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惡人》是哪八個人,你們都猜錯了!
看昆汀的電影,總是很過癮,因為裡面的壞蛋基本都領盒飯,而且重口,爽不勝收。《八惡人》依然如此。
片名《八惡人》,所以觀影者都想知道誰是惡人,也想知道做的是什麼惡。不過因為翻譯的問題,中國觀眾容易誤解了這部電影。英文片名《The hateful eight》,意思為八個可惡的人,中文卻被譯作《八惡人》,固然更有音樂美,但讓人誤以為The evil eight(邪惡的人)。一字之差,謬之大也。
人性是複雜的。即便是可惡的人,也有可愛的一面。但昆汀取名為八個可惡的人,顯然是給可惡的一面划了重點。人性複雜這種梗,在價值觀混亂的當下,特別容易渾水摸魚。比如各種為蓋棺定論的歷史人物翻案的事特別多,概因社會主流價值觀都模糊了,那些不入流的觀點就會趁機起事。人性固然複雜,但主次矛盾還是不難分清。
影片海報似乎已經明示了八個可惡的人是誰,不過比賽沒開始就告訴你比分,這不是昆汀的風格。
海報按照出場順序排列了八個人,分別是賞金獵人馬奎斯·沃倫和約翰·魯斯、被捕的通緝犯黛西·多摩格、警長克里斯·馬尼克斯、匪幫成員墨西哥人鮑勃、奧斯瓦爾多·莫佈雷,原南軍將領斯坦福-斯密瑟以及匪幫牛仔喬-蓋奇。天真的同學會說,哦,這就是那八個惡人啊,然後按圖索驥去挖掘他們身上的惡 。
昆汀這麼無聊嗎?
八個可惡的人,這個八不是虛數,因為《八惡人》恰好是昆汀的第八部電影, 所以就問一句:後面出場的喬迪·多摩格算不算惡人?身為通緝要犯,匪幫頭目,他當然是個惡人!他殺掉了雜貨店老闆娘明妮和老車夫,藏在地板下面開槍打爆了馬奎斯·沃倫的蛋蛋,可謂兇殘狡猾,不是惡人天理不容。問題來了,他是惡人,那麼海報中的人物必有一個不是惡人。
黛西·多摩格
鮑勃
奧斯瓦爾多·莫布雷
喬-蓋奇
喬迪·多摩格那幫同夥乃惡人無異。他們屠殺了雜貨店裡面除了老將軍斯坦福-斯密瑟的所有人,留下老將軍只是為了掩人耳目。包括黛西.多莫格,幾人都是通緝犯,顯然罪行累累,罪大惡極。除去這幾個人,還剩賞金獵人馬奎斯·沃倫和約翰·魯斯,警長克里斯·馬尼克斯以及原南方將領斯坦福-斯密瑟。
馬奎斯·沃倫
馬奎斯·沃倫出場就坐在幾具屍體上面,殺得雖是通緝犯,但相較與約翰·魯斯,顯然他只喜歡自己殺戮的快感,而不考慮絞刑官們的生計。他最大的黑歷史是為了逃跑燒了南軍的戰俘營,被燒死的人裡面卻是北方白人居多。身為黑人的他受盡了白人的種族歧視,為此不得不偽造林肯總統寫給他的信來消除白人的敵意。備受歧視和欺辱,讓他變得殘忍狡詐,仇恨白人。影片中他激將殺死了曾下令屠殺黑人戰俘的斯坦福-斯密瑟,還殺死了匪幫成員喬迪·多摩格、鮑勃、喬-蓋奇,最後和克里斯·馬尼克斯一起絞死了黛西·多摩格。如果加上影片開始在他身下的幾具屍體,那麼這個傢伙是這部影片展現出來的殺人最多的人。手上沾滿了這麼多人的血,能不是惡人?
斯坦福-斯密瑟
被馬奎斯·沃倫激將殺死的斯坦福-斯密瑟,似乎很無辜。為了給自己的兒子立一塊墓碑來到這裡,卻慘遭橫禍,但他真得很無辜?身為南軍將領,懷有極深的種族偏見,對黑人極度蔑視和仇恨,利用戰爭之便屠殺黑人戰俘,可謂罄竹難書。世事有因果,此人老而不得善終,乃現世報也。果斷鑒定其為惡人一枚。
克里斯·馬尼克斯
警長克里斯·馬尼克斯,在南北戰爭期間渾水摸魚,到處劫掠,尤其針對黑人,罪行累累。戰後想當警長洗白自己,為人勢利薄情。老將軍是他父親的上司,卻在老將軍被殺後趕緊披上老將軍的軍大衣。黛西·多摩格看透了這個勢利小人,所以最後對其利誘策反,幾乎成功。背負黑歷史兼為人勢力姦猾,無愧惡人之名。
約翰·魯斯
至此惡人名額已滿,即約翰·魯斯不是惡人。一些女權患者可能要抗議,約翰·魯斯對黛西·多摩格那麼粗魯,為什麼不是惡人?嗯,男人太溫柔就娘炮了,黛西·多摩格被打都是自找的。約翰·魯斯看林肯的信深受感動,足見他內心溫柔善良,而黛西·多摩格卻往信上吐痰。另一個細節是約翰·魯斯允許黛西·多摩格彈吉他,聽了之後還說很好聽。約翰·魯斯死前仍不忘提醒克里斯·馬尼克斯咖啡有毒,哪怕他很討厭克里斯·馬尼克斯的為人。約翰·魯斯身為賞金獵人捉拿通緝犯,客觀上維護了社會治安;捉拿通緝犯都留活口,因為考慮到絞刑官也要生活;約翰·魯斯還嫉惡如仇,從他那句所有惡人都該被絞死可窺其一斑。這樣一個人,你能說他是惡人?
總結出誰是惡人,也就能歸納齣電影批判的是那些惡了。
扯點遠的。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惡之爭久矣,善惡是道德概念,而社會發展需要秩序,倫理、道德、法律則是社會秩序的三駕馬車。人性本私似乎可以規避人性善惡的爭論。自私至少是人性的一部分,這是由生物趨利避害的本能決定的。但人所以進化為人,合作是很關鍵的一點。過分自私則無法合作,顯然過分自私是一種惡。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人只為己,地滅天誅。
過分自私,則會對他人忽視輕視蔑視無視乃至仇視,這是所有非受迫性犯罪的心理根源。喬迪·多摩格一夥匪幫所犯惡行,就屬於為了個人私慾或小團體利益而觸犯法律擅為擅殺的罪惡。不過他們並沒有給他人貼標籤,所以即便作惡,範圍也有限。當雜貨店老闆娘明妮掛起「墨西哥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時,這就屬於更有潛力的惡了。以地域、職業、民族、性別等標籤來自視甚高,貶低別人,這種惡尋常可見,嚴重起來,就是種族歧視。例如日本先於中國工業化,積極脫亞入歐,各種美化自己丑化別人,尤其對中國的醜化。後來入侵中國,日本兵瘋狂殺戮,毫不留情,因為早已把中國人醜化為低等的支那人。可笑的是,一些中國人居然信了,認為日本文明日本民族更優秀。其他如納粹屠殺猶太人就不必提了。克里斯·馬尼克斯和斯坦福-斯密瑟都是種族歧視患者,尤其斯坦福-斯密瑟。他倆在南北戰爭中踐行了種族歧視,放大了種族歧視的罪惡。而馬奎斯·沃倫則是這種歧視的受害者,但他加倍奉還,於是變成了另一種惡。
總體上,約翰·魯斯和喬迪·多摩格一夥是對立的,即司法vs犯罪;馬奎斯·沃倫和斯坦福-斯密瑟是對立的,即反種族歧視vs種族歧視。克里斯·馬尼克斯也是種族歧視患者,但還有救。所以當他得知同為白人的多摩格一夥差點把他毒死時,毅然站在了馬奎斯·沃倫這一邊,這也說明種族歧視跟地域歧視性別歧視等所有歧視一樣淺薄無知。
導演昆汀三觀一向很正,所以在影片中加入了林肯總統的信這味關鍵調料。影片中林肯的信代表著消除種族歧視的美好願望,是重要線索也是主題升華。影片最後,白人克里斯·馬尼克斯和黑人馬奎斯·沃倫一起讀著林肯的信死去: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只要我們同舟共濟,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實現!
諸君,你以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