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商朝輸掉牧野之戰,是因為戰車技術不如周人嗎?

商朝輸掉牧野之戰,是因為戰車技術不如周人嗎?

作者:天命玄鳥

三千多年前在東方發生了一場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戰爭——牧野之戰。戰爭的結果是周人取代商人成為天下共主,開始了新一輪早期國家的演化。

令人們始終驚異的是,何以一個蕞爾小國「小邦周」能夠在牧野之戰中戰敗煌煌大國「大邑商」?歷史學家給出的解釋也是五花八門,其中最為典範的解釋是由儒家給出的:武王克商是順天應人的,與稱頌周文王、周武王的善德伴隨的是對帝辛(紂王)惡德的指責。這種解釋在中國古代流傳已久,在小說《封神演義》中體現的尤為突出。這種道德主義的解釋提供了一種武王克商成功的觀念合理性,但並不能令人信服。

周武王

今天的人們更強調某種具體的戰術因素,如周人的車戰技術,或如商人陷入了對東夷的戰爭中,分散兵力,無暇西顧,導致周人可以集中優勢兵力對付分兵的商人,從而導致商人的失敗。

但這些解釋或訴求於抽象的道德、天命,或歸因於某種技術性的戰略、戰術因素,其實都未能給予讀者完全的啟發。這些解釋上的不精確解讀,究其原因在於缺乏對商周之際歷史背景的整體認識,從而只能把原因訴諸形而上的主體或者某種表層性、零碎性的因素。

商的國家結構決定邊緣族群的分離性

商王國的國家結構是一種多元複合結構。在每一個複合結構里,分為內外、上下兩級不同的族氏,上位族氏役使下位族氏,下位族氏服事上位族氏。上下、內外的區分是以血緣關係的親疏、與依附主體族氏的時間長短等決定的。

在商王國的統治結構中,處於金字塔頂端的是商王族,他們具有王位繼承權;其次是王族的旁支,如甲骨卜辭里大量出現的「子某」都屬於這些人;再其次是臣服於商王族的異姓族氏,如伊尹族氏。這些族氏的族長,一方面是本族政治、經濟、軍事、宗教的管理者,同時又因服事商王族,也具有商王僕役的身份,而某些管理性的工作還具有公共管理的性質,從而讓這些族氏首領具有了早期國家官吏的身份。這些人構成了商王國的內服,內服的範圍在晚商時期就是以殷墟為中心,多個依附於殷都的邑落群。

而在內服之外,是廣闊的外服與自由的邑落。其中,外服是被商王國打敗的某些邦國、部族,他們在政治上臣服於商王國,在經濟上穩定地提供某種商王國需要的本土資源,在軍事上為商王國的對外戰爭提供兵力與糧草支持。外服的獨立性要比內服的程度為高,更加自由。除了外服邦國,還存在一些商王國的同盟,他們為商王國提供某種聯盟性的義務,例如在對外戰爭中提供盟軍。而在更廣闊的地域,則是存在一些自由的邑落,他們是獨立的部族,他們或是商王國對外擴張的對象,或者是商王國的敵人,又或者是一種中立性的存在。

商王國的這種國家形態與結構呈現出一種由內製外、以上制下的多重內外結構。其中處於結構中心位置的上下結構最為穩定,而處於邊緣位置的結構最為薄弱。這既與政治力、控制力的邊界有關,也與血脈親疏有關。

在這種統治結構中,處於最外緣的邑落的離散性就最強,叛服不定。他們或迫於商王國強大的軍事威懾,或感念於某個時王高超的政治能力而臣服,也或者由於商王國的盤剝過重,或者因某個時王的無禮要求而反叛,這在王國的外緣「邊疆」地區是非常常見的。與叛服不定相伴隨的是,這種叛服實際上對核心地區的影響不大,除非邊緣族群有能力侵入商王國的核心地區,但由於早期交通能力與軍事後勤補給能力的低下,這種情況出現的幾率比較小。

而周人就恰恰處於商王國的最邊緣地區。商王國的核心地區在今天河南北部和中部,以此為中心,東北方向是商王國的族源之地,相當穩定安全;東南方向是東夷所在,叛服不定,戰爭始終未停止,但也並未給商王國造成多大的損失,從東夷地區考古學的發現來看,事實上東夷地區與商王國是比較親密的,這從武王克商後,東夷族群支持武庚叛亂就可以看出來;西北方向是南下的草原民族,他們在陝北與晉北高原不斷的南下,對商王國的西北邊疆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始終戰事不斷。

商朝疆域

而西南方向,也就是關中地區,與商王國的關係不遠不近,從殷墟不辭與周原甲骨來看,在晚商時期,周人已經作為商王國的一個外服諸侯存在了,他們為商王國提供各種貢納,傳統史書上將這種情況稱作周人是商人的諸侯。但這種邊緣位置的部族最容易產生離散的心理,而周人恰恰就是如此。

牧野之戰是蓄謀已久的戰爭

周人大約在公劉時期開始進入早期國家階段,其後國勢漸盛。王季在位時,大約已經完成了稱霸關中的進程。按照《易經》歷史學派的解讀,震卦爻辭可能反映的是王季大敗商王武乙的事情,震是王季的名號,「武乙震死」描述的大概就是這個事情。之後,武乙之子文丁也給了王季極大的禮遇,這可以看作是商國對周國力量上升的一種承認,伴隨承認的當然是猜忌。王季傳說是被文丁拘禁而死,可見文丁是十分忌憚這位造成自己父親戰死的周人之主的。

商人在王季之後,對周人採取了打壓與拉攏的雙重手段。為了安撫周人,文丁之子帝乙將王女嫁給了王季之子,也就是周文王。這種通過政治婚姻平息衝突的做法是非常常見的,但在歷史上起到的作用卻從來都是暫時的。族群之間的政治矛盾不是一場通婚就可以消散的。何況兩者之間各有殺害君王的大仇,這是不能容忍的。

周文王

在維持表面和平,周人繼續臣服納貢的政治態勢下,周人勢力開始向商人核心地區的外圍擴張。

從關中向東,在先秦時期主要有三條主要的發展路線。主幹道是自關中向東,沿渭河、黃河河谷地帶,出潼關、經崤山、過龍門、進洛陽、經虎牢,進入河南中部地區,這條路線就是所謂的「桃林-函穀道」,可以稱作中線。這是西部政治勢力進入東部最核心也是最基礎的通道,春秋時期秦國千里奔襲鄭國,走的就是這條線。

北線是經關中北道,進入陝西中北部,渡黃河、經呂梁山,進入晉中。這個春秋時期秦穆公與晉惠公的韓原大戰就走的這條線,後來秦穆公護送晉文公回國即位也是走的這條線。進入晉中,北可經娘子關北上,進入燕山周邊區域,南可下中條山,進入河南中部,東可出太行,入齊魯。

南線是自藍田、經武關,越秦嶺,入河南南陽地區,北上洛陽,南下隨棗,東出淮河一線。秦末戰爭時,劉邦入關中,就是自東向西逆向南線走的。

周人在經營勢力,謀求霸權時,選擇三線共同出擊。在選定了位於西安的豐邑作為新的都邑之後,在三個方向都做做出了擴張的態勢。

東線,周人的勢力已經進入洛陽盆地,這為後來的孟津會盟提供了基礎,已經可以對鄭州、安陽的商國腹心地區採取有效的打擊。北線,周人控制了位於山西地區的耆(黎)邑,居高臨下,對殷都有了威懾。南線,周人進入漢東地區,謀求與南國族群的聯盟。三線的共同出擊,在戰略上基本上完成了對商人腹心地區的一個半環狀包圍。

以上的態勢,是在周文王時期完成的,孔子說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仍服事殷王,是仁德的表現。其實撇開道德的評判,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周文王作為一個優秀的戰略家,深知在真正的實力對比上,周人仍然是無法與「大邑商」抗衡的,於是他繼續韜光養晦,表面繼續臣服殷王朝。

商王帝辛對商周關係的態勢做了分析,採取了繼續威懾的手段。他將周文王拘禁起來,以打壓周人日益膨脹的政治野心。帝辛的政治手段是權衡利弊的結果,他深知周人雖然擴張很快,但整體實力還是很弱的,基於這種考慮,他並未發動更嚴厲的手段來制裁周文王。

商朝最後一位君主帝辛,周人稱之為商紂王

更何況,帝辛有更大的麻煩,而這些麻煩來自王朝的內部,這些麻煩延續了數百年,在不斷的較量中推動著王國的進程,不幸的是,它最終導致的不是一場戰役的失敗,而是整個王朝的隕落。

史書上說,周人克商,三代經營,牧野之戰是最後的決戰,它不是一時興起的一場戰役,它是周人經營百年的結果。

牧野之戰

武王克商,已經可以通過《利簋》銘文得到證實,最後的決戰發生在牧野,證據是《尚書·牧誓》。在討論牧野之戰之前,我們必須先看看當時的政治態勢。

商人的腹心地區位於今天河南的中北部。周人在商人核心地區的西北、南部和西南形成了一個戰略壓制的半環形包圍圈。在東南方向,是叛服不定的東夷族群。為了宣揚武力,帝辛進行了例行的軍事演習,可能為了在戰略上警示那些蠢蠢欲動,試圖反叛的勢力,這次演習的規模比較大,而選擇的地區就是在周人已經控制的耆(黎)附近,當然針對的主要是周族。

商代武士

但過度的宣揚武力,會讓一些不明所以的族群暗自猜測背後的政治意圖。這次演習的結果是東夷族群的反叛。對於這次反叛的具體原因,史書上並沒有給出過多的解釋,但無非兩種,一種是東夷族群通過帝辛的軍事演習,看出了商國國祚不永的徵兆,提前背棄了這個即將要隕落的政治勢力;另一種則是軍事演習過度的展示了商王的權力欲,東夷族群擔心商王會打破既有的同盟、臣服關係,加大對東夷族群的盤剝,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先發制人。

這兩種推測都有其合理性,但比較而言,第二種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讀者從史書上記載的「紂伐東夷而隕其身」來證明商王朝的隕落主要源於對東夷的戰爭,這種說法當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如前文所說,東夷族群位於商王朝統治範圍的最外緣,即便反叛也並不對商王的核心區域造成太多的威脅,充其量造成的後果是一些貢納、力役的損失,在政治聲望上有些微的下降而已。

帝辛的確發動了對東夷的戰爭,這當然是可以想見的。西部的周人已經有反叛的態勢,如果任由東夷族群也脫離自己的統治,那等於在宣告天下,商人的共主已經名存實亡,對東夷的戰爭是帝辛強化王權的必要手段。帝辛的這一做法實際上,將原本還算穩定的東南部也變成了不安定地區,商人統治區域的四周,除了東北部相對安定之外,其他的大半個圓周都成了自己的敵人。這是史書說「紂伐東夷而隕其身」的主要原因。

帝辛伐東夷,我們從金文、文獻的記載看來,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武王在攻佔殷都之後,迅速指揮部隊南下,與河南中南部的族群作戰。而武庚之亂時,所依據的力量主要是東夷,除了東夷族群自身不願臣服周人之外,很可能與帝辛伐東夷的功效有關。

對甲骨卜辭的研究,讓歷史學家基本上可以復原商人的軍隊構成。其中核心的問題在於如何徵兵與軍隊如何編製,這是研究軍隊作戰能力的基礎。

商王朝並沒有常備軍,作戰的軍隊是臨時徵召的。徵召的對象是各個族氏,我們習慣上稱之為族軍。各個不同的族氏,世襲擔任不同的兵種,卜辭中習見的多馬、多射、旅等表明了不同的家族所承擔的軍事義務。

各個族氏收到商王的命令,族長帶領自己的家族軍隊到某處集結,在宗廟祭祀之後,對軍隊進行編製。各個家族長實際上依舊是各自族軍的首領,但在多個家族族軍的協同作戰中,他們就自然轉變為國家軍隊系統的不同層級的指揮人員。

這種徵兵制度的優勢在於,國家並不承擔日常養兵、練兵的費用,各個家族在內部、日常中就訓練了軍隊,在族軍內部都是有血緣親屬關係的父兄子弟,協作良好。缺點在於,族軍的自由性太強,他們基本上只聽命於家族長。如果家族長決定不合作,整個族軍的戰鬥力就立刻消失,如果家族長反叛,整個家族就會集體反叛。

以這種徵兵製為基礎的軍隊戰鬥力,就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軍隊構成中族氏的數量,族氏的數量越多,軍隊的人數也就越高。二是家族長的合作程度,家族長的忠誠度越高,軍隊的戰鬥力就越強。

至於後世所謂的技術、協作,在早期的戰爭中作用其實並不大。有人指出,周人的勝利主要取決於掌握了先進的車戰技術,這種說法的根據是《牧誓》中車三百乘的記載,但這個記載並不能說明任何問題。因為從殷墟的考古發掘來看,商人的車戰系統可能更先進。車,源於中亞的草原民族,經過北方的草原之路傳入中國,很可能是商人引進的,經過數百年的改造,漸漸為華夏各族群所接受。

西周后期戰車兵

那牧野之戰商人的最後失敗到底是怎麼造成的呢?

在我看來,是由於商王國各族氏的背叛。從《牧誓》來看,周人的核心力量是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這是基礎力量。外加「千夫長、百夫長」,我們可以推測周人還有一定數量的徒兵(步兵),這些數量不會超過萬人。其他各友邦提供的友軍也不會太多。也就是說周人及其聯盟軍(所謂八百諸侯)的總兵力也就三、四萬人,這可能是個合理的推測。

商人的軍隊,史書上有記載「七十萬」的,有說是「十七萬」的,這些數量大概都不可信,但比周人多是肯定的。周武王敢在力量比較懸殊的情況下選擇攻打商人,只是一種戰略上的考慮,並沒有必勝的信心。

再者,我們來看具體的作戰過程。文獻記載這場戰爭開始前,周武王進行了一個戰前演說,目的是指出帝辛的罪行,強化周軍的信心和意志。而具體的作戰過程,則呈現出一種禮儀式的形態。

在春秋中期之前,戰爭的過程其實就是一種禮儀化的過程,這是古代軍禮的呈現。宋襄公的做法就是這種作戰方式的最後殘存。在這種禮儀化的作戰方式中,起決定作用的是軍隊的士氣,讓士兵相信自己得到了神祖的護佑,從而一往無前。

因此在戰爭開始前,都是由勇士組成的戰鬥集體來「表演」某種具有降神作用的舞蹈,然後在儀式完成後,再集體衝鋒,一決高下。從戰術的角度來看,當時的戰鬥時非常原始的,這就決定了這場戰役的決定性因素絕對不可能是某種戰術因素。

牧野之戰

史書上記載的「倒戈相向」,可能是決定勝負的最真實原因。我們所需要解釋的是,為何商人的軍隊會倒戈相向,傳統的儒家道德主義的解釋是帝辛無道,這可能具有某種歷史真實的印跡,但總歸太過抽象。其實從《牧誓》周武王所列舉的帝辛罪行我們就可以找出原因。

商王國是從商族發展而來的早期國家。自早期國家誕生以後,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如何處理日益強化的國家力量與原來的部族傳統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在後來北朝時期的北方少數族政權、入關前的滿清政權中都有突出表現。

代表國家力量發展的王族一般的做法,是不斷排除旁支對王位繼承權的訴求,從而將自身限制在一個更小的範圍之內,從而保證王權持續生產的穩定;其次是打壓各個以自身內部產生合法權力的貴族,由於他們的力量主要是依據自己的家族力量,而非來自國家的授予,他們就天然的是王權強化的障礙。國家力量在不斷的排除血緣貴族的影響,試圖建立一種基於非血緣因素的上下統屬關係。

但這種自部族以來的血緣貴族,天然就是早期國家軍事力量的主要來源。於是,政治能力高超的君王,會在強化王權與保證貴族權益之間達成一種平衡。晚商自盤庚、武丁以來,不斷將旁系排除出直系王族,建立周祭制度,到了武乙、文丁之後更是建立了西周宗法制的雛形。但伴隨的是,血緣貴族的離心力越來越強。文獻中說帝辛對比干、箕子、微子的殘暴,就是這種矛盾的體現。

另外,王朝的早期官吏也同樣天然由血緣貴族來擔任,他們同樣是各個家族的家族長,而帝辛的一大罪行就是不用舊人,而用那些嬖人,從政治運作的角度來看,這當然是在排除貴族勢力對王權的束縛,那些嬖人不過是後來官僚制的祖型,但在當時卻引起了傳統血緣貴族的不滿。

再次,帝辛的個人性情太過張揚。早期王權的主要來源是族群集體權力的體現,但帝辛太過發展個人型權力,這是後世專制帝王獨斷的雛形,但在晚商卻是不符合傳統政治倫理的。

這些因素,最終導致了帝辛的眾叛親離,商王朝的一些老牌族氏舉族前往周國。而在牧野之戰中,對帝辛仇恨已久的各個家族選擇了放棄抵抗,這導致了牧野之戰的最終失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熱軍事史 的精彩文章:

這艘船裝滿3百噸燃油極可能爆炸,設計載客量只有12人,卻救出了1萬多朝鮮難民!
這位將軍麾下42萬大軍,實力僅次於蔣介石,為何最終淪為光桿司令?
大明滅亡前沒有慷慨悲壯,只有讓人哭笑不得的黑色喜劇
一戰為什麼死傷數千萬人?沒有一個參戰國會打仗!
恐怖暗殺集團阿薩辛,憑什麼縱橫伊斯蘭世界近兩百年?

TAG:冷熱軍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