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被誤讀千年的10個文史常識,終於懂了!

被誤讀千年的10個文史常識,終於懂了!

熱點導讀

1

炙手可熱

「炙手可熱」字面意思是手一接近就感到很熱,使人接近不得,引申比喻為一些人權勢很大,氣焰囂張。關於這個成語,也有歷史淵源。

唐玄宗李隆基年輕時是一個很有作為的皇帝,但是,後來任用李林甫為宰相,政治開始腐敗。公元745年,封楊玉環為貴妃,縱情聲色,奢侈荒淫,政治越來越腐敗了。李林甫死後,唐玄宗便任命楊貴妃的堂兄楊國忠做宰相,把朝廷政事全部交楊國忠處理。一時間,楊家兄妹權勢熏天,把整個朝廷搞得烏煙瘴氣。

公元753年,楊貴妃等到曲江江邊游春野宴,轟動一時。詩人杜甫對這種只顧自己享樂,不管人民死活的行為極為憤慨,寫出了著名的《麗人行》一詩,詩中說:「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諷刺了楊家兄妹生活的奢侈和權勢的顯赫。意思是,楊家權重位高,沒有人能與之相比;千萬不要走近前去,以免惹得丞相發怒。

宋代李清照《逸句》詩:「炙手可熱心可寒,何況人間父子情。」現代作家沙汀在《淘金記》中說:「親眼看見他成了這鎮上炙手可熱的紅人,而且目空一切。」所用「炙手可熱」含義都與杜甫詩中表達的意思相同。

因而,從古到今,炙手可熱都為囂張跋扈之意,媒體擴大其使用範圍,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離了該詞的本義。

2

曾幾何時

唐代詩人韓愈曾經寫過一首題為《東都遇春》的長詩。詩中說:「爾來曾幾時,白髮忽滿鏡。」其中,「曾幾時」後來就固定為一個詞語「曾幾何時」,這個成語在後來的詩文中多有運用,比如以下兩句:

「補官揚州,公得謝歸。曾幾何時,訃者來門。」

——(王安石《祭盛侍郎文》)

「回首分攜,光風冉冉菲菲。曾幾何時,故山疑夢還非。」

——(趙彥端《新荷葉》)

從詞面上講,「曾」是「曾經」的意思,「幾何」意為「多少」.翻閱各種辭書可知,「曾幾何時」都解釋為「時間過去沒多久」,而《現代漢語詞典》則直接舉出例句:「曾幾何時,這裡竟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

3

「衣冠禽獸」原是褒義

「衣冠禽獸」一語來源於明代官員的服飾。據史料記載,明朝規定,文官官服綉禽,武官官服繪獸。

品級不同,所繡的禽和獸也不同,具體的規定是:文官一品綉仙鶴,二品綉錦雞,三品綉孔雀,四品綉雲雁,五品綉白鷳,六品綉鷺鷥,七品綉鴛鴦,八品綉黃鸝,九品綉鵪鶉。

武官一品、二品繪獅子,三品繪虎,四品繪豹,五品繪熊,六品、七品繪彪,八品繪犀牛,九品繪海馬。文武官員一品至四品穿紅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和九品穿綠袍。所以,當時「衣冠禽獸」一語是贊語,頗有令人羨慕的味道。

到了明朝中晚期,宦官專權,政治腐敗。文官武將欺壓百姓無惡不作,聲名狼藉,老百姓視其為匪盜瘟神,於是,「衣冠禽獸」一語開始有了貶義,老百姓對為非作歹、道德敗壞的文武官員稱其為「衣冠禽獸」。

其貶義之稱,最早見於明末陳汝元所著《金蓮記》一書。清代以後,「衣冠禽獸」一語遂用做貶義,泛指外表衣帽整齊,行為卻如禽獸的人,比喻其道德敗壞。

4

「呆若木雞」是境界

要是形容一個人有些獃頭獃腦、痴傻發愣的樣子,人們往往會用「呆若木雞」這個貶義詞。然而,「呆若木雞」最初的含義和現在的用法沒有絲毫關係,反倒是一個褒義詞。

「呆若木雞」出自《莊子·達生篇》,原本是個寓言。

因為周宣王愛好鬥雞,一個叫紀渻子的人,就專門為周宣王訓練鬥雞。過了十天,周宣王問紀渻子是否訓練好了,紀渻子回答說還沒有,這隻雞表面看起來氣勢洶洶的,其實沒有什麼底氣。又過了十天,周宣王再次詢問,紀渻子說還不行,因為它一看到別的雞的影子,馬上就緊張起來,說明還有好鬥的心理。

又過了10天,周宣王忍耐不住,再次去問,但還是不行,因為紀渻子認為這隻雞還有些目光炯炯,氣勢未消。這樣又過10天,紀渻子終於說差不多了,它已經有些獃頭獃腦、不動聲色,看上去就像木頭雞一樣,說明它已經進入完美的精神境界了。宣王就把這隻雞放進鬥雞場。別的雞一看到這隻「呆若木雞」的鬥雞,掉頭就逃。

「呆若木雞」不是真呆,只是看著呆,實際上卻有很強的戰鬥力,貌似木頭的鬥雞根本不必出擊,就令其它的鬥雞望風而逃。可見,鬥雞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雞」。

4

夜色如何算「闌珊」

「闌珊」共有五種含義。

一是表示「衰減、消沉」,如「詩興漸闌珊」、「意興闌珊」,意思是說沒有什麼詩興了,興緻不高了。

二是形容燈光「暗淡、零落」,如辛棄疾《青玉案·元夕》中寫道:「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三是表示「殘、將盡」,如「春意闌珊」,意思指春天漸去漸遠。

四是指「凌亂、歪斜」,如「字闌珊,模糊斷續」,表達的意思是字跡凌亂。

五是指「困窘、艱難」,如「近況闌珊」,意思指現在的情況不好,處境困難。從這些解釋來看:「闌珊」沒有一種義項可以表示燈火通明、興緻很高。

尤為讓人感到遺憾的是,「闌珊」二字為零落之意,辛棄疾詞中「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是說元夕燈會的高潮已過,燈火零落,遊人稀疏,而相約的人還在等著他,可有些人聚會時偏偏要拿「燈火闌珊」來形容聚會氣氛很好,實在是錯得離譜。

6

「不刊之論」

「不刊之論」的「刊」字,並不是現在「刊登」的意思。古代沒有現代意義的報刊,自然也就沒有「刊登」這回事。正確的解釋是,「刊」當「刪削」或「修改」講。

何以「刊」字為「刪削」或「修改」?

古人在竹簡、木牘上刻寫文字來記言述事,刻寫有誤需要修改時,就使用一種稱為「削」的青銅利器削去一層後重寫,這叫做「刊」。「刊」的本意,也就是用刀消除。《說文解字》說:「刊,多也。」既然多了,自然就要消除。

因為竹簡木牘都要反覆使用,可以把舊文削去,重寫新文,這個過程就稱「刊削」。所以,這個「刊」字就兼有「寫」與「刪」兩種意思。而重要的文字才能稱為「不刊之論」,指不能被刪改的文字。

起先只能用於帝王詔令、典章規條之類,後來應用漸廣,但也僅能指真理或偉論,其規格甚高、褒義強烈。

漢代揚雄《答劉歆書》中寫道:「是懸諸日月,不刊之書也。」意思是說,你的書是可與日月爭輝,不容刪減一字的大作!後來,「不刊之論」還被引申為「不可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

7

「不足為訓」

「不足為訓」一詞出自明代胡應麟的《詩藪續編》卷一,其中有一句話:「君詩如風螭巨鯨,步驟雖奇,不足為訓。」

「訓」在這裡不作「教訓」解釋,而是「典範、法則」的意思。如此「不足為訓」的意思為「不能當作典範或法則」。

許慎的《說文解字》給「訓」字作了完整的解釋。訓,從言、從川。本意作「說教」解,意思是用嘉言教導人之意,故從言。又以「川」本作「水流貫穿」解,有疏導水流使其通暢之意,認為「訓」是能教人通於義禮的「說教」。

「訓」字的義項有以下幾種:第一種,典法曰訓。如《詩經·大雅》:「古訓者,故舊之道,故為先王之遺典也。」

第二種,教誡曰訓。如《齊書·顏之推傳》:「之推撰家訓二十篇,行於世。」

第三種,道物狀貌,說事義理之文曰訓。如《史記集解·序》:「具列異同,兼述訓解。」

第四種,解說、訓詁曰訓。如《曾國藩家書》:「吾觀漢魏文人,有兩端最不可及,一曰訓詁精確,二曰聲調鏗鏘。」

第五種,告誡曰訓。如《撲滿賦》:「明遠鑒之退止,訓勞謙之軌躅。」

第六種,訓練,是指養成其善良習性,鍛煉其體魄、智能,使之品性端方、技藝精專。另外,「訓」字還作「順」、「馴」的通假字。

8

「七月流火」非天熱

「七月流火」語出《詩經·國風·豳風》:「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詩中,七月並非公曆七月,而是指農曆。如果換算為公曆,那就是相當於八九月份。

「火」是指大火星,大火星並不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火星。它是天蠍座里最亮的一顆星,中國古代稱之為心宿二。「流」指的是西沉,就是向西邊落下。

我們的祖先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觀察到,每年的夏末秋初,這顆紅色的巨星就會落向夜空的西邊,也就是把這種天象變化當作天氣將逐漸轉涼的徵兆。

所以,「七月流火」不是指七月份的天氣熱得像流火,而是指天氣日漸轉涼。

9

「豐碑」自古不是碑

碑本來指的是沒有文字的堅石或樁,其主要作用有三:觀日影、辨時刻(《儀禮·聘禮》曾說:「上當碑南陳」,鄭玄的注釋就是:「宮必有碑,所以識日影,引陰陽也」)。二是拴牲口。三是古代用以引棺木入墓穴。古時往往用大木來引棺入墓,這大木的特定稱呼就是「豐碑」。

豐碑在當時的語境之下,就是一種特殊的葬禮規格,起初適用範圍嚴格有限。後來普通百姓也學著用起了「豐碑」,即在自己親人的墳前立起了石頭。

10

律詩不叫古體詩

中國有悠久的詩歌傳統,從孔子的「不學詩,無以言」開始,詩歌就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據了一個相當重要的位置。兩千多年來,作詩幾乎是每一個中國讀書人必須具備的修養,就連引車賣漿者也能說幾句「床前明月光」、「春眠不覺曉」來。

但是,自「五四」以來,尤其是近半個世紀以來,現代中國人與包括古詩詞在內的傳統文化已經相當隔膜了。不僅如此,就連一些基本概念,人們也很難分得清了:譬如「古體詩」和「近體詩」。很多人認為清朝之前所有的詩都可以稱為古體詩,民國以來的詩則應該稱為「近體詩」。此乃失之毫釐,謬之千里。

從大處說,中國古代詩歌大體可分為兩大類:一類叫古體詩,另一類叫近體詩。

古體詩的稱呼始於唐代,唐人把當時新出現的格律詩稱為近體詩,而把產生於唐以前較少格律限制的詩稱為古體詩。於是,後人沿襲唐人說法,把唐以前的樂府民歌、文人詩以及唐以後文人仿照它的體式而寫的詩歌,統稱為「古體詩」。按照詩句的字數,有四言(如《詩經》)、五言(如「漢樂府」詩)、七言(如曹丕《燕歌行》)、雜言(如李白《蜀道難》)等。古體詩押韻較自由。

近體詩大體分為兩種,一種稱「絕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簡稱五絕,七言的簡稱七絕。一種稱「律詩」:每首八句,五言的簡稱五律,七言的簡稱七律,超過八句的稱為排律(或「長律」)。律詩格律極嚴,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韻有定位(押韻位置固定),字有定聲(詩中各字的平仄聲調固定),聯有定對(律詩中間兩聯必須對仗)。

所以,古體詩和近體詩是以唐朝為時間參照的一對概念,如果把時間參照點錯誤地移到現在來理解「古體詩」和「近體詩」,犯錯誤也就在所難免了。

圖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熱點導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事洞見 的精彩文章:

《壇經》:一切福田,不離方寸
「千古第一等人」王陽明,十個故事受用一生!
2017老公新規出來了,不看你就虧大了!

TAG:百事洞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