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爐夜話 鞋說
鞋說
窮人談鞋
這首歌的主題,就是抨擊Nike球鞋售價過高,這使得很多小孩為此鋌而走險。
按理說,講和某物相關的事,得是個中行家才行,但我自己半道出家,既沒有很多鞋子,也志不在做個鞋匠;加上本人的天生歪嘴,以下的就都是「歪門邪說」了。
大概是從去過台灣之後,我就對「鞋」有了特殊的興趣,這簡直近乎惡習。關於這一點,離我近的人看得最清楚:和她一起出去,她從來不用擔心我的視線耍「流星錘」,看其他窈窕女郎,我都低著頭呢,不是撿錢包,是看別人的鞋。
我自己開始關注「鞋」,是因為在台灣的時候開始每周打籃球。球鞋之於運動者,就像劍客的劍一樣,得有趁手的傢伙什才有搞頭。如果我是個有錢人的話,那這問題其實也簡單,現在不是要滿世界求訪紫電青霜的時代了,屠龍寶刀點擊就買,我直接下單最貴的那些球鞋,就好了。但是,當然,我是個午飯只吃50台幣的窮人,那就不得不去像科學研究一樣來回比較,確定最適合自己的那款。
是這雙DAME 3,利拉德的簽名款
於是,我買了人生中第一雙真正屬於自己的籃球鞋;於是,我成了一個視線習慣性向下掃視的強迫症。看著人們腳上各種各樣的鞋子,就像他們人生的一件剖片,讓我有種暗自瞭然的竊喜。這和觀察他人的衣著如出一轍,但更精細,更玩味。
我雖然衣品不好,但是很喜歡去看、去買那些「有意思」的衣服,反向開袋伸出一隻挑釁貓的T恤、印著獨特標語的衛衣、以及質感細膩的古著……都在這「有意思」的範疇之中。舉一個最極端的例子,我有一條黑色的工裝褲,在前襠拉鏈那裡藏著一個拿槍對外的小警察圖畫,拉開就能看到——除了我自己之外,還能指望讓誰知道?可這種暗搓搓的趣味,就是讓我歡喜。
但人的軀幹很大,服裝更強調的還是整體的感覺,分攤到身上的每一寸來看,信息量其實並沒有那麼足。而鞋卻不一樣。想像一下,在你視線當中出現了一個人,走著,他的足部不過在全身佔了很小的面積,但如果仔細觀察,卻又大有玄機。
拿球鞋來說,我曾經在門店看到過一雙Lebron 14,也就是詹姆斯的簽名籃球鞋,它大量的細節讓我目眩神迷。看起來簡約低調的鞋身上,處處藏著他的個人印記——後跟內側刻著家鄉的區號、孩子名字的縮寫,鞋底的個人信息和口號「Strive For Greatness」縮寫等等……
就是它!
「簽名鞋」不是指在鞋上籤個名字,也並非簡單地為球星做一雙鞋,而是真真正正讓它的每一寸都打上個人的印記。這些晦澀的縮寫、暗號,甚至藏在鞋墊上和鞋舌內的標誌,外人怎麼會看到呢?但穿它的人如果有心,就會愉悅。至於經典球鞋的新配色、古典款式的再復刻,以及球星穿著不同代的戰靴時的戰績……那就又值得寫滿一塊硬碟了。
更何況,也不是人人都穿球鞋,也不是唯球鞋才有琢磨玩味的地方。比如,大家都喜歡的添柏嵐工裝靴,為什麼會成為恆久不衰的「爆款」?再比如,為什麼VANS的帆布鞋穿著並沒有那麼舒服,卻可以在半條街的人腳上看到?……只是隨便幾個話題,就足夠養活很多以此為業的人了。
一個人的鞋,就像他們身上的其他一切符號一樣,能某個角度標識他的性格與態度:是愛穿厚重的靴子,還是輕快的運動鞋?是隨意買一雙看起來不錯、價格也美麗的鞋,還是一定要精挑細選,用不菲的錢去買一雙好鞋?是有多少預算就買怎樣的鞋,還是為了面子或自己喜歡,去買莆田產的贗品?……甚至更進一步,他們對鞋的態度是怎樣的?他們的白鞋是已經臟污不堪、發灰發黃,還是被細心擦洗得發光發亮?他們是滿不在乎地拖著地走,還是小心地注意不去太過磨損大底的花紋,擦到漂亮的鞋面?
遺憾的是,我到現在都沒有一雙……
當你低下頭去,你會看到一個個答案。
作家鄭淵潔喜歡開車去最擁堵的路段,觀察兩側車裡的人,並以此為樂。而我,類似地,在人群擁擠的地方也有了新的消遣,有時甚至比滑手機更有意思。
大家都陌生地不做聲,可大家的鞋都在說話呢。
要是哪天我暴富了,不用攢錢去買球鞋了,說不定就沒這麼多浪漫的幻想了。


TAG:歪嘴叔叔史林浩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