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太平天國是一支農民出身的軍隊,為什麼能打敗八旗、綠營等正規軍?

太平天國是一支農民出身的軍隊,為什麼能打敗八旗、綠營等正規軍?

太平天國的軍隊建制非常先進,科學合理,已經接近於現代的軍事建制;作戰技法嫻熟,有一套獨創的陣法,行軍、作戰、追擊、撤退都有嚴格的規定,組織性、紀律性和戰鬥力都勝清朝的正規軍。

過去史家都把太平天國迅速佔領江南的原因,歸結為八旗軍、綠營兵的戰鬥力低下,其實這是比較版面的,僅是原因之一,看一下太平天國的軍事建制和行軍作戰技法,絕不是一群烏合之眾的農民短期能做到的,可見洪秀全、楊秀清等人在傳教和準備起義之前,就進行了戰術準備,根據清軍的弱點制定了先進的軍事建制和戰術;也一定是進行了長期的嚴格訓練,才能讓部隊掌握這些複雜的陣法和軍事技能。這些既都需要做大量、細緻的工作,更需要一大批有軍事素養的幹部,這說明太平天國前期也曾勵精圖治,洪秀全等人也不可能只會做一些蹩腳的傳教工作。

只是,太平天國沒有形成自己的文官制度,各種施政和治軍缺乏記錄,再加上清軍的銷毀,後人已經無法掌握全貌。我認為太平天國的失敗主要是文化和戰略的失敗,而是不戰術層面的,可以歸結為「有戰術,無戰略」,中國的農民、礦工不只有吃苦耐勞的精神,還能在戰鬥中學習,創新中先進的戰術技法,只是洪秀全無復遠志,貪圖享樂,可惜了大好的江山和百姓。

今天,我從《清史稿·洪秀全傳》、《紀略》以及《能靜居日記》等湘軍將領書信、日記中中擇出太平天國軍事制度建設和戰術水平方面的資料,還原太平天國的軍事真相。

一、軍事建制科學嚴謹,便於指揮,接近現代軍事思想。

每軍一萬兩千五百人,基本相當於現代的一個師。太平天國軍隊即是以師為作戰單位,每師12500人,「軍帥」相當於師長,「總制」相當於政委,「監軍」相當于軍法處長,說明太平天國軍事、政治和軍令並重,足以保證部隊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師下面設五個旅,每旅2500人,設旅長一人(稱「師帥」);旅下面設五個團,每個團500人,設團長一人(稱為「旅帥」);每個團下設五個連,每個連100人,設連長一人(稱「卒長」);每個連下設四個班,每個班25人,設班長一人(稱「兩司馬」);班下面又分成五個戰鬥小組,每個小組5個人,其中一人為小組長。

這樣的編製,與現代「師、旅、團、營、連、排、班」的建設極其相近,而且每一級都遵循「五五制」,這說明其注重戰鬥小組之間的相互配合,有主攻,有支援,有掩護,有防禦,與我軍的「三三制」戰法完全是一個道理。在戰場如心使運臂,如臂使手,如手動指,節節貫穿,指揮靈活。而此時清軍的八旗和綠營還在使用幾百人以上的密集陣型,尤其是在河汊水系縱橫的江南地區,遠不如太平軍機動靈活。

二、太平軍「四大戰法」變法如神,進可攻,退可守,勝利於擴大戰果,敗亦不致潰散。

太平軍無論作戰、行軍,進攻、撤退,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軍令嚴明。這完全得益於其「四大陣法」,與清軍長期作戰的湘軍名將羅澤南、胡林翼、曾國荃對太平軍的四大陣法都稱讚不已,連曾國藩都曾多次在書信中要求前線部隊小心提防。

1、進軍用「牽陣法」。

行軍管理以旅為單位,2500人統一進退;最基層以班單位,班長舉旗在前帶隊,25人為一隊;一個連四個班相互照應,一個團五個連前呼應;五個團又左右相望。只有在一個旅通過以後,第二個旅才能通過。這樣的好處是,在行軍途中遇到敵人,能迅速集結成一個旅的作戰單元,隨時可以列成戰鬥陣形。這種行軍方式遠遠超過八旗和綠營兵「一窩蜂」的行軍方式。

2、駐軍用「螃蟹陣」。

駐軍或與敵對峙時,先把部隊分成左、中、右三個大組,左右人數多,是主力;中間人數少,屬於機動支援力量,視敵人的進攻方向變陣應敵。如果敵人從左右兩翼進攻,或者想從左右翼攻擊敵軍,則將中間分配到壓力大的一面;如果敵人從前後進攻,則將左右翼前鋒對付前面敵人,兩翼的後隊和中間組成後隊,既防備敵人從後面包圍,又可作為前隊的預備隊,相機出動。總之,由於軍紀嚴明,各部以旗語為號令,前後左右,分頭拒頭,不令敵軍有可乘之機。其主動挑戰時,先以小隊做試探性攻擊,大部隊乘機尋找薄弱點全力攻擊。

3、正面大型戰役用「百鳥陣」。

以班為基本作戰單元,25人一隊,散羅棋布,令敵軍無法識別我軍進攻或防禦的重點,如百鳥成群,時散時合,看似無序,其實即可分散部隊梯次應敵,也可以隨時組成大部隊,進行重點攻擊,可分可合,隨機消滅敵人。

4、敗中取勝用「伏地陣」。

在撤退時,敵軍窮追不捨,一聲令下,隨著師長的令旗倒地,各旅、團、連、班的旗子和士兵一齊卧倒,瞬間令敵人失去追擊目標,不敢深入。在敵人猶豫不定之際,突然一聲令下,隨著師長的令旗高舉,部隊迅速組成戰鬥隊型,反擊追兵,殺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近年太平天國的形象完全是180度的反轉,以前是人間天國,領袖全是人民的大救星,清朝是反動勢力。隨著更多的史料的開放,太平天國愚昧落後的一面開始廣為人知,領袖們都一夜間變成了嗜血的惡魔。即便太平天國的支持者,也只是站在滿、漢民族矛盾角度一味貶滿崇漢,而少有人能從從軍事、制度和管理方面分析太平天國得失。

反覆之間,不禁令人喟嘆不已。其實,後人讀史,更應該心平氣和,研究得失,探尋治亂之道,而不應譽之則無以加,貶之則天下之惡盡歸之猶恐不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夢回中華 的精彩文章:

堯舜禹時期的的大洪水是真是假,全世界為何都有記載?
李小龍去世後,他的妻兒命運如何?
洋槍隊是如何退出歷史舞台的?

TAG:夢回中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