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諾獎電鏡技術下的材料「新視界」

諾獎電鏡技術下的材料「新視界」

儀器信息網訊BCEIA 2017學術報告會為期3天,繼續堅持「分析科學創造未來」方向,圍繞「生命生活 生態—面向綠色未來」主題,舉辦包括大會報告、分會報告、熱點論壇、同期會議等在內的400多場形式多樣的學術報告。

電子顯微鏡及材料學會場

9日上午,作為十大分會之一,「電子顯微鏡及材料學」分會報告如期進行,該分會安排了9日和11日兩天的報告日程,共24個學術報告組成。9日當天共進行13個報告,以下為部分精彩報告縮影。

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張澤致開幕辭並作報告

作為BCEIA 2017學術委員會主席,張澤院士在致開幕辭中首先對來自世界各地的參會者表示了歡迎,並衷心祝願與會專家學者能夠在BCEIA 2017國際平台上收穫滿滿。緊接著,張澤院士做了題為「IN_SITU HIGH RESOLUTION TEM STUDY ON METAL/OXIDE CATALYSTS UNDER GASENVIRONMENT」的學術報告,向大家介紹了氣體環境下金屬/氧化物催化劑的原位高解析度透射電鏡的最新研究進展。

報告題目:UNDERSTANDING THE NANO STRUCTURED METAL CHALCOGENIDES USING ADVANCED ELECTRON MICROSCOPY

報告人: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教授 鄒進

近年來,半導體納米由於獨特的結構和化學特性,以及其在光電子、納米電子和可再生能源等領域的潛在性能,得到了極大的關注。而先進的電子顯微鏡被認為是了解納米結構形態和化學特性的獨特工具。

鄒進在報告中,通過講解其團隊使用先進的電子顯微鏡對納米結構生長進行表徵的詳細過程,為大家分享了使用先進電子顯微鏡技術研究半導體納米結構方面的最新進展。

報告題目:DIRECT DETECTION IMAGE DETECTOR AND ELECTRON COUNTING – A NEW TOOL FOR HIGH RESOLUTION IMAGING OF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AND BEAM SENSITIVE MATERIALS

報告人:美國Gatan 公司潘明博士

潘明在報告中提出一種金屬有機框架高分辨成像的新工具——直接圖像檢測和電子計數法。該研究表明,多孔材料圖像解析度受限是由於結構損傷導致的,而不是光學元件限制的;直接圖像檢測和電子計數法首次實現了超低電子量的MOFs原子解析度成像;同時,該技術也適用於其他光敏感材料。

報告題目:ATOMIC MAPPING OF NOVEL DOMAINS IN STRAINED FERROELECTRIC THIN FILMS

報告人:中科院金屬所固體原子像研究部教授 馬秀良

馬秀良通過講解兩個實驗實例介紹了金屬氧化物薄膜電磁性質應變調控的新型應用領域:一是通量全閉合疇結構以及由順時針和逆時針閉合結構交替排列所構成的大尺度周期性陣列;二是利用高通量脈衝激光沉積技術,通過調控異質界面位錯的柏氏矢量,成功構築出具有巨大線性應變梯度、超低彈性能以及特殊物理特性的功能氧化物納米結構。

報告題目:HOMEMADE IN-SITU TEM SETUP AND ITS APPLICATIONS ON MATERIALS SCIENCE

報告人:中科院物理所教授 白雪冬

白雪冬從發展儀器技術推進科研的角度對其有關原位透射電鏡相關的研究進行了介紹。首先介紹了原位透射電子顯微學方法與儀器技術的開發過程,接著通過實驗實例講解了低維納米結構構築、表徵、物性及其調控。通過原位TEM可以獲得原子尺度原位物理、化學觀測表徵,並表明其為高空間、高能量、高時間分辨的物理測量手段。

報告題目:ULTRA-HIGH STRENGTH AND FRACTURE OF METALLIC AND SEMICONDUCTOR NANOWIRES

報告人:香港城市大學教授 陸洋

在研究金屬和納米級半導體的超高力學強度過程中,陸洋實驗中發現單金硅納米線(直徑約100nm)可以重複達10%的彈性應變,部分樣品甚至可以達到16%的拉伸應變及20GPa的斷裂強度,這已接近了單晶硅的理論彈性極限。究其原因,可能歸功於其極少的表面缺陷和光滑的原子表面。這些力學性能對於便攜電子器件、生物納米工程、「彈性應變工程」等是非常有益的。

報告題目:ATOMIC AND ELECTRONIC RECONSTRUCTION OF GRAIN BOUNDARIES IN TITANIA

報告人:伊比利亞國際納米技術實驗室教授Zhongchang Wang

報告題目:IN SITU & EX-SITU ATOMIC SCALE UNDERSTANDING THE ATOMISTIC MECHANISMS OF STRENGTH AND DUCTILITY OF PT AND NI-BASED SUPER-ALLOY

報告人:北京工業大學教授 韓曉東

材料的微觀結構則是由組成原子之間空間排列的晶體結構所決定。如何了解調控原子之間的晶體結構,是材料微觀結構研究的重要課題和科學前沿。韓曉東介紹了由北京工業大學和浙江大學組成的「材料彈塑性微觀機制研究團隊」發明的該領域獨有的「原子尺度材料力學性能實驗系統」和相關技術。該實驗平台的「力學微驅動器」可以在電子顯微鏡下精準施加外力,驅動微納米結構材料變形,並在原子尺度觀察原子及其團簇的演化規律。

報告題目:ELECTRODE IMAGING IN BATTERIES AND FUEL CELLS

報告人: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Yang Ye博士

報告中,Yang Ye介紹到,在電池、燃料電池研究過程中,PlasmaFIB可以更好的將視野和解析度進行配合,從而可以用於形成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完全3D重構。使用這些數據來計算關鍵的顯微結構特徵,例如,體積分數、特殊相的表面面積、三相邊界長度、次生相的連通性和曲折性等。若要進一步分割多孔介質,還需要Avizo軟體系統的更先進的功能。

參會人員合影留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儀器信息網 的精彩文章:

漫威宇宙里出現過的神級藥物,別只知道個超級血清
苯系物檢測完整手冊(下):色譜條件及樣品處理
首批大氣網格化監測地方標準發布,起草者這樣說……
小龍蝦我們走,做個實驗去!
拒絕低價中標,科學儀器行業有話說!

TAG:儀器信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