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當你在荒郊野外迷路的時候,永遠記得你背後有北斗 35 星

當你在荒郊野外迷路的時候,永遠記得你背後有北斗 35 星

今天,差評君看到了一個新聞

正好,藉此機會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自研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新聞中的描述不太準確,北斗定位在某種程度上可能超越了 GPS 和 伽利略系統。

GPS 定位一直以來在全世界民用定位領域被廣泛使用,甚至不太熟悉定位技術的人會以為 GPS 就是定位技術。

但 GPS 不是一門技術,它其實只是一套系統,全稱是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由美國軍方研製,最早拿來滿足軍用需求,後來漸漸完善分為軍用頻段和民用頻段,如今民用頻段在全世界成為了民用定位服務的主要提供者。

市面上大部分手機的定位服務就是靠的 GPS

GPS 系統由 24 顆衛星組成 (實際上不止,還有備用的),保證你在地球上任何一點都能接收 4 顆衛星的信號,你的設備分別接收這 4 顆衛星發來的位置信息之後,通過解方程來推算你的設備位置,從而完成定位。(大致原理如此,實際上比這要複雜得多,比如說需要地面站來輔助)

美國人為啥這麼好,把 GPS 的民用碼給全世界用呢?

兩個主要原因:

首先,GPS 從運作原理上來講就很難去收費。

這套系統和廣播電台有點像,衛星是單方面不斷地向地球發信號的,誰知道誰在使用...

而且民用碼為了易用性,不會設置高難度加密來提升接收器成本,破解起來也就分分鐘。

然後,GPS 民用段免費給全世界使用對美國也沒什麼壞處。

一旦全世界圍繞這個技術做出一大堆產業,那麼這些利益相關方就被美國人套牢了。。。

一旦產生衝突,美國人直接把民用段掐掉,那麼除了可以使用軍用頻段的美軍,其他人就都瞎了。

其實上面的原因是各國紛紛決定研發全球定位系統的原因:自主性。

說到底,不管表面上全人類共享說的多好聽,但是實際上每個大國在安全問題上是不能妥協的。

左邊兩個不用介紹了,右上是俄羅斯的 GLONASS,右下是歐盟的伽利略

本來歐盟決定搞伽利略的時候,我們是打算參與一下的,還投入了一定的研發資金。

但是,歐盟不是一個整體,扯皮之下導致效率極低,而且這套系統終歸和安全掛鉤,人家提防著咱們,很難接觸到核心技術。

於是咱就自己單幹了,而且效率比他們高得多

不過咱們的系統有一點和 GPS 不太一樣,北斗定位系統有 35 顆衛星。

為啥多了這麼多?多出來的差別在哪?

因為北斗定位用的衛星軌道高度稍微高一些,要多發幾顆衛星 (27顆用來定位)才能覆蓋全球。

那幹嘛不用低一點的?坑被別人佔了啊,國際規則是先到先得。

谷歌地圖上看到的衛星,感受一下。。。

可因為軌道的關係也就多了 3 顆衛星,變成了 27 顆,另外多出來的 8 顆幹啥去了?

多出來的 8 顆里,有 3 顆衛星是傾斜同步軌道衛星,這三顆衛星可以提供我們國家及附近地區的信號,這樣就不用等 30 幾顆發完直接開用這套系統了!

這麼做的考慮是因為衛星的壽命一般只有 8 年左右,肯定 30 多顆沒發完就要淘汰幾顆,要是等整套部署完全再使用那麼就會白白浪費。

傾斜同步軌道衛星的大致運行路線

這樣還剩 5 顆了~

這 5 顆衛星實現了 GPS 沒有的功能:短報文通信服務。

這其實和通訊衛星的活兒差不多,讓你在荒郊野外也能發信息。

這絕對不是什麼雞肋功能,當你找不到信號的時候,這個可以救命!

短報文通信給航海業,漁業還有石油採集等從業人員也提供了很重要的通訊服務。

海上通訊設備,你手上的智能手機在這種地方就是一塊磚

而隨著最近衛星發射的實現,現在北斗系統的定位精度不比 GPS 差了,也就是說在民用領域說不定和 GPS 也可以競爭一下市場。

用北斗定位技術來實現的共享單車,據說定位精度很高,不會找不到車~

而且不光定位,衛星定位系統還可以授時,精確的時間校準對一個國家的經濟體系是很重要的~

比如說證券交易,銀行系統,計算機伺服器,這些領域對於時間的精準度有很高的要求。

授時功能的自主性不言而喻~

使用北斗衛星進行授時和定位的戶外手錶

廣大安卓用戶手機里的高通晶元也開始支持起了北斗

北斗衛星定位系統在 2020 年會部署完成,到時候 GPS 在全世界一家獨大的場景也許會發生改變。

套用網友評價,租房租得久了有時候也會想買房,這樣就不怕哪天房東把你趕出去了~

" 為你點亮 35 顆星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差評 的精彩文章:

TAG:差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