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去繁求簡,才是生活的真諦

去繁求簡,才是生活的真諦

作者:哇咔咔

來源:LCA

凡事力求簡單,直至不能再簡。

——愛因斯坦

生活並不是繁複的做加法,有時去繁求簡,才是快樂的秘訣。

隨著拿掉的東西越來越多,保留的東西越來越少,我們會越來越清楚什麼才是自己真正在乎的,這也是「不持有」的意義所在。

拿起該拿的,放下該放的,不讓過分多餘的事物來侵佔我們的時間與經歷,最好的例證便是喬布斯。

他追求極簡生活,所以三宅一生為他設計製作了 100 件同樣的黑色高領衫;他追求極簡生活,所以他兩百多平米的房間里幾乎什麼都沒有,最重要的東西,是中間的一個坐墊。

作為決策者,喬布斯的一部分重要工作是對產品做取捨。決策前,他會先閉目靜坐,然後讓屬下將相關產品的設計一併放到墊子的周圍。喬布斯做抉擇用的是直覺,當然這裡說的直覺並非是武斷的決定。

不知你是否體驗過,假若你的心先抵達了一種空境,那麼隨即而來的直覺會非常清晰、敏銳並有穿透力,非常值得信賴。

去繁求簡,才是生活的真諦

去年有一部日劇,叫《我的家裡空無一物》。在中國的傳統意識里,家的溫暖來源於「填充」——情感的或是物質的,因此,這部電視劇最吸引人的是它的「另類」名稱。

灑滿陽光的公寓里空空蕩蕩,短髮女孩麻衣躺在整潔的地板上,享受片刻輕鬆時光。相比於其他人的擁擠不堪,女主角的房間四壁空空,就像剛剛搬家時的樣子。

事實上她有極其偏執的整理欲,尤其喜歡空空蕩蕩的房子,所以日常總會抓緊一切機會收拾與整理。對她來說,不需要的東西就要果斷扔掉,她將此發揮到了極致,甚至達到變態的地步。

儘管有時被家人制止,但她依然鍥而不捨地扔東西,無論珍貴與否,有沒有特殊的意義,一旦無用只有被淘汰的命運。

實際上,這個日劇是根據真實人物改編。日本確實有這麼一個家庭主婦享受家裡什麼都沒有的感覺,把所有可以不要的東西,都扔了。她為了看看自己是否是奇怪的,於是開了叫做「什麼都沒有博客」的博客,沒想到這種「不持有」的觀念卻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同。

去繁求簡,才是生活的真諦

在這個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時代,大多數人喜歡「飽滿」,但卻還有一群奉行著「不持有」的生活方式的少數。

他們把個人物品的數量降到所需範圍內的最低。功能相似的絕不保留,長久不用的丟棄捐贈。他們的家中空無一物,辦公桌上井井有條,隨身攜帶的一隻小包就能囊括。

他們知道自己的慾望和需求。必要的東西就買承受範圍內最好的,愛惜並充分使用它。不囤貨,不因為一樣東西便宜就買下它,「如非必要,勿增實體」是他們的信條。

他們的衣著簡單樸素,熱愛整理和打掃。

他們的愛好平實,不盲目浪費時間和精力。

他們隨手拿起的東西,就是經常使用的。隨時想到的念頭,就是長久思考的。

對於這種生活和工作方式,我國明朝的哲學家王陽明有一個漂亮的說法——「此心不動,隨機而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肆叔 的精彩文章:

不想在一起就直說,幹嘛非得耗著
你畢業五年,身邊圈子越來越爛?
竇唯憑什麼讓人惦記那麼多年?
婆家不相信眼淚,要哭回娘家哭
雖然好久不聯繫,但我始終沒忘記

TAG:肆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