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殲10極限速度才1.2馬赫?真相顛覆你的世界觀

殲10極限速度才1.2馬赫?真相顛覆你的世界觀

昨天我發表了一篇名叫《殲10極限速度飛行 鉚釘都蹦出來了》的文章引起了眾多網友的點贊和評論。該篇文章的評論基本可以分為兩大部分,一是網友們對「八一勳章」獲得者、英雄試飛員李中華的致敬,二是對殲10極限速度只有1.2馬赫的質疑。例如其中一位網友的評論——「別告訴我是真的,殲10極限飛行速度才不到1.2馬赫,我的天,要完的節奏,顛覆我的世界觀。」那今天這篇文章我就殲10為什麼極限速度只有1.2馬赫的事說一說。

首先說一下超音速里的關鍵詞——音速。大家一說起音速,肯定不約而同的想到340米/秒,這是初中物理常識,書本上的真理,絕對不會錯。可事實不是這樣的,音速其實是個變數。聲音的傳播速度一般來說只跟介質有關,相同的介質在不同的條件下傳播速度會有一些不同,但這都是科學研究的成果。聲音是發聲體以聲波的形式所進行的能量傳播。一般來說,聲音傳播的距離大或是速度慢,能量消耗就大,倘若聲波的能量全部消耗在傳播途中或是聲波改變方向,人的耳朵就聽不到聲音了,這也是為什麼飛行員在超音速飛行時感到特別安靜的原因。而聲音傳播的速度與彈性介質的種類和狀況關係極大,通常說的聲速每秒340米,其傳播介質是15℃的標準空氣.事實上,我們身邊的空氣是不可能「標準」的,它的狀況與各種氣象要素的組合密不可分。研究表明,聲音的傳播速度與溫度是成正比的,在近地層中,當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降低時,聲音的傳播速度隨高度增加而減小;反之,當氣溫隨高度增加而升高,聲音的傳播速度就會隨高度增加而增加。所以說戰機在超音速飛行時的速度還與飛行高度、氣溫有諸多關係。

再說一下影響飛機速度的空氣密度問題。總體來說,海拔越小,大氣壓強越大,空氣密度越大;海拔高度越大,大氣壓強越小,空氣密度越小。在地球上面的空氣層中密度不是相等的,靠近地表層的空氣密度較大,高層的空氣稀薄,密度較小.大氣壓強既然是由空氣重力產生的,高度大的地方,它上面空氣柱的高度小,密度也小,所以距離地面越高,大氣壓強越小。

而殲10為什麼極限速度只有1.2馬赫呢?因為當時李中華試飛的科目是低空大錶速飛行,是危險的一個科目,是在其他科目進行完後才批准試飛。所謂低空大錶速飛行就是在低高度的情況下,在氣動載荷是極限的情況之下,來考核飛機的結構強度和它的震顫特性。從前面我們可以看處,在低高度的時候,空氣很稠密,氣動載荷增加很快,如果一旦控制不好,或者一旦出現情況,超過這個臨界點,飛機很可能會出現震顫發散、結構破壞、甚至飛機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瞬間解體。再看同類型的美國F16戰鬥機其大錶速極限飛行速度在1470千米/秒,對於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一款戰機殲10就已經達到1453千米/秒、1.2馬赫,你還覺得速度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小寶軍情處 的精彩文章:

美國反導「天眼」 10秒鎖定戰略導彈
《空天獵》真的好看嗎?中國空軍現代化裝備盡數亮相!
殲10極限速度飛行 鉚釘都蹦出來了
吃雞查房為什麼都喜歡用它?看到這些瞬間明白了

TAG:微小寶軍情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