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攜程的捆綁銷售是中國特色 還是國際潛規則?

攜程的捆綁銷售是中國特色 還是國際潛規則?

捆綁銷售,似乎成為了國內OTA的「明文規定」。

捆綁銷售

這幾天,攜程的日子並不好過,輿論的大漩渦可以說讓這個OTA霸主頭昏腦漲。

先是陳年舊貼《一年100億?揭秘「攜程」坑人「陷阱」》被人挖出,捆綁銷售的問題再次被提及,而這也讓那些「被捆綁」過的旅客找到了共鳴,各大社交媒體中討伐聲此起彼伏。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隨後演員韓雪的發聲,對於攜程來說是雪上加霜的,儘管公關部門及時表態,技術部門及時做出了調整,但是」套路王「的帽子一時間看來難以摘掉。

不過攜程帶上「套路王」的帽子一點都不冤枉,酒店券、接機券、保險等等附加業務在攜程網均為默認勾選的,且隱蔽不易被發現,很多旅客都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花了冤枉錢。

攜程的捆綁銷售並非個例,幾乎國內所有的OTA平台都存在這種行為,飛豬、途牛、去哪兒、驢媽媽無一倖免,如此看來,國家三令五申禁止捆綁銷售成了耳旁風。

他山之石

旅界君在剛剛購買機票時發現,攜程網機票業務已經有所改善,出票方式分為極速預訂與普通預定兩種。

急速預訂默認捆綁銷售,且保證50分鐘內出票,普通預訂不捆綁,但最晚於航班起飛前150分鐘出票。

雖然有所改善,但是誠意稍顯不足,此外在火車票業務上,依然存在默認銷售保險的情況。

那麼國外的OTA平台是否也存在捆綁銷售的情況?是天下烏鴉一般黑還是國外的月亮比較圓?帶著這樣的疑問旅界君決定到國外的OTA平台一探究竟。

Priceline,與攜程同樣成立於20世紀末,在今天均是各自國家中的OTA巨頭。

不過Priceline在機票售賣業務上的做法卻與攜程截然相反,經過實踐操作不存在任何捆綁銷售問題,整個過程簡單便捷,在價格之中只有機票價格與稅費。

Expedia,全球最大的在線旅行公司,2007年與藝龍合作進入中國,旅界君選擇了與Priceline同樣的航班,雖然沒有默認捆綁銷售的情況,但是有周邊產品售賣的出現。

首先是在訂票成功後自動彈出了是否需要預定酒店的頁面,其次在最後支付階段,又詢問是否需要購買保障計劃,不過這種情況可以接受,主動權依然掌握在消費者手裡,而非默認售賣。

值得一提的是,Expedia在支付階段收取了ExpediaBooking Fee,這也可以理解為這是Expedia的服務費,也就是說,Expedia明明白白告訴消費者,你在我這買機票我就要賺你這個錢。

如此看來,捆綁銷售的情況的的確確是中國特色,售賣周邊產品無可厚非,打開門就是要做生意,但是這樣的手段未免有些小家子氣。

無奈之舉

2016年2月,國家民航局曾下發《關於國內航空旅客運輸銷售代理手續費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航空運輸企業委託銷售代理企業銷售客票,要合理確定客運手續費基準定額,可適度浮動。

同時明確,銷售代理企業「不得向旅客額外加收客票價格以外的任何服務費」。

既然有了明文規定,為何這麼多OTA還要執意捆綁?說到底都是錢惹的禍,根據測算,如果通過OTA的呼叫中心銷售一張機票,綜合測算接線員、出票、送票成本、售後及墊資成本,以及房租水電、電話費、員工、稅收等成本後,銷售一張機票的直接成本會達到17元,即使是通過網上銷售,成本也要14-16元。

在機票、代理「零傭金」的形勢下,各大企業為了提高銷售量則是將機票價格一降再降,而利潤也就進一步被壓榨。

有位旅行社的從業者,真實的描述了機票銷售的現狀,「我賣一張機票就賺幾塊錢,但這裡面風險可太大,名字、證件號輸錯了,我就要自己賠上機票錢,顧客要退改簽的時候更麻煩,所幸我就不單獨賣機票了,折騰不起。」

所以各大企業為了而為了尋求更高的利潤,捆綁銷售正式登場,但這絕不是長久之計,或許Expedia的方式值得參考,收取一定的服務費。

未來,隨著互聯網平台的發展,免費服務帶來的巨大交易成本和人工費用並不能降低平台的邊際成本,OTA網站也不例外,互聯網平台適度收費是一個必然趨勢。

不過在現階段,這個方案可能很難執行,一方面,服務費的理念,旅客能否接受還是未知,其次,同行的競爭如此激烈,為了爭取更大的銷量,你敢收10塊,我就敢收1塊。

————END————

行業爆料、加入讀者交流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旅界 的精彩文章:

決戰黃金周:民宿與酒店的奪食與廝殺(上)
故宮月餅爆紅 「朕」是怎麼成為撈錢利器的?
一周復盤:中國信泰資本或44億收購英國酒店巨頭,Uber正與軟銀協商百億美元融資
玩不起的十一黃金周:」門票經濟「小帳時代需終結
民航總局解禁航空電子設備 或引航司新一輪軍備競賽

TAG:旅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