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綜藝節目「去明星化」的創新與挑戰

綜藝節目「去明星化」的創新與挑戰

近日,那英通過工作室發聲明,稱第二季《中國新歌聲》結束後,那英將不再參與後續《新歌聲》的錄製,不再繼續擔任導師。從《好聲音》到《新歌聲》,她的六年導師生涯正式畫上句號。無獨有偶,另一熱門綜藝《奔跑吧》嘉賓王祖藍等兩位嘉賓也被傳將退齣節目。確實,如今的綜藝大環境已經不同往昔,廣電總局對綜藝的種種要求,正在逐步落實。(10月12日《青年報》)

近年來,總局關於綜藝的調控一直在收緊,像今年就對明星、純娛樂綜藝,有明確規定。那些明星上節目玩玩遊戲就能拿天文數字的薪酬,那些沒有正能量沒有文化含量的所謂綜藝節目越來越備受詬病。關於《新歌聲》(《好聲音》)就有「內幕消息」說,冠軍是內定的,不簽約某公司是不能拿第一的,冠軍的唱功受到質疑。關於《奔跑吧》,只不過是明星帶著一些非明星在那裡瘋狂地玩遊戲,也談不上綜藝。綜藝秀、真人秀節目,真的應該調控了,再無創新遲早會被觀眾「用腳投票」淘汰掉的。

應該說,綜藝節目明星當道也不是一點道理也沒有。眾所周知,有些明星自帶流量,自帶笑點,對提高節目收視率很有幫助,所以一些綜藝節目把選擇明星參與當成了收視王牌。但事實上,有些明星並不能傳播正能量,雖然他們賺了很高的片酬,但對自身的資源是一種浪費或糟蹋,對提高自己的演技和知名度毫無幫助,久而久之,還會降低自己的演技和知名度,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因為功夫和知名度都是不升反降的。還有一些節目,看似熱熱鬧鬧,實際上是玩玩耍耍,沒有一點文化含量,沒有傳遞一點正能量,充其量就是在浪費電視資源,浪費觀眾的寶貴時間。這樣的所謂綜藝節目,廣電總局不僅要管,還要嚴管,放任沒有文化的節目自流,就是一種失職一種瀆職。

綜藝節目就是要傳遞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就是要有文化和藝術的看點,「去明星化」是一種有益的嘗試。明星不是綜藝節目的必須,文化和藝術才是綜藝節目的關鍵。目前出現的文化類節目也有很高的收視率就是最好的證明。當然,「去明星化」也是綜藝節目的創新與挑戰,「去明星化」才會真正以人為本,「去明星化」才會使節目真正回歸綜藝本身。綜藝節目重在節目的創新,為觀眾提供更好看的節目,「明星化」是一種懶惰和「黔驢技窮」,藝術需要不斷創新和挑戰。如果綜藝節目總是老一套,總是老面孔,那就是大雜燴,算不上是藝術。我們更期待,綜藝節目能夠常變新花樣,讓綜藝節目為觀眾提供更能賞心悅目,更能愉悅身心的精神食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以我心寫我言 的精彩文章:

創新也是票房增長點
對污染企業一點也不能寬容

TAG:我以我心寫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