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細說手機處理器第四期之海思麒麟970

細說手機處理器第四期之海思麒麟970

華為,中華有為。在國產手機廠商中,華為現在已經成為多元化的公司。其中最讓國人揚眉吐氣的就是華為設計的海思麒麟晶元。海思麒麟面世的那天,打破了手機處理器被三星和高通幾乎壟斷的局面,但是國產手機中能用到海思麒麟晶元的也就只有華為的手機了,那麼在談了驍龍835、獵戶座8895、聯發科X 30之後,咱們今天來說說海思麒麟970。

2017年9月2日,在德國的2017 IFA(德國柏林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上華為正式發布了自家首款AI智能晶元麒麟970處理器,台積電10納米工藝。(前期說的驍龍835、Exynos 8895由三星代工,聯發科X 30由台積電代工)。今年的晶元基本上都支持DDR4X和UFS2.1,麒麟970也不例外,特別方面是其基帶為Cat.18,下載速度比Cat.16快200Mbps,基帶是Cat.16的處理器前兩期有介紹,大家可以去看一下。

上圖就可以看到關於處理器的一些其它參數,在這裡就不細說了,在CPU 方面,麒麟 970 的參數相比麒麟 960 基本沒有什麼變化,還是是 8 顆核心,4 顆為高性能的 ARM 公版 A73 架構,最高主頻 2.4GHz(麒麟 960 為2.36GHz),4 顆位低功耗的 ARM 公版 A53 架構,最高主頻 1.8GHz(麒麟 960 為 1.84GHz)。但是,10納米工藝還是有提升的,功耗降低,性能提升,這是公認的10納米的好處。

GPU 方面,麒麟970採用的時首次商用的ARM 在今年 5 月剛剛發布的 Mali-G72 架構,核心數是12核,相比Mali-G71 有所提升,性能提高 20%,功耗比提升 25%。但是相對於Exynos 8895的Mali-G71 mp20的二十核心(上期文章有介紹Mali-G71 mp20),在一定程度上,還是要弱一些,當然在設計的時候考慮到功耗,GPU主頻較低。

當然作為自家第一款AI晶元,為了將AI更好的發揮,麒麟970新增了一個單元就是NPU(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神經網路處理器from寒武紀科技公司),NPU採用了HiAI移動計算架構。具體這個NPU有什麼用呢?大家都知道,AI(人工智慧)是近幾年科技發展的重要領域,將AI納入晶元當中,能夠更好的去處理一些必要的元素。比如在拍照時能夠更好的計算場景,對背景虛化、渲染速度、都有很好的協助。在AR、VR流行的當下,在移動設備上能儘快實現更好的體驗。讓手機本身具有AI計算的能力,這是華為在麒麟970上的創新,相比AI程序代碼而言,更有直接意義。在未來的Soc產品當中,NPU將會和GPU、CPU那樣成為其不可缺少的單元。

另外,其他方面,ISP、DSP、Codec、協處理器、應用了5G、55億晶體管等也都是麒麟970處理器特有的地方,而關於這些看上去高大上的辭彙,後續的文章中都會為大家解說,喜歡並關注科技發展的朋友可以持續關注我的文章,我帶大家一起去了解這些年新生的有趣的產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簡一派 的精彩文章:

魅族領導說了,MX7今年大家見不到了,魅族今年怎麼了?
努比亞Z17S即將發布,重新定義全面屏,很讓人期待
細說手機處理器第三期之聯發科X30
以設計著稱的魅族全面屏手機來了,2588元起步
抖音視頻最火的這種特效視頻的製作教程,我給你們做出來了

TAG:簡一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