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讓孩子「聽話」的4個建議

讓孩子「聽話」的4個建議

十一期間,參加了一場宴會,同桌有一位母親帶著3歲左右的兒子。席間母親不斷對他說著"坐下" 、「 放下杯子」、「快點吃飯」,但彷彿男孩像沒有聽到一樣,行為沒有任何改變。

你生活中是否也遇到了類似的幼兒問題呢?海彼特專家建議,在日常的生活中,不要直接告訴 寶寶應該做什麼,而是讓寶寶一起決定。並引導他們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以下是4個育兒建議:

1

啟發式提問

通常以 「 什麼 」 或 「 如何 」 來提問。比如: 「 如果你不關冰箱門,你認為會發生什麼事? 」 或 「 你認為早晨去幼兒園之前需要做什麼準備呢 」那些參與做決定的孩子會體驗到一種自信。

2

和孩子一起建立日常習慣

小孩子學習的最好方式是重複和前後一致,所以,你可以通過讓他們參與建立可靠的日常管理,讓日常家庭生活之間各種轉換更容易。每一件反覆發生的事情都可以建立日常習慣:起床、睡覺、吃飯等等。和孩子一起坐下來,制定一個日常慣例表。讓他幫助你決定每件事情的先後順序。拍下他做每件事情的照片,並把照片貼在每一件事情的旁邊。比如這樣:

3

讓孩子做有限制的選擇

擁有選擇能給孩子一種力量感:他們有權利選擇一種或另一種可能性。選擇還會讓孩子在認真考慮要做什麼時運用其思考能力。而且,當選擇包括一個幫忙的機會時,小孩子通常會更喜歡選擇。

「我們到家後,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 -- 幫我買來的東西收拾好,還是讀個故事?」

4

給孩子提供 「 幫助 」 你的機會

小孩子通常會抗拒讓他上車的命令,但會對一個諸如「我需要你的幫助,你能幫我把鑰匙拿到車那邊嗎?」

之類的請求做出愉快的回應。如果你能運用自己的直覺和創造性,那些以前很容易變成權利之爭和戰爭的事情,就能變成歡笑和親密的機會。允許孩子幫助你(甚至在有可能造成一團糟或不方便的情況下),還可以為隨後的合作打下基礎。

育兒|習慣|培養|親子|

好習慣

成就孩子精彩人生

好習慣微信交流:habits2017

點擊 「閱讀原文」,參與育兒調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