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乾隆皇帝的曾孫,道光年間的草包將軍,因信致敗遭羞辱

此人乾隆皇帝的曾孫,道光年間的草包將軍,因信致敗遭羞辱

品讀清朝歷史,讓我們知道更多真相!清朝末期,世界列強侵入,民不聊生,國破家亡。在這種時候,清朝軍隊屢戰屢敗。當然,清朝軍隊也有勝利的時候,不過統領清朝軍隊打敗列強的人是一個沒有才能的草包。按理來說這樣的草包遇到敵人應該是落荒而逃的,為何能打敗強大的敵人呢?不得不說這與運氣有很大的關係,也與取巧的成分。接下來我們便了解一下草包將領大敗英軍的事情。

故事的主人公名字叫愛新覺羅·奕經,他是赫赫有名的乾隆皇帝的曾孫子。平日里不學無術,卻在道光皇帝執政的時候成為楊威將軍。他是八旗子弟,在京城名聲響亮,不過卻因為其一事無成。

早年他曾在異地做過軍官,卻每日玩忽職守,不務正業。愛新覺羅·奕經的愛好是收藏物品,家中藏有價值連城的寶物。不僅如此,他還在自己的家門口擺放一個箱子,揚言誰家有東西可以往裡面放,只要他看中了,便會立馬支付錢財。這倒是他的優點,雖為八旗子弟,卻不仗勢欺人,而是公平交易。

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之後,前線戰事緊張,沒有人敢率領軍隊迎戰英國軍隊。這時愛新覺羅·奕經便被派遣前線,成為將軍。起初,他在軍營門口擺了一個箱子,說誰有好的辦法擊敗英軍,便將主意寫在紙上,扔在箱中。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招攬了諸多沒有能力的人,長途跋涉,動身前往前線。可是抵達蘇杭一帶後,愛新覺羅·奕經不敢向前。在此過程中,他被英國軍隊打得沒有招架之力。這種時候他竟然跑到關帝廟燒香,完全不顧及軍隊時刻會滅亡。

1841年10月,北犯英軍連陷定海、寧波、鎮海三城。道光皇帝急命皇侄奕經為「揚威將軍」,赴浙江主持軍務。奕經一路上遊山玩水,慢慢騰騰,兩個月後才到達浙江。他一不研究敵情,二不認真備戰,卻上奏道光皇帝:「盡可依賴天威,一戰而勝。」他聽說西湖關帝廟很靈驗,便前去禱告,佔了一簽。見上有「不遇虎頭一人喚,全家誰保汝平安」的簽語,奕經大喜,以為這是神的啟示。在十二生肖中,寅屬虎,而1842年恰好又是農曆壬寅年。奕經不顧敵我雙方的客觀情況,更不管什麼戰術、戰機,以此決定「四寅期」即寅年、寅月、寅日、寅時反攻,把進兵的時間定為道光二十二年正月二十九日四更,1842年3月10日3-5點。

不僅如此,他還特意選出一名屬虎的將官統兵指揮,以求「五虎制敵」。當然,神遣的「寅虎」是不存在的,也幫不了奕經和清軍,更不可能戰勝英國侵略者,結果清軍大敗,非但沒有收復三城,反丟慈溪。奕經狼狽逃往杭州,不久便被以誤國殃民罪革職,留下笑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九州歷史 的精彩文章:

晚清最有才華的親王,如果他能夠稱帝,絕沒有慈禧執掌天下的機會
晚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到底賠了多少錢?已經多的數不清了
八國聯軍入京,慈禧匆忙逃出北京,突然想起一個人,急忙返回殺掉
大清見聞:鐵帽王的權利有多大,為什麼連和珅都忌憚萬分?

TAG:九州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