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緬甸與印尼之行

緬甸與印尼之行

關於欄目

『Teresa的圓桌派』,其目的是分享不同的家庭經驗,養育技巧,英語學習,對社會、環境和不同文化的思考。最近我們邀請Estela主筆。分享他們在亞洲為期8個月的奇妙旅程中見識到的,學習到的奇聞軼事和對如此不同的世界所產生的感悟。希望他們一家特別的經歷能夠帶給我們對生命的追求、對孩子的期許有不同的視角和更深層的思考。

緬甸之行

旅途的下一站是緬甸,在這裡我們被人們的優雅所征服,體驗了截然不同的文化審美。因為無論男女他們每天都穿著籠基1。這裡的手工藝也與我們去過的其他所有國家不同。像是他們的木雕、絲綢編織與蓮梗絲織2、鐵匠、青銅雕塑、大理石雕刻等等。由於他們長久以來一直關閉外商投資,這些手工藝品都受到當地社會的重視與追捧。然而當我們從仰光到蒲甘,再到曼德勒和茵萊湖時,我們才發現他們歷史的豐富與不朽。

事實科普

讓我們拯救蒲甘

來源:時代雜誌

……

官員們表示,他們已經利用有限的資源在做這件事了。「我們有一些資金,但還不夠。」 蒲甘政府考古部門的主任Naing Win這樣說道。事實上,目前在阿南達的項目是個罕見的例子。一份來自印度的考古調查顯示,來自新德里資助組織的工程師正在監督一批數十名訓練有素的緬甸工人。讓他們慢慢恢復神廟的原始細節,否則由於緬甸政府的政治孤立,蒲甘政府幾乎不可能獲得外部的資金和技術支持。

數以千計的建築點綴在蒲甘平原上,這裡曾是緬甸國的前身——蒲甘王朝的首都。

……

印尼之旅

接下來我們來到了印度尼西亞,在烏布區我們給6到12歲的孩子上課。在和孩子們開始互動之前,我們的志願者組織內部先進行了一場文化交流之旅。我們終於有機會和來自沙烏地阿拉伯、德國、中國、澳大利亞、葡萄牙、法國等不同國家的50多名志願者相互交流。我們一起做飯,參觀稻田和寺廟,這些活動讓我們的關係變得更加親密,同時讓我們從更深的層次了解彼此的信仰與宗教觀。這也是我們第一次體驗印度教儀式的美。

這裡的人們是如此的包容,就像我們也是烏布眾多家庭中的一員。他們緊密團結,這在日常的聚會、祈禱,特別是在工作中隨處可見。在這裡土地是均等的,所有的人們聚集在一起相互幫助,到處洋溢的集體意識非常具有感染力。

Max和Sophia也比以往更加獨立了,他們開始和這裡的其他成年人互動,Sophia帶著對烹飪的熱情和其他志願者一起準備晚餐,而Max則為當地的小組們表演魔術。

未完待續……

編者註:

1. 紗籠(sarongs),一種服裝,類似筒裙,由一塊長方形的布繫於腰間。

2. 蓮梗絲織(lotus weaving),與中國的絲綢編織類似,所不同的是。中國的絲綢是用蠶絲編織,緬甸使用蓮花梗抽絲織布製作衣物。

* 圖片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贏科英語上海 的精彩文章:

TAG:贏科英語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