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性格和個人生活習慣上,日本人有很多特別之處,比如說洗澡刷牙
(小泉八雲)
第26聯隊一上陣就下不來,有他們在那裡粘著,其餘部隊得以通過浮橋陸續撤離,松平和他的衛生隊首批撤至東岸。
自第一次諾門罕戰役從742高地撤回後,松平已經是二度逃生。
在性格和個人生活習慣上,日本人有很多特別之處。專門研究日本文化的學者小泉八雲在《日本與日本人》中寫道,日本的走江湖者,倘若他身上還有一分錢的話,每天必然要洗浴一次,如果連這一分錢都沒有,他也要洗冷水澡,否則就會感到渾身不舒服。
松平就是這樣的「走江湖者」。在據守742高地時,因乾渴難忍,他曾冒著危險在高地的山口附近用飯盒蓋收集晨露,忙了一個多小時,才弄到一水杯露水。這一水杯露水可以說比血還寶貴,其中的一半,松平拿來刷了牙。
現在的松平比742高地時期還要狼狽,接露水刷牙自然成了奢侈的記憶,就連鬍子都沒時間去刮,弄得鬍鬚滿腮,加上從戰場上逃出來那副蓬頭垢面、喪魂落魄的窘相,眾人都勸謔地稱他為「大鬍子將軍」。
(精疲力竭的日本兵)
「大鬍子將軍」帶去河西的衛生隊有五十多人,傷亡了近一半,馬車和裝備也都丟掉了,剩下的人和他一樣,個個破衣爛衫,看上去跟一群要飯的差不多。
別的部隊到了東岸就可以休息,衛生隊還不能歇著。河岸上躺著幾百名傷兵,都得他們進行救護。
正忙乎著,松平的上司秦醫長趕來,又要組織收容隊返回西岸。原來西岸還有許多沒撤出來的部隊,正在邊打邊撤,戰場擔架隊收容了一批新的傷員,需要接過來。
聽到這個消息,這些剛剛脫離危險的衛生兵一下子都沉默了,誰也不願意再把小命搭進去。秦醫長問了幾遍,無人應答,氣急之下,他連說話的音調都變了:「究竟誰去?!」
松平是衛生隊隊長,見此情景,只得第一個站出來響應。接著便是挑選人手,問來問去,這個有理由,那個有借口,反正推來阻去都不肯走。
松平大為光火:「不管願不願去,都得去!」經過強行點名式的「拉壯丁」,好歹湊齊了人手。
(準備上前線的士兵們排成一隊相互敲打肩膀,給彼此打氣)
晚上11點,松平率收容隊來到西岸。此時第26聯隊還在渡河點防守,遠遠地也仍能看到吐著火龍的蘇軍坦克。
收容隊沿河岸走了一會,忽然接連飛來曳光彈,先是機槍曳光彈,再是坦克曳光彈,嚇得收容隊趕緊就地卧倒。
剛過河,怎麼會這麼快就被蘇軍盯住?松平大惑不解,扭頭一看,才知道是刺刀被周圍的火焰一照,形成了反射光。
刺刀上膛只為給自己壯膽,憑收容隊幾個爛人破槍,若是真碰到蘇軍,就是一個死。松平趕緊下令收起刺刀,曳光彈也再未跟過來。


※日軍拚死向蘇軍重機槍陣地衝鋒,居然不是為了取勝,而是因為這個
※日軍已經敗退,但蘇軍卻不敢發起大規模尾擊,這究竟是為什麼?
※整個二戰期間,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繳獲過日軍軍旗,原因何在?
※日軍坦克在侵華戰場上耀武揚威,但遇到歐洲強敵就變成了這個樣子
※日軍因老漢誤解他的手勢砍斷他的手 紅軍回應讓日軍三十年忘不了
TAG:史海浮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