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切除病變手術有風險不切除拿不到病理,醫生用上了尼龍繩

切除病變手術有風險不切除拿不到病理,醫生用上了尼龍繩

——梁寶松/文

那天,是我的專家門診,一個39歲的外地女性患者過來找我看診。她因為上腹部不舒服一年在當地的醫院看診,那裡的醫生給她做了胃鏡檢查,結果發現在她的胃體部有一個巨大的「息肉」,當地的醫生感覺處理比較困難,於是建議她外出看診。

我接過她的胃鏡檢查報告單,確實在胃體部有一個巨大的似乎有蒂的病變,因為圖片不是太清晰,但是憑藉我多年的胃鏡檢查經驗,我告訴患者,我覺得這病變不一定是胃息肉,也許這是個粘膜下的病變呢。

我首先給大家科普一下,我們的胃壁就像房子的牆壁一樣,牆壁由內到外,分別是塗料層,泥巴層,磚頭層,外塗料層四層;我們的胃壁也是四層,由內到外分別是粘膜層,粘膜下層,固有肌層和漿膜層。這息肉就是長在最裡邊一層的病變,而第二層及以外的都是粘膜下病變!

我剛才的感覺,就是這個病變位於第二層或者以下的層次。因為我們的眼睛無法看到第一層以下的病變,所以我們需要藉助胃鏡把超聲波引進胃內,對著病變檢查,這樣就能知道病變是哪一層出來的了,並且可以協助判斷病變的大致性質,這也就是大家不太熟悉的非常先進的超聲內鏡了(EUS).聽了我的講解,患者住在了我們的醫療小組,做好了一切手術前準備,由我們的鄺勝利博士親自為患者檢查治療。

患者躺上了手術床,鄺博士穩准輕快地把胃鏡插入了患者胃內,準確發現了病變,除了那個大的病變,還有個小傢伙!鄺博士通過白光,電子染色(NBI)檢查,認為患者的病變小的就是個息肉,而大的和我判斷的一致,真的很像是粘膜下的病變,於是鄺博士引入超聲檢查,這一看,不光是證實了我的判斷,讓鄺博士感到困難的是在病變的下方,伴行著一根直徑2.2mm的動脈血管!如果我們切除病變,一旦這根動脈血管出血,很快就會淹沒整個胃腔,如果止不住血,也可能會對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脅,儘管我們有強大的胃腸外科保駕,但是一旦大出血,留給我們搶救治療的時間窗口會非常小,所以說危險顯而易見!

鄺博士有點拿不定主意,他讓我們的陸小丹大夫給我打電話,請示進一步的治療方案,是否可以只結紮,不切除,讓病變自然爛掉,這樣即能治療好疾病,又可以避免大出血的風險!我告訴鄺博士,這樣做,我們的風險是減小了,可是,病變無法回收,我們拿不到病理學檢查結果,也就是說,這次的治療會成為一本糊塗賬!對患者長遠的預後判定,隨訪時間的安排都會有非常嚴重的影響,所以我建議首先想辦法夾閉底下的大血管,然後再切除!身經百戰的鄺博士想了想,接受了我的建議,他有了更好的辦法!首先用尼龍繩結紮底部,切除病變,再用鈦夾,尼龍繩在切除後的基底部二次結紮,確保患者不會大出血,並且我們也成功回收了病變,至於那個小病變,我們的鄺博士直接用氬氣激光把它燒掉了!

病理結果出來了,這是個神經內分泌瘤(NET),也就是說,這個患者的腫瘤分化程度比較好,雖然她的病變直徑比較大,有3個多厘米,但是術前我們檢查了螺旋CT,沒有發現周圍有腫大淋巴結,綜合判斷,我們認為患者不需要追加外科手術和靶向治療,只需要密切隨訪就可以了。

看了我今天的這個科普,大家對胃內的病變是否有了一些了解,你們大致知道什麼是超聲胃鏡了吧,你們有沒有看清楚我們鄺博士那讓人眼花繚亂的打結?這次的雙保險治療帥不帥?(河南省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 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庭醫生 的精彩文章:

孩子多大開始吃「大人飯」對身體好?其實很多家長都喂早了
長相奇怪,吃法古怪的它,補水護眼,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手掌出現這種顏色,暗示肝臟有問題!快看看你的手掌!
海鮮里的致命殺手之海洋弧菌
眼睛疲勞、乾澀、痛怎麼辦?這3種「養眼」食物,趕緊吃起來!

TAG:家庭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