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講道理對孩子有用嗎?還不如換一種方式去教育!

講道理對孩子有用嗎?還不如換一種方式去教育!

「講道理」是很多家長喜歡的一種教育方式,一直以來被正面推崇。但人們也往往發現講道理對於很多孩子來說沒用,越喜歡講道理的家長,他的孩子往往越不聽話。

認真對待寶寶的要求。當他在電話里滿懷期望地提出:「媽媽,牛奶。」你在外面一時不能滿足他,告訴他具體時間:「回到家,媽媽給你拿,好嗎?」經常忽視寶寶的需要,會讓他因不被重視而失去信心。

周末帶寶寶出遊,徵求他的意見,但不要問「你想去哪裡」,而是這樣問「你想去動物園還是水族館」,給他選擇的範圍,讓他自己做出選擇,會增添對自己的信心。

寶寶剛學說話,你教他「大西瓜」,他卻說「大西抓」。不要嘲笑他,也不要當時刻意強調,換個時間再教他。在寶寶語言學習期,你的嘲笑會使他喪失學語言的信心和興趣。

寶寶提出問題,耐心傾聽,如果你回答不了,老實告訴他。讓他知道任何人都有做不到的事情,打消他對別人的敬畏心理,從而增加自信。

用商量的口氣讓寶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把報紙拿給媽媽,好嗎?」讓孩子知道被人需要,是提高他自信心的最好方法。

法則一

盡量讓孩子自己做事

只要是你的孩子能夠自己做的事,一定要讓他盡量多的去做。經常要給孩子說的話是:我相信你,你自己可以做到的!而且要給予孩子尊重,如果孩子很小,一定要蹲下來,看著他的眼睛對他說。盡量拒絕提供對孩子成長沒有任何意義的幫助,小孩子越自己做事,越有成就感,自信心就越強,自信和成就感讓孩子從小綻放。

法則二

給孩子灌輸家庭責任感

給孩子灌輸家庭責任感。如果在小孩很小的時候,你就教他要幫助做家務。自然而然的,他就會把做家務當成一種樂趣和生活中的一部分。有些家長,為了小孩能夠專心學習和做作業,避免讓孩子接觸家務。事實上,這不是一種很明智的行為。所以,建議家長每周起碼有一天是全家一起參加做家務的。

法則三

讓孩子自己做出與年齡相符合的選擇

讓你的孩子自己做出與年齡相符合的選擇。小時候做的選擇越多,就越有主見,將來做選擇的能力就越強。

法則四

建立一個持久的家庭規矩

建立一個持久的家庭規矩,並且儘可能的將其堅持下去,貫徹嚴格,但要保持公正。家裡一定要有規矩,也就是紀律,但紀律並不是向孩子展示你的權威,而是幫助孩子建立自律的工具,對小孩的行為要有理性的約束,這樣他們才能更加茁壯的成長。

爸爸媽媽是孩子的陪伴者和環境的創造者、提供者,也是學習榜樣的樹立者,祝所有的父母都能用先進的教育理念作支撐,在心中呵護一朵花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