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快遞漲價 電商擔心影響「雙11」

快遞漲價 電商擔心影響「雙11」

每經記者 謝欣 每經編輯 趙橋

距離今年「雙11」將近一個月,就在10月10日和11日,中通、韻達先後宣布對快遞價格進行提價。行業龍頭順豐表示未接到漲價的通知,其他數家快遞的態度也比較模糊,並未就漲價與否做出明確表態。

不可忽視的是,快遞業在伴隨著電商的大發展而經歷了幾年的黃金期後,在價格戰等因素的影響下,快遞價格實際上一直處於低位,經受著相當大的成本壓力。

有業內人士認為,在經歷年初快遞積壓、年中成本上漲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外,本次部分快遞企業提價有可能會成為行業性提價的「突破口」。

成本增加下的無奈之舉?

中通快遞在聲明中表示,漲價系受快遞業受運輸成本增加、人工成本提升、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多種因素影響。數位業內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也對上述幾個原因表示認同。

湖北三當家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CEO譚沖對記者分析稱,本次幾家快遞公司上調價格,受到了耗材原料上漲,鋼材上漲,油價上漲,人工成本上漲和總公司的利潤率影響。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姚建芳亦表示,紙箱、油價上漲對快遞行業成本壓力很大。

據央視財經9月10日報道,受原輔材料價格攀升、供給減少等影響,近期瓦楞紙等包裝用紙價格同比上漲了一倍多,一個紙箱售價因此漲價0.2元至0.5元。

上述業內人士的說法,在記者此前與一些基層快遞從業者的接觸中也得到了印證。而在終端上,快遞小哥轉行送外賣,快遞點快件積壓甚至關門走人的新聞也引發廣泛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提價時間臨近「雙11」。譚沖認為,今年電商「雙11」的目標定得較高,各家快遞投入並未滿足這個量級,會導致再建投入的成本較高。

事實上,國內快遞價格,尤其是實行加盟制的快遞價格偏低。一位國內快遞巨頭高管對記者表示,目前快遞行業價格低位,長期受成本倒掛的影響。

姚建芳認為,實際上由於快遞對電商依附性較強,再加上激烈的行業競爭,在過去大家是「不敢漲價」,而本次受成本影響,反而可能會成為行業漲價的一個「突破口」。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分析稱,過去的低價戰很大程度上由於國內井噴的電商物流需求市場,帶來加盟模式的發展,而加盟模式是一種輕資產模式,但由於普遍在運營和管理方面不足,造成同質化嚴重,價格難以上行,最終形成惡性循環。而要打破惡性循環,需要價格和服務雙腳都邁出第一步。

作為業內「老大」,順豐表示未接到漲價的通知。楊達卿表示,順豐已經進入高價區間,更多強化空運等領先優勢,掌握高品質物流並開拓新興領域。

對於行業低價,數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加盟式快遞企業應走出價格戰,結束在低價紅海里打消耗戰,而是真正提高服務,做出差異化、高附加值的產品。

業內稱電商受影響較大

截至10月11日晚9時,圓通、申通等其他快遞企業都尚未對是否漲價做出明確表態。

譚沖認為,後續業內除了利潤率較高的或持續低價搶市場份額的不會跟進漲價外,其他都會用各種合理的手段漲價,但幅度不會高。

楊達卿則表示,快遞漲價是普遍趨勢,但不能只漲價不提高服務質量,漲價可能會帶來客戶流失,因此一則,相信理性的漲價應該是分層次漲價,高品質服務可以漲價,中低端服務可以量力微漲。

不過,楊達卿還表示,漲價並不會是未來快遞市場價格變化唯一趨勢,成熟的快遞市場應該價格有升有降。隨著阿里建設菜鳥網路的大數據服務體系,未來通過大數據等優化服務,或能給一下高品質服務做成本優化而降價。

而無論其他快遞企業是否提價,在「雙11」來臨之際,電商將會受到相當的影響。

姚建芳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預計快遞漲價對電商影響較大,對普通消費者影響應該不大。

譚沖則認為,大部分電商企業收益並不高,更多利潤是省出來的,更多的資金投在「雙11」的推廣和貨品儲備上。針對較高的銷售KPI而言,意味著會有更大的財務風險。對於普通用戶而言,問題不大,雖然最終可能會把漲價的上溢成本附加到產品銷售上去,但單純「雙11」折扣貨品購買不會有特別的影響。

在楊達卿看來,對於電商或網店而言,最核心的或許是必須從供應鏈上調整服務。快遞價格上漲會傳導在商品價格上,而中國消費者主體是價格敏感性消費者,電商要維護市場地位,除了提升品牌外,更要做的是強化供應鏈管控,從全局優化物流成本,保證成本領先優勢。因此,這次快遞漲價行為或將意外喚醒網店對供應鏈服務需求的增加。市場的成熟是雙向的,需要消費者針對不同的服務付出不同的價格。

不過,考慮到出貨量大的電商客戶大多都會與快遞方簽訂協議,因此對於他們而言,在當前協議尚未到期的情況下,或許還存在著一定時間的緩衝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經濟新聞 的精彩文章:

作價1173萬元!一汽系轉讓億安保險69%股權
環保稅開徵倒計時 多地排污企業信息加緊轉移地稅系統
連虧多年成業績「累贅」博雲新材擬剝離重要子公司
茂業通信加碼簡訊傳輸業務 溢價超11倍收購嘉華信息
一日連發五張監管函 保監會嚴查險企內控問題

TAG:每日經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