的不適。

穿得破、穿得舊,是一種隱蔽自己的常態;

而穿出一種反時代的突兀感,就是常態里的變態

除了衣著,李豐田使用的器物,也變態。

他去跟黑社會老大要錢,厚厚一沓人民幣,咋裝?

只見李豐田,默默從褲兜里掏出個……大媽買菜常用的草莓環保袋。

這哪裡像收入正常的大老爺們,反而像經濟拮据的社會邊緣人。

好處是,走在路上,很少人會打量,夠低調。

說完了打扮,再說說,打人。

都知道,會叫的狗不咬人。

李豐田,也是這號人物。

旁邊逼逼半天的小混混,一看就不厲害。

而他人狠,話少。但別人只要一出手,他也不含糊。

順手抄起什麼,都是致命傢伙。比如這個煙灰缸,連砸15下。

15下,你看了一點不嫌煩,只有害怕。

打人下手狠,是常態;

但打人後的習以為常,是常態里的變態

李豐田揍完挑釁他的小混混,就跟幹了一件臟活一樣,先撣棉襖上的煙灰,撣了一半,發現手上有血,就近用頭頂的錦旗,擦血。

對,還頂著半邊臉的血,好像習以為常。

這是單挑。

打群架的李豐田,更變態。

他完全不講規矩和章法,渾身上下都是武器。

不信?你看這群架之後,一臉鮮血、面無表情的他,把煙往嘴邊遞的時候,才意識到嘴裡面有東西……

不知道是哪個倒霉傢伙的半拉耳朵,被李豐田含在了嘴裡。

別人的身體,對他來說只是毫無價值的爛肉。

這兩處變態的打人細節,真正證明了一件事:

什麼叫「人命如草芥」。

什麼叫「殺人越貨如家常便飯」。

從這些不顯山不露水的細節,才看得出編劇力。

最變態、令人髮指的,當屬李豐田殺人

他殺人,跟高智商犯罪不沾邊。

反而非常原始、粗蠻。

他可以用鐵鍬一鍬一鍬,剖開屍體,只為了「好燒」。

也可以用融化的鐵水來澆活人,只為了「不留證據」。

當然,更多的殺人時刻,他並不走極端。

比如火燒金主任、繩勒邵海,槍殺火哥,都是尋常手段。

這些尋常手段里,都有一個變態的小動作——

你說殺人這麼一件膈應人的事,李豐田的嘴,一直不消停。

弄死金主任,他不知道從哪翻出來個小麵包,就吃了起來。

勒死邵海,他還有心思餵魚,餵魚也就算了,還隨手拿一把魚食,扔自己嘴裡。

在火葬場準備用鐵鍬砍郭羽的時候,他手裡拿著個雞腿,啃個沒停。

編劇想暗示的,是一種本能、獸性的表現。

正如扮演李豐田的演員寧理說的:

他更像動物,獸性才是佔據了他性格的主要部分……

開拍之前,看了好久的《動物世界》,為了能夠摸准動物的獸性,可以在表現的時候更好的體現李豐田的心理。

其實,單論變態,李豐田的戲跟其他戲比還差得遠。

太多影視劇中有吃人、虐待、囚禁的……花樣百出的變態方式,考驗的只是編劇的腦洞容量。

但《無證之罪》這樣一部社會派推理的劇,走的是現實主義路線。

那麼反派的變態必須真實可信,而且,就要長得像你身邊的人。

這,就需要塑造人物的「第二個面」——

變態里的常態

說得通俗點,就是加點人味兒

別看李豐田可怕,其實他真正可怕的地方,就在於他……

不缺人味兒。

因為只有不缺人味兒,你才會相信這種恐怖的真實存在;

只有讓你感覺熟悉,你才會覺得這種壞人,離你不遠。

所以行為舉止上,李豐田更像一個路上隨處找得著的,質樸民工。

愛喝白酒,懂牌子,老酒鬼。

吃面時那個熱乎勁兒,和一個累了一天的體力勞動者沒區別。

還有,雖然話少,但一開口必是金句。

李豐田說話很有效率,倆字居多。字不多,觀眾反而句句留心。

偶爾蹦出一兩句,還是生活氣息濃烈的東北式幽默,在犯案時候說出口,尤其顯得瘮人、不合時宜——

他跑去郭羽家綁架,不著急動手,先開口嘲笑郭羽:

你說天黑就報警……

你家天黑是幾點啊?

這麼粗蠻的人,還偏偏愛用萌態的表情符,反差印象感極強——

郭羽給李豐田發簡訊,李豐田幾乎秒回,話都不說,就一個笑臉

這些變態舉動,偏偏都來自日常生活。

再看,還有。

繼續深入,你看到李豐田作為一個反派,做的都是亡命的事,居然會……

怕死。

警察有了他的指紋後,他的反應很直接——偷摸躲到一個小角落,把手指伸進濃酸,燒指紋。

還有,《無證》結尾的內燃機廠大戰。

林隊突然出現,槍指李豐田。李豐田見狀,順勢躲在了嚴警官的背後。

躲得嚴嚴實實,連根毛都不敢露。

怕死也算了,他居然還怕疼

一個人時的李豐田,和前面被人玻璃瓶敲頭時,可不一樣。

那時的他滿臉是血,但面無表情。但一個人濃酸燒手指時,他也會疼得滋哇亂叫。

再深入下去,你還有發現。

為了紮實人物性格,編劇還在李豐田的命運深處,埋了兩顆種子。讓他在絕情中也有那麼一絲人情味兒

一個種子,是童年陰影。

他生下來就是個野種,媽媽也是「稀有職業」,一個「算死人卦」的農村神婆。

但媽媽早死,他成了孤兒、混社會的野孩子。

從小到大,都攜帶著用死人骨灰做成的嘎拉哈。

家庭,是他變態的萌芽。

第二個種子,是他的親情羈絆。

就算李豐田這麼一個變態,也曾有過相好,有過兒子。

雖然相好懷著孩子就跑了,但李豐田好像並不薄情,一直記著。

後來,這對母子在警察的調查下雙雙身亡。

這一刻他才從內心,真正成了孤家寡人。

只有這樣安排,他殺人的原因才不會簡單膚淺——只是報復社會,毀滅世界。

其實他生存下去的理由,跟駱聞是一體兩面——都是為了給家人復仇。

所以在跟駱聞對峙時,他也露出了少有的一絲愧疚和憐憫,眼角泛淚說了一句:

遇上我

是你命不好

看到這你應該明白,為什麼Sir說這個人物,少見的好。

為什麼伊能靜和網友能怕成那樣?就因為他夠真。

變態與常態的交織,紀錄片般的白描再加上推理故事的戲劇烘托,讓這個人物有了真實人物一般的,多面性。

表揚完編劇,不得不提一提這位傑出的配角演員(在很多人眼裡,他已經演出了男一號的效果):

寧理。

寧理老大不小了,年輕時候的模樣,長得還很像王大鎚——

可惜,沒王大鎚運氣好,49歲,這才算真的為大眾熟知,紅了。

Sir不信運氣。

Sir一直覺得,所有的驚鴻一瞥背後,都是無數次油一身汗一身的膠著仗。

寧理也不例外。

他是地地道道的科班出身。1987年考入上海戲劇學院,畢業後作為專業人才直接輸送到上海人藝。

對,就是演藝表演的最高殿堂,話劇表演。

幾年後,他從舞台轉戰銀幕時,很輕易就獲得獎項的青睞,如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提名、珠影小百花最佳男演員獎等。

是其他演員,也許就乘風直上了。

但,他姓寧,總有那麼點擰——

他居然丟下一切,出國學習了。

1996年,他跑到大洋彼岸的明尼蘇達大學讀了三年電影製作。

據他說,最大的收穫,就是徹底打開:

「其實技術的東西都容易掌握,教育的關鍵,是培養一種開放的思想方式。」

之前雖然主演了很多戲,但感覺前途暗淡。因為在拍戲過程中,我很多超出演員表演範疇的想法要與導演商量,當時就想,當演員太局限了,這麼折騰下去只會越來越浮淺。

美國三年,美式教育都是老師帶著學生聊、討論,沒有權威性的總結。

老師說,任何東西都沒有標準答案,我的作用就是開發你的想像力,給你想像的動力。

一回來,人們發現,寧理又不一樣了——

此前,他的熒幕形象跟今天的王大鎚很像,憨憨逗逗的,有些諧星的感覺。

如1992年的情景喜劇《小浦東傳奇》。

他演男一號「阿土根」,對一個患皮膚癌的女子不離不棄,一舉一動都是典型的上海小男人。

海歸後,他的戲路廣了,表演方法也「反常」了。

在07年的電視劇《倖存者》中,寧理演了一個反派角色小野君。他不按常規,一改日本軍官臉譜化的塑造,時不時一撓後腦勺,既壞又楞,既冷酷又可愛。

簡單說,斯文敗類、溫柔變態。

這麼看來,今天的豐田狂屠、社會我襖哥的種種奇葩印象……

這種反彈琵琶的演技,絕非空穴來風。

從今天開始,記住寧理。

過去,我們總是羨慕國外影視劇的那些反派。

有范、有勁、有逼格。

而大多國產劇的反派,不是氣場太弱,就是太臉譜、太表面,太假。

直到看到「李豐田」,這個編劇、幕後和演員無縫合作的高級產物,這個終於不輸美劇的大反派,我們才敢拍胸脯說:

看見沒?

正宗國貨!咱也拿的出手!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編輯助理:伍迪愛倫坡

微信搜索關註:Sir電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O電影 的精彩文章:

今年剩下的大片全在這了
奇葩變異豬來襲,動物組織:這是惡魔
等了17年,你看到的每個畫面都在絕跡

TAG:DO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