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手抄的名家詩註:看看那時的私塾先生如何教詩?
家裡有一套爺爺的手抄書,名為《槐軒解湯海若先生纂輯名家詩》,先是被爺爺那工整的墨跡所吸引,慢慢地又讀出了書中的智慧,是初讀古人詩作的絕好教材。因為,每首詩後,都附有「詩旨」、「詩法」,有的還有「詩注」,真正地把一首詩揉碎來講明白了。
《槐軒解湯海若先生纂輯名家詩》(上卷)
由於自己的古文化功底淺陋,竟然連槐軒與湯海若是何方神聖都不甚了了,只好藉助度娘。
原來,槐軒是清代著名學者和教育家劉沅。劉沅,字止唐,一字訥如,祖籍湖北麻城劉家溝,先祖於明末遷蜀,先居眉山、長洲、溫江,後遷雙流。劉沅生在雙流,後遷居成都南關純化街。因劉沅先生在雙流和成都的書塾中均有一株古槐,故世稱劉沅為槐軒先生。劉沅是歷史上少有的被人奉為教主的學問大家,著作《槐軒全書》。
劉沅像
作為一個教育家,劉沅的槐軒書塾規模很大,經常求學的學生有三百人以上,師從劉沅學習的學生有數千人,故此當時即有「川西夫子」之稱,為一代塾師之雄。
而湯海若(爺爺的手抄本上將海若誤寫為若海了)的大名則更是如雷灌耳——明代著名的戲曲家與文學家湯顯祖。湯顯祖,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湯老師的合作《牡丹亭》至今仍為人所傳唱。令人感動的是,湯老師在工作、寫戲之餘,還為後人纂輯了一本名家詩選,其選詩眼光不同於專門的詩家,但也別有格局。
湯顯祖像
作為一代教育大家,為了啟蒙幼學,劉沅先生選擇明代戲劇家湯顯祖老師纂輯的名家詩選為藍本,一一簽注,作為初學詩者的初級教材,後被人刻印成冊,名曰《槐軒解湯海若先生纂輯名家詩》。
爺爺的前半生也是以塾師為業,為了啟迪童蒙,他也選了這本《槐軒解湯海若先生纂輯名家詩》作為教材,只不過,這本書是他一字一句手抄而成,也算是心血之作。兩位大師的作品,加上爺爺的心血,可謂是咱家的「三絕」之書了。今天特選取幾首以饗同好。
《花影》宋/蘇軾
重重疊疊上瑤台,幾度呼童掃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花影》(蘇軾)
《滁州西澗》唐/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滁州西澗》(韋應物)
《北山》宋/王安石
北山輸綠漲橫池,直塹回塘灧灧時。
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
《北山》(王安石)
《落花》宋/朱淑貞
連理枝頭花正開,妒花風雨便相催。
願教青帝常為主,莫遣紛紛點翠苔。
《落花》(朱淑貞)、《春晚》(王菜漪)
《春晚》宋/王淇
一從梅粉褪殘妝,塗抹新紅上海棠。
開到荼縻花事了,絲絲天棘出莓牆。


※溥儀特赦返京想結婚,立馬有前清舊臣送來15歲女兒,結果很尷尬
※不可不知的十二大國粹:中醫第三京劇第五,排名第一的卻最遭詬病
※有位韓國總統自稱姜子牙後代,曾來中國山東尋根問祖
※一個鄉村老人的手抄書告訴你:那時的婚該怎麼結?喜帖怎麼寫?
※國慶返鄉記:回不去的村莊,背不動的親情
TAG:老黃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