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四牌樓牌匾粗解
宜州現存清代古樓四牌樓的東南西北四門牌匾,由於歲月滄桑,風雨蝕剝,經過艱難辨認,終得其文,分別為「東日流暉」、「丹霞雪霽」、「西月返照」、「青鳥迴翔」,文字剛勁洒脫,寓意深遠,非三言兩語可解,可以說只可意會,難以盡言,且會因人而異,見解難同。遺憾的是,尚未發現為何人所作,其文巧思妙想,足見作者之眼界和功底,令人遐想,難吝擊節。
其實,讀匾如讀史一般,須聯繫作者年代、人文地理等系統因素方能儘力體會,讀懂撰者用意。如東門(以下三門均指四牌樓門)牌匾「東日流暉」,宜州古城呈斜長方形(見府圖),站在四牌樓上看東方,可見龍江半繞,流水蜿蜒,一路東去,清晨的東邊日起,江面朝暉流動,宛如紅龍妖嬈東遊,寓意朝氣勃勃,生機無限,代表一種美好期盼,可翹首往望也。方位上景色與思想巧妙融為一體,恰如其份,令人叫絕!
南門牌匾「丹霞雪霽」,此丹霞非泛泛之丹霞,只要熟讀宜州歷史,就能了解城南九龍岩有「丹霞遺蛻」之景,即宋代宜州教授攝宜州知州事張自明(號丹霞)葬處,丹霞先生在宜州建山谷祠及龍溪書堂,在南山題詩宣教,已化身宜州文化使者,是為宜州賢宦,宜人配食山谷祠祭祀。雪霽即天空放晴,萬家清景,光華日啟,風清則氣正,薰風則化日,鍾靈而毓秀,非宜州人民祈求乎?
西門牌匾「西月返照」,府城西邊一樣是龍江包繞,月暉落映江面,宛如銀龍盤迂,東日西月,輝映照應,朝去晚歸,相互呼應。一日間,金鏡銀盤,送與宜州人民富足安康,寓意豐厚,餘味悠長。
北門牌匾「青鳥迴翔」,北門面向龍江對岸的青鳥山,即宜陽八景之一「青鳥朝雲」,白雲裊裊,青鳥鶯飛,《府志·北山圖記》曰青鳥山、天門山為會仙山(北山)之左右翔,青鳥山頭白雲妙曼,山腰薄霧輕紗,又如神仙經此駕雲而至,共赴北山相會。面對一副極樂世界的情境,故而青鳥迴翔,山川風物,形勝呼應,故事娓娓,有依有據,已非空洞辭藻可比。
因此,四牌樓四門牌匾表達的主題已不在自身,而是面臨的宜州四境之民,篇篇飽含仁愛,祈求上蒼及執政賜給美輪美奐的宜州風調雨順,政通人和。可以說,四牌一亮,宜州人民將得到朝夕平安,四季如意,從善如流,幸福安康的美滿生活,實在妙哉!
GIF/17K


TAG:宜州龍溪文化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