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道教黃信陽書法賞:百穀王

道教黃信陽書法賞:百穀王

黃信陽道長,號中和子。現任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 北京市道教協會會長,河北省道教協會名譽會長,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政協常委,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國道教協會道家書畫院院長,上善慈善基金主任。編著有《道教教理教義》、《全真必讀》、《道教楹聯選編》、《人生格言》、《道教常識問答》、《老君說百病百葯》註解、《全真道》、《道教戒律》,出版社發行《修道養生真訣》、《道教常識》、《中國道教文化典藏》等。

黃信陽道長將道教文化、周易風水思想融匯於書法之中,他的書法中飽含道教思想的藝術理念。將道教中清靜,恬淡,無為的精神與書法技藝相結合才能成就真正純粹的藝術作品。黃道長通過對道教文化的體悟,在精神上取得了自由,並運用到書法藝術的創作中,使道教文化與書法藝術的結合幾乎達到了至臻至美的境界。

黃信陽道長的字,是成年累月的象徵,一筆筆鏗鏘有力。黃信陽道長歸真自然,達到了道教滌除心胸、忘懷塵世、虛極靜篤的境界。他的書法中融入了儒家的堅毅,果敢和進取,也蘊涵了老莊的虛淡,散遠和沉靜閑適,還往往以一種不求豐富變化,在運筆中省去塵世浮華以求空遠真味的意味。

黃道長作品「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出自《道德經》第六十六章:「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老子用此句來比喻治國治身之道。百穀王中的「百」比喻數量之多;「谷」指溪谷,山谷間的溪流;「王」指首領。這句話意為江海所以能為百穀之王者,是因為江海地勢低下,以卑下自安,所以天下眾谷之流無不歸之,以此稱為百穀之王。聖人深明此理,欲上人必以先言下,愈下而人愈上。欲先人必以身後之,處處讓人以先,自處其後;愈後而人愈先。聖人雖處在上位治國,但不以尊貴而自恃,不以高傲而驕人,自卑虛下,為天下之表率,處處德行於前,德被於人民大眾,民受益而無害。故天下人樂意推以為主,因為聖人有此無爭之心,即使有好爭之人,也不能與其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的故事 的精彩文章:

書法家劉炳森:楷書《曹州書畫院碑記·上》獨具風格
畫家袁學君:任世事搖曳,心始終如蓮!
書法家劉炳森:隸書《游九華山記》,書風凝厚穩健
書畫家段明亮:十月秋涼,詩意溫馨那一暖

TAG:書畫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