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駁10月10日鳳凰軍機處,59改重型步戰大有前途

駁10月10日鳳凰軍機處,59改重型步戰大有前途

在前些時間的裝甲日活動中,兵工集團(CNGC)對外展示了一款由59式中型坦克車體改裝而來的重型步兵戰車。在中國三代坦克定型之前,中國的主戰坦克總共有兩個基型底盤,一個是59式,基本上是原蘇聯的T-54A,屬於世界上的一代坦克。第二個是自己研製的功能擴大性能提高的69式坦克,也還是一代水平,但沒有大量生產裝備部隊。59式坦克改進成為重型步戰的可行性,並不是它的性能多先進,而是它在中國坦克工業中的地位,而這輛車的最大亮點,並不是性能有多先進,也不是有什麼科幻的黑科技,而是對於兵器工業來講,幾十年積累的豐富生產經驗將結合一系列新技術的運用,讓59式坦克重新煥發活力。

裝甲與反裝甲日上展出的59改重步戰

中國坦克工程師對於59式坦克的熟悉可以用爐火純青來形容

幾十年鑄就的經典

59式坦克底盤沿用T-54A設計,這一點大家都熟悉,但沿用的哪項設計對59坦克影響最為深遠?這就鮮為人知了。

如果有了新技術,大多數人選擇的是跟隨、引進、推廣,但中國的坦克設計者們卻有自己獨立冷靜的思維方式。這還源於蘇聯坦克設計者對T-62坦克車體鋼板焊接工藝的一次重大改變。

當繳獲來的T-62坦克完成巡迴展出後,立即進入到逆向工程階段。工程師們通過觀察認為,T-62坦克底盤鋼板的焊接是直接拼接而成的,過去按照T-54A圖紙生產的59式坦克,底盤鋼板之間是榫鉚結構,生產工藝複雜、耗時較長。所以科研所出了一套拼接焊接的圖紙下到車間。結果按照這一輪的測繪圖紙,試製出的第一輛車在跑車回來以後,底盤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開裂和散架的情況。直到將這輛珍貴的T-62坦克解剖後才發現,原來T-62坦克並不是沒有榫鉚,而是由當年的明榫變成了暗榫。雖然在了解了其中的奧秘以後,59式坦克並沒有急於改變,而是繼續沿用T-54A的焊接結構設計。這使得59式坦克對工裝要求相對簡單,生產比較簡便,而且經過幾十年的生產,工廠已經對這套生產工藝駕輕就熟,這樣的底盤質量優於設計新穎但缺乏熟練程度的新產品,為今天成為既有坦克、又有裝甲車的車族化底盤,奠定了生產成本較低、經濟性較好的先天優勢。

T-54坦克使用的發動機

由於長年生產和維修59式坦克,以至於工廠的師傅和研究所的工程師之間都形成了默契,工程師的圖紙下到工廠以後,工人師傅即便看出其中有不符合生產要求的地方,也不需要改,憑經驗操作就可以實現工程師的設計想法。而且不僅是設計和生產,在試驗手段不那麼先進的年代,工廠科研所的研究人員們還為59式坦克設計的專用的台架和測試方法。中國坦克設計人員和工廠的工人們對於59式可謂太熟悉不過了,所以當工廠提出由59式坦克改進重型步兵戰車的計劃時,上了歲數的工程師和工人們都信心滿滿,因為他們不僅當年熟練於59式坦克的各個生產環節,而且開經歷了研製和生產第三代主戰坦克的洗禮,很多零部件的加工工藝和技術水平比當年上升了不止一個台階,所以59式坦克改裝成為步兵戰車,從工廠角度看,是非常合適的。

三代坦克給中國坦克生產水平帶來了質的飛躍

依靠系統工程提升性能

59式坦克究竟老不老?還有沒有改造的價值?這也是大家廣泛關注的問題之一。這個擔心主要來自59式坦克作為一款歷史悠久的老爺車,很多性能指標都已顯得落後。但是,比性能更重要的是壽命,比壽命更重要的是可靠性。59式坦克的設計思想是50年代形成的,是根據當時的技術條件做出的總體布局設計,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當時需要通過取捨才能實現的很多設計,如今都可以依靠新技術的運用,輕而易舉地達到甚至超過當初的理想目標。59式坦克老瓶裝新酒的辦法,不是朝夕之間畫張圖紙照著改的,而是在幾十年的對各個細節的改進中逐漸摸索出來的。

蘇聯B54發動機與德國MT883發動機功率與體積比較

59式坦克作為新59步戰的基型車,在動力選型過程中,對於系統工程理論的遵守十分嚴格。對於系統工程的重要性,錢學森曾經在系統工程學會的成立大會上說過:「系統工程的目的就是解決總體優化問題……總體可以大於各部分之和,各部分雖較劣但總體可以最優。」59式坦克的底盤的動力選型過程中,沒有一味地追求發動機的大馬力,而不對車輛底盤進行改進設計,會產生髮動機共振,使曲軸等主要零部件變形,破壞主軸頸同心。緊接著帶來正常工況間隙下形成的潤滑油膜被破壞,造成磨損加劇,降低發動機壽命與可靠性。

經過集成化設計後的歐洲動力單元,體積極小,重量較輕

新59步戰取消了車頂炮塔,不僅為新武器的安裝騰出了大量空間,而且減輕了10噸左右的重量,這為動力系統又減輕了很大負擔。59式坦克改裝成重型步戰後,作為全新設計的動力系統,也將引入最新的設計理念:整體性、動態性、多目標性和環境依賴性是坦克裝甲車輛動力系統的主要特徵。構成系統的各個部件之間、系統與環境之間均呈現出複雜的消長關係,並不是各個不簡單都做到最優,然後簡單地堆砌,就能得到理想的使用效果。動力系統的設計需要根據使用經驗,尤其是同款或相近款車輛的實戰經驗,對動力、傳動和輔助系統做一個整體性的、高於各個部件和子系統的頂層設計,實現動力系統的集成化設計。

坦克炮塔承載火力分系統,是坦克上重量最大的部件之一

從生產角度來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與淘汰,老59的發動機幾乎無可用存貨,所以新的步兵戰車動力系統應該是全新研製或者採用較新型號的發動機。而且從發動機工廠的角度考慮,老發動機的工裝和設計理念都已經落後淘汰,不可能作為技術儲備保留。更新型的發動機體積更小、重量較輕、功率更強,最重要的是,它們已經被運用在現有的新型裝甲車上,各方面性能已經得到驗證,這為新59步戰提供了性能更優的動力選擇方案。

發展前景看好

根據以往的慣例,一款新的裝備定型後,首先是小批量生產、列裝使用,然後過一段時間後進行可靠性提升改進會議,經過新的一輪改進設計後,再逐漸增加產量,加快裝備速度。但是這款59式坦克改為的重型步戰(以下簡稱「新59步戰」)卻沒有捂在手裡太長時間,而是很快面世。這裡面釋放出來的一個最明顯的信號,就是這款車的主要目的並非自裝,而是外貿。

坦克由於其自身重量等因素,改裝成為步兵戰車後,只能作為重型步戰使用。所謂重型與中型、輕型,區分的主要依據是能夠承受武裝衝突的強度不同,而並非其重量,重量只是為滿足步兵戰車性能而表現出來的一項指標,不具有劃分量級的功能。

新59步戰亮相以後,對於它的適用地域,曾有人提出質疑。因為59式坦克不能適應南方水網稻田地區,所以後來才有的62式輕坦、63式水陸坦克等裝備。那麼,59式步戰是否需要在這方面做重大的設計調整?從重型步兵戰車在國際軍貿市場來看,雖然市場空間並不大,但非常專;使用重型步戰的國家和地域比較單一和集中,這為重型步戰指明了研製方向,同時也降低了研製難度。

以色列早已列裝的「美洲獅」重型步兵戰車

在重型步兵戰車,尤其是坦克改裝的重型步戰方廣泛使用的地域中,氣溫和空氣中的含沙量給發動機提出了較複雜的使用要求。一些坦克發動機由於使用的是濾紙濾芯,在該地域行駛一定距離後,發動機濾芯容易受沙塵阻塞,造成發動機功率下降、油耗增加。如果單純地改進空氣濾,換成金屬網濾芯的話,發動機吸入的空氣純凈度達不到汽缸正常工作的要求,容易出現拉缸,嚴重的話還會引起發動機報廢。根據蘇聯/俄羅斯坦克在重型步兵戰車廣泛使用地域的表現來看,採用金屬網濾芯的蘇式坦克和與之適應的發動機,能夠適應這一地區的作戰環境。蘇式坦克技術傳承性比較強,沿襲蘇式坦克設計的新59步戰能夠從已經在這一地區大量裝備的蘇式坦克中獲得較為豐富的使用經驗。而且從使用部門的角度來講,再引進一款與現有裝備設計結構和零部件類似的裝備,對於人員培訓和車輛維修都省了很多事。

以色列「雌虎」裝甲車使用的美國AVDS1907-9A坦克風冷增壓中冷柴油機

老戰車,新征程

從世界各坦克技術強國對重型步兵戰車的使用與需求來看,仍然保持著較為旺盛的活力。面對近年來武裝衝突不斷朝著突發性強、規模小、變化快的特點,未來局部戰爭對於陸軍的依賴程度將大幅提升,而陸軍也需要一系列具有較高戰略和戰術性的武器裝備。強大的火力和防護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近些年不斷有新技術在武器系統上的運用,也將為包括坦克與步兵戰車在內的裝甲車輛技術發展提供強大的推動力量。新研製的炮鋼和穿甲彈彈芯為步兵戰車提供了更強的火力;高功率密度發動機、使用耐高溫材料的傳動裝置、高性能電磁材料、電驅動系統等新技術,為步兵戰車提供更強大的動力;光電技術提高車輛的通訊、夜戰能力,全面提升車組協同作戰水平……

要讓更多的國家用上中國的坦克裝甲車

開北方戰車走強國之路

習大大說:「世界那麼大,問題那麼多,國際社會期待聽到中國聲音、看到中國方案。」新59步戰車的價值並不一定在於能夠向多少國家提供這款裝備,而是讓他們看到擁有深厚積澱的中國兵器工業,拿出符合他們各自國情的武器升級解決方案。

綜合來看,從工藝熟練度、升級空間和發展前景三個角度分析,59式坦克改裝成新59步兵戰車的研發思路,不僅符合坦克工業自身發展的規律,同時也滿足未來對外軍貿和國際軍火市場的需要,是一條可行性強的老舊裝備創新發展思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曉峰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說德國設計嚴謹?看了這款武器後不服不行
美俄軍火的超級大客戶同時跑了,兩國互挖牆角,世界格局將發生巨大變化
美軍加油機扎堆展世界第一空軍底氣 我軍仍只能望其項背
還是來聽防暴隊講真維和故事:巴鐵到底有多鐵?

TAG:劉曉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