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結婚不要1分錢彩禮:人品比彩禮更重要!
婚禮現場 圖/中國網
>>一股清流
不要鑽戒不上酒樓!河北新娘說服家人不要一分錢彩禮
最近,河北曲周縣的新娘李曉利因為彩禮的事走紅網路,她不要男方一分錢彩禮,有網友稱讚此事為彩禮亂象中的一股清流,亦有評論稱,李曉利敢於挑戰世俗,打破傳統的「枷鎖」。
李曉利稱,當地彩禮動輒數十萬、上百萬。新人結婚,常常會給男方父母帶來沉重的負擔。「我想從自己的婚禮上開始改變」。除此之外,李曉利稱婚禮一切從簡。沒有去酒店擺酒席,僅僅在家中做了大鍋菜;戒指,也是當兵的新郎賈志新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用彈殼做的。
彈殼戒指 圖/中國網
李曉利稱,一些同齡人得知此事後,紛紛打來電話,「沒有結婚的幾個朋友都說,要像我學習,說我開了個好頭,他們也要這麼做。」
「年輕人就應該有自立精神,不要一味的依靠父母,因為自己婚事,給父母帶來沉重的負擔。」參加婚禮的賈為濤就結婚高價彩禮現象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新娘李曉利說,「我們結婚不要彩禮,那是因為感情是買不到的,婚姻不能靠金錢來維持,幸福生活得靠自己的雙手來創造。」(來源:中國網)
婚禮現場 圖/河北發布
>>對話李曉利
對於彩禮風氣,我覺得很「病態」
昨日,新娘李曉利表示,一般觀念認為,彩禮要得多,女兒就顯得尊貴,但她覺得丈夫家庭條件有限,彩禮會給男方家裡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所以她決定不要彩禮。李曉利坦言,最初她的母親無法接受,但經過耐心溝通,最後接受。「我媽覺得他為人踏實本分,心眼好。畢竟兩個人要結婚,人品比彩禮重要。」
「我想從自己的婚禮開始改變」
新京報:你們兩人是什麼時候結婚的?
李曉利:去年8月份,我們倆經人介紹認識。賈志新是一名軍人,我在保險公司上班。今年10月5日結的婚。
新京報:婚前有談過彩禮嗎?
李曉利:訂婚的時候肯定要談的。在農村,結婚攀比的風氣盛行,彩禮動輒20萬,加上車、房、首飾,新人結婚時,往往要花費上百萬元。但是我們倆私底下聊過,都覺得這個風氣很不正常,有些「病態」。
新京報:「病態」是指什麼?
李曉利:首先是成倍增加的彩禮錢。如今,我們當地女少男多,男方不容易娶媳婦,有些父母直接跟媒婆發話說,「只要我們兒子能娶上媳婦,要多少彩禮都行。」
女方家庭則認為,彩禮要得多,女兒就顯得尊貴;要得少,女兒則「不值錢」。在這種攀比心理的作用下,誰也不願意少要。
女方敢要,男方也願意給。這種情況下,結婚彩禮越來越高,我記得頭幾年只需要2萬元,如今,這個數額翻了10倍。對於這種風氣,我個人覺得很「病態」。
新京報:所以後來決定一分錢都不要?
李曉利:對。我想從自己的婚禮開始改變。
婚禮現場 圖/河北發布
親戚家人怎麼看?
新京報:你家人怎麼看?
李曉利:剛開始我媽不同意。畢竟在農村50多年了,觀念比較固化。她會說,「別人家都要那麼多,咱為什麼要這麼少?難道咱條件比別人差嗎?」她也會覺得男方家對我不重視,這麼容易就把我娶回去了。
有這種想法我也能理解。前段時間在網上也看到過類似的觀點,但我不這樣認為,我覺得越獨立的女人才是越值錢的。我獨立慣了,對物質也沒有那麼大的慾望。
新京報:後來是如何讓家人轉變態度的?
李曉利:最主要的還是賈志新對我很好,而且對我的家人也很好。我媽覺得他為人踏實本分,心眼好。畢竟兩個人要結婚,人品比彩禮重要。所以她慢慢也接受了。
新京報:親戚朋友知道你的這個舉動嗎?
李曉利:有些人是到結婚的時候才知道我沒有要彩禮。我同齡人都紛紛給我打電話,結了婚的都是給我點贊,向我問好,沒有結婚的幾個朋友都說要像我學習,說我開了個好頭,她們也要這麼做。
婚禮現場 圖/河北發布
「朋友打電話說要向我學習」
新京報:你們當地的彩禮是什麼標準?
李曉利:現金方面,最少也得十多萬,高的有20萬、25萬的。此外,車子、房子都得買,即使在市裡或者縣城買了房子,農村老家的房子也要重新裝修。這些錢加起來上百萬,都需要男方家來負擔。
新京報:這種標準,普通人家能負擔得起嗎?
李曉利:普通家庭是拿不出那麼多錢的。但為了讓孩子結婚,只能借錢。我見過有的家庭為了給兒子籌集彩禮,父母見人就借錢,這裡借五千,那裡借一萬,兒子結個婚,老兩口欠下一堆債,好幾年才能還清。農村有許多家庭都是這樣的。
新京報:除了彩禮,酒席方面有講究嗎?
李曉利:一般都是去酒店飯店擺酒席。但我們那天就是在賈志新的老家吃的大鍋菜。
新京報:聽說你們也沒有買戒指?
李曉利:是的,賈志新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用彈殼給我做了一個戒指。現在我每天都戴著這個戒指,我覺得它比鑽戒更有價值,因為這是賈志新自己用心做的。
新京報:你覺得以後會不會有更多年輕人效仿你?
李曉利:可能年輕人對彩禮這件事都挺反感的,但是沒辦法,別人都這樣做,沒人敢打破這個傳統。想改變還是挺困難的,首先要說服雙方家長,還要摒棄別人異樣的眼光。我也不知道自己這樣的做法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來源:中國網)
圖/視覺中國
>>天價彩禮
「天價財禮」,群眾苦不堪言
結婚要「財禮」是很久以來的一種風俗,本是為了營造喜慶氣氛。可是近年來,隨著農村的攀比風盛行,逐漸演變成社會一種惡疾,農村姑娘出嫁向男方索彩禮,少則十幾萬、多則二十多萬元 ,有的地方甚至出現了「天價財禮」,群眾苦不堪言。
據媒體報道,根據2013年的「彩禮地圖」,河北省的平均彩禮為1萬元禮金加「三金(金鐲子、鑽戒、鑽石項鏈)」,花費大約為3萬元。4年後,河北省的平均彩禮增長2-5倍。
在農村,許多家庭在孩子結婚後便背負上沉重的外債。用金錢來衡量的婚姻也為年輕人日後的生活埋下了隱患。(來源:中國網)
8月28日,甘肅合水縣,18對新人舉行集體婚禮,抵制天價彩禮。圖/中新網
>>現狀調查
近八成男性不接受高額彩禮
近年來,「天價彩禮」的相關報道也頻頻見諸報端,引發社會關注。彩禮少則幾萬元,多則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在農村,受到攀比現象等因素影響,「天價彩禮」問題由來已久,它困惱著許多家庭,有些人甚至因彩禮過少險些被退婚。
在農村,彩禮有很多講究。據媒體報道,在一些地區,出現用秤稱足三斤三兩百元大鈔作彩禮的現象;還有的講究「萬紫千紅一片綠」,即1萬張5元鈔票,共5萬元,1000張百元大鈔,共10萬元,50元鈔票看著給,彩禮15萬元起價;更有的地區按女子學歷標價,本科15萬,大專12萬,中專10萬……
「天價彩禮」現象也愁壞了網友。許多網友感慨,自己只能望「媳」興嘆,直呼「都不敢結婚了」,也有網友質疑「這是嫁女兒還是賣女兒」。(來源:中新網)
圖/視覺中國
>>專家說法
專家稱結婚要彩禮是陋習
民俗專家高巍認為,河北曲周縣新娘「零彩禮結婚」一事,之所以能夠走紅網路,是由於這對新人敢於挑戰世俗的行為,難得一見。「這是我們社會文明進步的表現,值得肯定和推廣。」另外,此事引發關注,也體現了大家對「天價彩禮」的反感,對「零彩禮結婚」的嚮往。
高巍介紹稱,結婚要彩禮,本身就是一種陋習,但這種陋習在農村非常常見。「有一些地方,要的彩禮錢必須按重量稱;還有用1.0001萬元現金,討一個『萬里挑一』的說法……」
這些陋習之所以長盛不衰,有多方面原因。一是,女方家認為,他們在女兒成長過程中,花費了大量的心血,孩子一旦嫁出去,就成為了別人家的人,他們在要彩禮時底氣很足。另外,熟人之間互相攀比,通過高額彩禮向外界炫耀等因素,也導致彩禮水漲船高。「因此,有些人聽說『零彩禮結婚』這件事情時,很難相信和接受。」高巍稱。
高巍告訴記者,「零彩禮結婚」雖然引起廣泛關注,但是這種做法與傳統思想差距較大,大家難以接受,因此,近些年無法得到推廣普及。只有大家整體素質達到一定高度時,男女雙方注重情感,做到互相尊重、互相平等時,「天價彩禮」這種情況才會減少或消失。(來源:中國網)
圖/視覺中國
>>媒體評論
「零彩禮」的婚禮與挑戰傳統的底氣
近些年來,彩禮「天價化」頗有愈演愈烈之勢。此前,無論是戀人因為彩禮談崩而一拍兩散的新聞,抑或是媒體所梳理出的「全國彩禮地圖」,每每都能引發網路上的輪番熱議。對「天價彩禮」,輿論從來都是一片聲討之聲,而與此同時,現實中敢於說「不」的年輕人卻是少之又少,所謂風俗對個體行為的綁架由此可見一斑。作為難得一見的「挑戰者」,河北這對踐行「零彩禮」的新人,註定要被圍觀解讀一番。
作為一種民俗傳統,「結婚彩禮」可謂源遠流長。其之所以「長盛不衰」,無疑有著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其迎合了「嫁女回本」的老舊觀念;再者,彩禮構成了一種「外向炫耀」的絕佳工具,男女雙方家庭都寄希望於藉此在十里八村「刷夠臉面」……一邊是婚戀雙方的內部博弈,另一邊則是農村家庭的彼此較勁,種種因素疊加作用,彩禮的價碼自然一路水漲船高,並且越發難以抑制。
在很多地區的農村家庭中,其實很難想像「零彩禮」的事情會發生。很大程度上,這一結果與女性成員的家庭地位密切相關。在女性成員話語權有限且多處於被支配地位的家庭結構中,年輕女孩往往沒有對自身角色和權利的充分感知。而本次「零彩禮」婚禮的女主角,其特殊性就於她是「從農村走出去的」,這使得她擁有了掙脫鄉俗的意願和能量。
就此而言,發生在邯鄲的這場「零彩禮」婚禮,或許很難看作是鄉土世界原生的自我革新,而更應理解成是返鄉青年所帶來的新風氣「衝擊」。這也再一次表明,個體經歷的催化、個人視野的拓展,從來都是移風易俗的重要推動力。
創造機會讓更多的農村青年「走出去」,才能有更多獨立、理性的年輕個體,也才能有更多敢於直面頑固傳統的「挑戰者」。進行「零彩禮」婚禮的這對新人,我們所能看到的,不僅是一種更為理智的婚戀觀,更是年輕人掌握自我命運、敢於自我負責的擔當。(來源:光明網)
聊天截圖/中國網
>>熱點回顧
女方家兩度加價索21萬彩禮 男方:賣女兒?愛結不結
9月24日,江蘇鹽城一則「21萬天價彩禮,鹽城這對小情侶的聊天截圖曝光」的事情在網上爆紅,引起很多人的關注。
事情是這樣的。網友自述:
一早的又跟未婚妻大吵了一架,國慶結婚她家又要加彩禮錢,這都是第三次。
我們兩人也談三年了,歲數也都不小了,家裡商量著趁國慶中秋雙節把婚事給辦了,就這個彩禮,她家一次次的太過分。
第一次要10萬,我爸媽一句話沒有,放在這個社會不多,雖然家裡為我結婚買了婚房婚車,再說爸媽一輩子都是普通工人。
第二次說要加個8萬,我媽說加就加吧,人家把女兒嫁過來了,也沒多說多少。
第三次,是在上次說過的二天後又要加3萬,賣女兒的啊?都是普通家庭,不能因為我爸媽喜歡你就這樣,這婚你愛結不結,拉倒。(來源:中國網)
若有不妥請聯繫後台


※女子連偷9個包被抓:看到這個牌子實在忍不住
※《戰狼3》開拍,他可能是吳京第一個確定演員,絕對值得大家期待
※《空天獵》票房慘淡,李晨比鄧超、徐崢、陳思誠、吳京差在哪?
※光伏發電為何這麼火?
※吳莫愁新歌《TAKE IT EASY》融合民族元素
TAG:小高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