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軍坦克部隊在太平洋戰爭中的最後一戰 兩個小時就把蘇軍扼殺於搖籃

日軍坦克部隊在太平洋戰爭中的最後一戰 兩個小時就把蘇軍扼殺於搖籃

1945年8月9日,蘇聯正式對日宣戰。

這個時間點親們都知道,是在美國原子彈轟炸日本廣島的三天後。

蘇聯選擇在這個時間對日宣戰選的非常巧妙,因為在蘇聯還沒有正式對日宣戰之前,日本的天皇還眼巴巴的指望蘇聯站出來,調停日本與盟軍之間的矛盾。

但自原子彈落到日本廣島後,調停已經成為了一件不可能實現的事情,蘇聯當時到底有沒有幫日本進行調停的想法呢?

這個真不好說,根據日本戰後諜報,蘇聯是一直都在關注美國對日的戰略態度,一直都沒有說要幫日本調停與盟軍的矛盾,但也一直沒有說要在什麼時候對日宣戰,儘管此前早已答應了美國要參與到進攻日本本土之中。

所以不管是當時的盟軍,還是日本,都無法摸清楚蘇聯的真實意圖,這也是日本天皇一直抱著希望蘇聯會在緊要關頭幫他一把的原因。

然而在原子彈投入到戰爭之後,蘇聯不得不趕緊做出選擇。

從8月9日對日宣戰之後,到同年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蘇聯軍隊攻入了北千島群島的範圍之內。

當時駐守北千群島的日軍部隊是戰車11聯隊,這個戰車11聯隊原屬於日軍戰車第二師團第四旅團。

在關東軍時期,因為其訓練有素,且戰鬥力強悍,所以被譽為「虎之子」。

日本軍隊非常奇怪,一旦有了一個外號,那就證明這支部隊真的非常能打仗。

在1944年的2月份,戰車11聯隊被調往了北千島群島執行守備任務,在同年的5月被編入了日軍第91師團。

在1945年8月9日蘇聯對日宣戰時,戰車11聯隊在北千群島編有6個戰車中隊和1個整備中隊,此外還有兩個獨立的戰車中隊也受11聯隊所指揮。

也就是這8個戰車中隊,共裝備了19輛97式中型坦克、20輛97式改中型坦克、25輛95式輕型坦克,兵力人數為750人。

蘇軍自同年8月15日才開始實施對北千島群島的打擊,但親們都知道,日本是在8月15日宣布投降的,蘇軍部隊當時有沒有接收到日本投降的訊息呢?

如果說沒有,那麼這場攻擊就完全不矛盾了。

但反觀日軍第11聯隊,當天就接到了投降命令,開始解除武器,並且準備要拆卸坦克上的武器了。

可是不知道為何,第二天夜間10點,身在主島的第11聯隊遭遇了對面島嶼上駐紮的蘇軍強勢地炮擊,共計發射了130多發炮彈。

守衛主島的11聯隊認為,也許是蘇軍沒有收到投降訊息,所以沒有反擊,只是命令各隊尋找掩護。

第一輪炮擊結束之後,在第二天的凌晨1點30分,對面蘇軍的炮台再次響了起來,隨後第11聯隊接到命令,說蘇軍在守備島的東北面強行登陸,命令11聯隊向蘇軍開進,殲滅蘇軍的登陸部隊。

在當天的凌晨五點,11聯隊各中隊陸續達到了天神山,而此時,從堪察加半島越海而進入到占守島的蘇軍已在四嶺山安營紮寨,並且派出了一個連的兵力正準備翻越四嶺山進行偵查。

兩軍相遇,日軍11聯隊立馬對這個蘇軍連隊發動了攻擊,蘇軍的偵察連當然阻擋不住日軍坦克聯隊,很快就被殲滅在了四嶺山山脈。

日軍坦克聯隊繼續前進,在早上的7點30分的時候到達了四嶺山下,蘇軍營地立馬暴露在了日軍聯隊的面前。

蘇軍當時的登陸部隊並沒有攜帶坦克,並且當時天氣伴隨著濃霧,堪察加半島上的諾帕特卡炮台失去了對登陸部隊的支援。

所以日軍11聯隊隊長當即下令,派遣了25輛坦克參與到了進攻當中。當然因為受到濃霧的影響,11聯隊的坦克根本沒法發揮優勢,並且,蘇軍雖然沒有坦克,但卻攜帶了反坦克炮。

坦克無法發揮出優勢,所以日軍坦克隊的乘員們乾脆放棄坦克進攻,從坦克中跳出來攜帶輕型武器參與到了戰鬥。

這場戰鬥進行了兩個小時,蘇軍最終在日軍11聯隊的衝擊下,不得不做出撤退的指令,從而宣告了登陸戰失敗。

當然,日軍11聯隊在這場戰鬥中損失相當慘重,不止21輛坦克被擊毀,連聯隊隊長都戰死了。

時間來到8月18日,師團正式下達命令,讓11聯隊停止攻擊並解除武器。

而這也成為日軍坦克部隊在太平洋戰場上的最後一戰。

【不二書:一個專註日本史的原創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不二書 的精彩文章:

日本為何甘當美國的馬前卒?《每日郵報》社論:日本人就是個欺軟怕硬的劣等種族
此人曾率麾下師團屠殺中國平民超5萬人,被執行死刑時嚇的全身發軟
用18張圖來告訴你,為什麼很多美國大兵不願意離開日本
美國如何看待日本被核爆?杜魯門一句話彰顯了美國式冷漠
神風特攻隊都願意為天皇而死嗎?這實際上是一個騙人的謊言

TAG:不二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