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熊孩子」闖禍,深扒這次化療葯外滲的前世今生!

「熊孩子」闖禍,深扒這次化療葯外滲的前世今生!

「熊孩子」闖禍,深扒這次化療葯外滲的前世今生!

這五個問題,一定要弄清楚。

作者丨唐朝

來源丨醫學界腫瘤頻道

案例

患者郭某,女,50歲,乳腺癌術後伴轉移。於2016年7月3日入住我院腫瘤科,治療方案以化療為主。

鑒於患者長期治療,使用外周靜脈條件差且不好找,醫護人員建議郭某使用PICC,但患者拒絕使用,為此護理人員選擇患者左側內踝處靜脈進行留置針穿刺,液體按計劃輸入。

晚上18:00,按醫囑患者應輸化療葯(0.9%生理鹽水100ml+表阿黴素80mg),實習護生小萬見老師正在交接班,於是自己便按醫囑加藥前為患者從留置針處推注了呋塞米20mg,在推注過程中,患者訴局部疼痛難忍,小萬沒有引起重視,推葯結束後,便將配好的化療藥物液體接至留置針上,看了看滴速便離開了。

接班護士查看患者時發現留置針穿刺處局部皮膚紅腫,立即重新穿刺,對局部進行冷敷處理。

化療結束後,患者辦理出院手續回家休養,2個月後醫院悲劇的接到患者投訴,稱因輸化療藥物滲透發生局部皮膚潰爛,要求醫院賠償,最終通過皮瓣移植,耗時近半年才好轉出院。

問題一

為什麼我們建議患者PICC而不是留置針?

多項研究顯示,外周淺靜脈血流緩慢(僅1ml/min),化療藥物有足夠的時間和血管壁接觸,靜脈炎發生率較高,而PICC置管後由於末端位於上腔靜脈,此處血流量達2500ml/min,注入上腔靜脈後化療藥物迅速被稀釋,化療藥物與血管作用時間很短,避免了化療藥物引起的組織外滲性損傷和靜脈炎。

靜脈留置針雖然操作簡單,但需要反覆靜脈穿刺,同時留置時間短(平均2-5天),留在患者血管內的塑料套管較短,最長僅有2.5cm,肢體活動較劇烈可引起脫出,若位於關節處,更易出現脫落。PICC導管材質柔軟、彈性好,對血管刺激小,留在血管內的導管長度可達45-55cm,導管遠端達上腔靜脈,日常活動不受限制。

問題二

左側內踝處靜脈進行留置針穿刺合適么?

一般來說,下肢靜脈路徑較長且靜脈瓣數量多,靜脈瓣袋內血流壅滯,血小板聚集,附壁血栓形成是血栓性靜脈炎發生的病理基礎。因此下肢靜脈給葯出現併發症的幾率大於上肢靜脈。

很多同仁會發現,內踝大隱靜脈起始處的靜脈顯露清楚,常作為PICC置管的穿刺點。但大家注意置入PICC導管的終點是深靜脈(大隱靜脈末段或股靜脈),這種方式置管本身繞過了很多靜脈瓣,而留置針卻沒有!

當然該部位也不能一票否定,選擇該部位留置針還會出現一種情況,在兒科對肥胖兒及長期反覆輸液,表淺靜脈不明顯的新生兒和搶救急危重症兒等,選擇下肢內踝大隱靜脈為搶救用藥贏得時間,其具有位置表淺、靜脈粗、相對較直等優點。

問題三

什麼情況提示需要更換留置針?

2013年11月,衛計委發布的《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規範》要求:「外周靜脈留置針應72-96h更換一次。」但很多醫院普通病房很難實行,因為一根留置針40元以上,患者以及家屬可能會考慮經濟原因而不捨得換,能湊合用就湊合用了。

來源於Cochrane圖書館2013年第4期的1篇基於7項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RCTs)的系統評價建議醫療機構:採用出現臨床指征時(如滴速減慢或不滴,滲出,穿刺點周圍發紅、壓痛,患者主訴穿刺部位出現明顯不適等情況)更換留置針的政策,而非每72-96h更換一次。

「熊孩子」闖禍,深扒這次化療葯外滲的前世今生!

問題四

表阿黴素外滲該怎麼做?

案例中的表阿黴素外滲後組織變性分為三期,分別為局部組織炎性反應期、靜脈炎反應期和局部組織壞死期。

①一旦外滲立即停止輸液,保留針頭用10ml空注射器接針頭回抽,盡量抽出回血3—5ml。在該針頭處注入解毒劑8.4%碳酸氫鈉5ml+氫化可的松25mg後拔出針頭。

②局部封閉:以利多卡因0.1g、地塞米松5mg、生理鹽水2ml為一個單位,用量多少視外滲面積大小而定。注射方法採取藥物外滲周圍向中心部位多點注射,邊進針邊注射,使各個部位均注射到局部封閉藥物。

③局部冷濕敷:局部封閉後採取局部藥物冷濕敷或冰敷,切忌熱敷,以免外滲藥物向周圍組織擴散。

④喜療妥藥膏外塗按摩:喜療妥藥膏與氫化可的鬆軟膏交替外塗按摩。

⑤密切觀察腫脹消退及患肢末梢血液循環情況。

問題五

實習生管理放手不放眼!

學生是我們的未來,好好教!因為將來你躺在病床上是他們給你看病,但同時放手不放眼,有時候不得不說「熊孩子一枚」,又愛又恨!

參考文獻

[1]許麗春,胡雁.成人外周靜脈留置針更換時問的最佳實踐[J].護士進修雜誌,2015,30(11):1015-1017

[2]趙佛容. 護理臨床案例精選[M].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2.

[3]柏永芳, 李玉芹. 表阿黴素1例外滲的處理與探究[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誌,2015(10):1983-1983.

(本文為醫學界腫瘤頻道原創文章,轉載需經授權並標明作者和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界腫瘤頻道 的精彩文章:

局部進展期直腸癌診療中最具爭議的問題,你怎麼看?
「世界精神衛生日」醫務人員該如何掌控情緒?
前列腺癌AJCC分期和Gleason評分更新點解讀
除了讓你變醜變胖變笨,熬夜還會致癌!

TAG:醫學界腫瘤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