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交穴:緩解治療面腫、癲疾、胸脅脹滿疼痛、坐骨神經痛等
陽交穴歸屬足少陽膽經,有緩解治療面腫、癲疾、胸脅脹滿疼痛、坐骨神經痛等作用,陽交穴的位置:外踝尖上7寸,腓骨後緣,詳見本文圖解陽交穴的準確位置圖及穴位療法。1、所屬經絡
足少陽膽經
2、穴點陣圖
3、位置
當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7寸,腓骨後緣。
4、取穴方法
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外踝尖上7寸,腓骨後緣取穴。
5、功效
舒筋活絡、理氣降濁。利腿足、鎮驚、清熱。
6、主調病症
癲疾,瘈瘲,膝股痛,胸脅脹滿,膝踝腫痛,腳氣,驚厥,下肢痿痹,膽囊炎,肋間神經痛,坐骨神經痛,腓腸肌痙攣等。
7、穴位配伍
陽交穴配風市穴、伏兔穴、環跳穴、崑崙穴、秩邊穴治坐骨神經痛、風濕性腰腿痛-腰扭傷、中風半身不遂之下肢癱瘓、小兒麻痹症等;
陽交穴配支溝穴、相應節段夾脊穴治帶狀皰疹之神經痛;
陽交穴配行間穴、陽輔穴、崑崙穴、絕骨、丘墟穴治兩足麻木。
GIF/237K


※意舍穴:緩解治療噁心、嘔吐、腹脹、腸鳴、泄瀉、黃疸、飲食不下等
※【腎經】陰都穴:緩解治療胃痛、腹脹腸鳴、嘔吐、泄瀉、便秘等
※【膀胱經】譩嘻穴:治療肩背痛、咳嗽氣喘、熱病等
※彧中穴:緩解治療咳嗽氣喘、嘔吐、胸痛、不嗜食等
※【腎經】幽門穴:緩解治療噁心、嘔吐、飲食不下、胃下垂等
TAG:穴位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