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英法分別找到「失蹤」的重子物質

英法分別找到「失蹤」的重子物質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0日報道,英法科學家首次分別發現,一些由重子組成的物質將星繫緊密聯繫在一起,宇宙中另一半普通物質首次「現形」。最新研究不僅解決了一個大難題——宇宙中包括光子、中子和電子在內的普通物質藏身何處,還印證關於星系及宇宙結構形成的理論。

當科學家提出宇宙大爆炸理論時,一個問題隨之出現:計算宇宙中應該存在多少普通物質後發現,大約50%的普通物質不見了。那麼,它們去哪兒了呢?科學家提出了各種各樣的理論進行解釋,其中最廣為人知的觀點認為,這是一種漂浮於星系之間的重子物質,普通設備無法看見它。現在,最新研究證實了這一理論。

在研究中,科學家利用一種被稱為「桑亞弗-捷爾多維奇的效應」的現象——大爆炸後留下的光在穿過熱氣體時,會「灑下」一些電子到氣體中,在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中留下「蛛絲馬跡」。2015年,普朗克觀測衛星據此繪製出了整個可觀測宇宙的這一效應圖譜。但由於星系間的氣體散射嚴重,這些「蛛絲馬跡」無法直接觀測到。因此,研究人員將普朗克觀測衛星的信號堆疊在斯隆數字巡天項目提供的星系對中,使單股微弱的重子可被觀測到。

另據英國《新科學家》網站9日報道,法國空間天體物理學研究所團隊和愛丁堡大學團隊分別將數據堆疊到26萬對和100多萬對星系之上,發現了星系間的這些氣體細絲存在的證據;並分別指出這些氣體細絲的密度是普通物質的3倍和6倍左右。

研究團隊稱,由於兩個團隊研究的星系間距離不同,因此,密度差異合情合理。這是科學家首次確定無疑地探測重子物質的存在,確切證明了我們很多關於星系以及宇宙的結構如何形成的理論是非常正確的。

總編輯圈點

儘管被認為是宇宙誕生的遺迹快照,但這「失蹤」的50%普通物質連望遠鏡都看不到,實在讓人大傷腦筋。星系之間的氣體遊絲捲曲漫長,在普朗克宇宙全景圖譜上留下的斑點細小暗淡,「眼見為實」著實不易。好在科學界不乏高手,抽絲剝繭,找到了此前不知所蹤的重子物質。細想,找或不找,它其實一直就在那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同濟大學原副校長沈祖炎院士逝世
榴槤完整基因組序列公布
製造新腸道
平面石墨烯可自摺疊成3D結構
新有機夜光材料發光超一小時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