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每一個煙民都渴望救世主出現,其實救世主就是自己

每一個煙民都渴望救世主出現,其實救世主就是自己

我國煙民的戒煙現狀有兩個特點,一是戒煙難,採用意志力戒煙的成功率僅有2%-5%;二是煙民的戒煙意願低,今年無煙日公布的相關數據又一次指出了我國煙民戒煙意願遠低於國外一些國家的事實。根據相關數據,我國約三成煙民擁有戒煙意願,而對於戒煙意願,其實並沒有一個準確的解釋,到底什麼是戒煙意願呢?

根據我的理解戒煙意願應該同時具有三個條件,一是自發性,二是強烈感,三是付諸行動。自發性就是煙民內心自覺產生的要戒煙的想法,強烈感指的是戒煙的想法要佔據主導地位,至少應該壓的住吸煙的想法,而付諸行動就是把戒煙的想法落到實處,戒煙不能空想,也不能光說不練。

從上邊三個方面來分析,絕大部分煙民都有戒煙的想法,而約有一半的煙民的這種想法可能還比較強烈,但是能夠同時滿足第三個條件的就只剩約三成了。那麼,我們可不可以認為,每一個煙民都是想戒煙的呢?假設一個老煙槍,不管他表現的如何嗜煙如命,也不管他一天要吸多少支煙,但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他就沒有想過要擺脫香煙的束縛重回自由嗎?

吸煙者的內心是複雜的多變的,僅僅一個戒煙意願是遠不足以將其涵蓋的。煙民不戒煙不能代表他們不想戒煙,戒煙失敗也不是說戒煙者不是真的戒煙,而即使一個再對戒煙不屑一顧的煙民,其內心也可能有渴望戒煙的火種存在。這些都是外表,而我們看問題應該看內在才行。煙民都有戒煙的想法,但是大部分煙民並沒有將其轉化為真正的戒煙行動,究其原因,不得不說這是一種惰性。

每個人都有惰性,為什麼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又為什麼說「溫柔鄉就是英雄冢」?現實中那些勵志的人物及故事往往都是給逼迫出來的,沒有辦法,只能硬著頭皮上,這就叫不走尋常路吧。煙民的這種惰性心裡,導致了其更多的是維持吸煙的現狀,因為一旦戒煙,那就要立刻面對煙癮來襲,戒斷癥狀出現等諸多忍耐與痛苦,而這也意味著自己與目前的這種安逸的現狀要拜拜了。

但是,煙民選擇了繼續吸煙,但是其內心依然心存幻想,他們依然渴望救世主的出現,比如科技的發展,或者有什麼靈丹妙藥可以幫助其快樂的簡單的戒煙。最好能夠想吸就吸,想戒就戒,吸煙戒煙兩不耽誤,自己也可以更加準確的拿捏戒煙的火候,即享受了煙癮,裝了腔耍了酷,又可以及時剎車掉頭,不損身體健康。這可能嗎?

戒煙難,主要是心理煙癮難以戒除,但心病還需心藥醫。每一個煙民苦苦等待期盼的救世主其實就在自己的心裡,而要喚醒他的,不是別人,不是科學技術,也更不是什麼靈丹妙藥,而只能是吸煙者自己。戒煙,就是自己拯救自己,自己就是自己的救世主。你說呢?圖片來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蓮醫師 的精彩文章:

痛苦和疲憊都是造成戒煙失敗的原因,但主要的是疲憊?
朋友戒煙6個月了,一起了解一下他戒煙的真實原因
戒煙後煙癮來襲,別急,送你三招克制煙癮
堅持住就是神,堅持不住才是人,戒煙真就這麼回事?

TAG:阿蓮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