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愛新覺羅的後代都在哪裡?

愛新覺羅的後代都在哪裡?

1911年,宣統帝溥儀下詔退位,統治中國268年的清王朝滅亡,中國進入了軍閥割據混戰的年代。清朝滅亡後,皇室宗親一大票人就地解散,愛新覺羅這個中國第一顯赫家族失去了往日的皇家光環,漸漸不被人提起,泯然眾人。如果有人跟你說他是愛新覺羅後裔,正宗的皇族,那你要小心了。以為內不是所有姓愛新覺羅的都是正宗皇室。

為何這樣講呢?清朝的宗室按照嫡親疏有著嚴格的劃分,規定以黃帶子和紅帶子為分辨的標誌。黃帶子是努爾哈赤的後代,屬近支,稱宗室;紅帶子是努爾哈赤父親的兄弟的後代,屬遠支,稱覺羅。黃帶子是正宗的皇室宗親,衣服上要系黃帶子,紅帶子血緣相對遠了一些,覺羅衣服上要系紅帶子,旁人一眼便知身份。黃帶子並非終身,電視劇中會有某位宗室成員犯了錯誤被革去黃帶子貶為庶民的情節,便是如此。 「愛新」在滿語中是「金子」的意思,因此,清朝滅亡之後,為了避免被歧視,愛新覺羅氏後代紛紛改漢姓,多數改姓金,少數改姓肇。

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四個皇帝均無子嗣,因此如今的愛新覺羅後裔應為道光後代。

有個特別的現象,愛新覺羅後代職業多為書畫家,藝術造詣極高,據統計有100多位書畫名家。當代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就是代表。啟功,本姓愛新覺羅,是雍正帝九世孫,他的高祖父是乾隆皇帝同父異母的弟弟弘晝,即和親王,也就是說啟功是和親王一支。

但啟功先生卻從來不承認自己姓愛新覺羅,只說姓啟名功,有人曾給他寫信「愛新覺羅啟功」收,他連看都不看拒收。老先生曾言「不吃祖宗飯,不做八旗子弟」真正有本事的人是不靠家族圖名牟利,就像王羲之落款時從不寫上自己是琅琊王的後代,但書聖的地位卻是自己掙來的。啟功說他給百家姓增加一個姓氏:啟。

愛新覺羅這個姓氏隨著時間的流逝,已經沒有當初榮辱的色彩了,如今愛新覺羅氏的後代多達幾十萬人,純正血統很難保障,漸漸與普通人無異。真是應了那句話,「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像啟功先生那樣不吃祖宗飯的人有之,值得敬佩,但有些人會特別利用自己的愛新覺羅「皇親國戚」身份吸引眼球搏出位,都是出於利益考量罷了。

清代格格出嫁 新婚洞房時沒有經驗怎麼辦?

格格,是我國歷史上一個特定稱謂,清皇族女兒的統一稱呼。在後金時期,國君和貝勒的女兒稱為格格。清太宗皇太極繼位後,逐步按照漢人習慣,重新規定了封號。皇帝女兒開始稱為「公主」,並規定皇后所生之女稱「固倫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養女,稱「和碩公主」。順治時期又把格格分為五等,「格格」逐漸成了王公貴胄之女的專稱。

俗話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不管怎麼分,身份再怎麼尊貴,格格到底是女兒身,還是要出嫁的,她們在嫁人這方面和民間還真不一樣。

在封建社會時期,廣大女性長期處於男權主導之下,講究三從四德,受制於當時的社會對男女之事諱莫如深的大環境和有限的了解渠道,出嫁之前她們對夫妻之事知之甚少。於是在有些地方也就出現了一些風俗,姑娘出嫁之前,要由本家姑嫂之類陪睡一夜,讓這些過來人給她們講授新婚洞房的基本知識。甚至在新婚前幾天就偷偷把那方面的教育圖冊放在新娘的首飾盒裡,事先了解一下,好有個準備。但是,這些多數是民間的法子,格格們金枝玉葉,可不按這一套來。

在清朝,公主下嫁,一般都是由皇上老爺子或者皇后挑選乘龍快婿。最起碼的門當戶對是少不了的,皇家只此一家,你那邊至少也得是個王公大臣之類。一表人才,文武兼備是基本條件,但是這些基本還是面上的,大家都看得著的。可是皇家小姐下嫁,豈能如此草率,就看表面文章?他們還得為女兒日後的幸福生活著想,於是就誕生了一套試婚制度。

話說試婚不是近幾年才出現的新現象嗎?怎麼那個時候就有了?但是不管你信不信,那個時候他還真就有了。

在格格正是出嫁之前,皇家女性的老大,皇太后,皇后就會挑選一名精明的宮女,在送嫁妝到駙馬的那天就作為試婚格格留下來,當晚和准駙馬過夜試婚。第二天,這位試婚格格就得一五一十把准駙馬當晚的各種表現做一份報告PPT,詳細彙報給主子。

那邊皇后等人開個後宮會議,根據資料仔細討論之後覺得沒啥問題,這才放手,允許公主出嫁。作為試婚的報酬,這位試婚格格就會成為駙馬的側室,也就是小妾。當然,她要不願意也可以留在公主身邊當侍女端茶倒水。

看這個情況,這點和春秋戰國的媵妾婚很像。媵妾婚,是先秦時期古代貴族實行的一種以媵妾隨嫁的多妻制婚姻。

那個時候諸侯娶一國之女為夫人,女方須以侄(兄弟之女)娣(妹妹)隨嫁,同時還須從另兩個與女方同姓之國各請一位女子陪嫁,亦各以侄、娣相從,一共九人,只有夫人處於正妻地位,其餘都屬於貴妾。

媵,相送,引申指陪嫁。諸侯和正妻如亡故或被休徑,不可再娶,應由眾妾中依次遞補,此種制度稱為媵妾或媵婚制度。

天子媵嫁,與諸侯相似,唯媵嫁數目更多,連正妻共十二人。後來隨著周王室權威的下降,戰國時代有的諸侯行天子之制,一娶十二女,表示對周天子的蔑視,但仍被視作「僭越」的行為。至後來,有的甚至娶得更多,或一娶再娶,至此,媵妾制即走向沒落。

雖然相似,但是清朝的這套試婚制度有嚴格的適用對象,只限於皇室公主,一般王府貴族是不能按這個套路來的。

最後一位介紹的一位愛新覺羅皇帝一生最為跌宕起伏的末代皇帝及其後人情況

愛新覺羅·溥儀(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是清朝最後一位皇帝。其為清朝皇帝在位時年號「宣統」,通稱宣統皇帝(1909年-1912年,1917年7月1日—12日)。其在偽滿洲國皇帝位時年號「康德」,又稱康德皇帝(1934年—1945年)。本詞條還介紹了根據其歷史事迹改編的電影《末代皇帝》,以及溥儀的自傳小說《我的前半生》等內容。

個人簡介

傅儀,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正月十四日生於北京什剎海邊的醇王府。是道光皇帝的曾孫,光緒皇帝弟載灃的長子。光緒死後繼位,是清朝和中國歷史上的末代皇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過改造成為新人,患腎癌而死,終年62歲。火葬,骨灰安放於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

正史稱溥儀一生結婚5次,始終未能留下後代。

「陛下有兄弟三人,姐妹七人。依次為 溥傑殿下(1907年生)、 韞媖殿下(1909年生,嫁郭布羅·潤良)、 韞和殿下(1911年生,嫁鄭廣元)、 韞穎殿下(1913年生,嫁郭布羅·潤麒)、 韞嫻殿下(1914年生,嫁趙琪璠)、 溥倛殿下(1915年生,早夭)、 韞馨殿下(1917年生,嫁萬嘉熙)、 溥任殿下(1918年生)、 韞娛殿下(1919年生,嫁王愛蘭)、 韞歡殿下(1921年生,嫁喬宏治)。」

「1937年,溥傑殿下與日本皇族親侯爵 嵯峨實勝的女兒 浩(婚後名 愛新覺羅·浩殿下,1987年6月20日於北京崩逝,婚姻圓滿。兩人誕下兩名女兒,長女慧生(1939-1957)、次女嫮生 (1941- )(其夫福永健治,婚後名福永嫮生)。1957年12月10日,長女慧生在日本伊豆半島天城山去世,當時廣泛報導慧生屬為情自殺,然而實際為被殺。

次女嫮生現居於日本,並育有五名子女。」

「愛新覺羅.州迪

46歲的愛新覺羅·州迪從小在廣州長大,祖先是清朝的開國元勛多爾袞,1650年多爾袞被人暗殺,他不到一歲的兒子被吳三桂帶到了雲南,此後又於1674年來到廣州,從此在廣州繁衍生息。州迪先後在大新小學、廣州三中就讀,1976年到博羅當知青,1980年投靠父母獲準定居香港,近年才重回廣州。」

還有王毓斌,自稱溥儀之子。

以上資料未能一一考證,如有錯之處,請勿噴太厲害,百度一搜有很多資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炎黃家文化馮胖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哪個開國皇帝能一個人打1000人?
曹操的一生,最後悔的三件大事!
關於黃河的傳說
驚天駭聞:樂山大佛曾經多次閉眼
在泰國可別亂合影了!你的背後不是廟有可能是燒屍房!

TAG:炎黃家文化馮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