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誰拖住了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腳步

誰拖住了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腳步

本期封面中

兩個精緻的齒輪相扣

傳遞了力量,也連接了古今

千百年來,古人用它製造了

令人匪夷所思的自動化機械

利用水力晝夜提水灌溉農田的筒車

高達10米,精準報時的自動鍾

傳說中能行觴勸酒的機器人

……

小小的機巧,蘊藏了運化自然的大智慧

但它們為什麼沒能走到今天呢

《中華遺產》2017年10月特別策劃 — 古代自動化

-《自動化水力機械·御水有術》-

多功能水磨機

攝影 / 何宣東

「機械」一詞,可以上溯到春秋戰國時期。《韓非子·難二》中說:「審於地形、舟車、機械之利,用力少,致功大,則入多。」利用水力機械,請來了大自然為人類干農活,省去了繁重的體力勞動,可以極大地提高生產效率,是現代化機械生產的雛形。圖為自動化多功能水磨機,由水力驅動的碓可以舂米、打年糕,同時轉動石磨,將玉米磨成粉,一舉兩得。

《農器圖譜》中的連機碓示意圖 繪圖 / 壹貳叄

-《走馬燈·為什麼沒有變成燃氣渦輪機-

撰文/康晶

圖中是走馬燈的關鍵部件——內芯,有能被氣流吹動的葉輪、粘貼剪紙用的竹圈、連接葉輪和竹圈的立軸三大件組成。被一根紅燭催動著的剪紙小人,宛如坐上了「旋轉木馬」,團團不休,看似一隊人馬你追我趕,這才有了「走馬燈」這個形象的名字。攝影/張濤

花燈里,有飛翔的鳥,有奔跑的馬,有舞蹈的人。這項古老的技藝,給古人單調的生活,增添了無數美妙感受。中國人讓走馬燈「走」了起來,不過,這樣的科學靈感,往往只用在對生活美的追求上。

-《中國自動鍾·破碎的曇花》-

撰文/伊伊 瑜韻

木偶來報時

元代科學家郭守敬發明的大明殿燈漏,堪稱中國古代計時器中的集大成者。圖為河北邢台郭守敬紀念館所展示的大明殿燈漏模型局部,有三種不同類型的自動報時木偶,有的懷抱時辰牌,有的手指刻錶盤,有的擊鐃報時。 攝影 / 陳航

從開元渾天儀,到水運儀象台,再到大明殿燈漏,中國自動鐘的故事,延續了數百年,卻又戛然而止,空留下後人一聲嘆息。

-《古代「機器人」·沉重的奇技淫巧》-

撰文/喻翔

古代文獻中經常出現一種娛樂型木偶機器人,它們能唱歌、奏樂、跳舞、耍雜技,與真人演員無異。這樣的工藝,即便是今天最高級的機器人也望塵莫及。圖為古代歌舞機器人復原想像圖。 繪圖 / 楊東海

約3000年前,機器人演員曾為周穆王獻舞;約1300年前,機器人曾為唐朝皇后整理梳妝台……中國古代的機器人到底有多強悍?它們又為何沒能走到今天?

圖為山東省萊西市博物館珍藏的一件西漢大木偶,距今2000多年,身高193厘米,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年代最早、個頭最大的木偶實物,非常珍貴。它的各個關節都能運轉,可以做出立、坐、跪等各種動作,可能是西漢木偶戲的道具。 供圖 / 柳香奎

儘管古代的機器人已無法一一考證其虛實,但古人的機械工藝遙遙領先於西方,尤其是運用水力的自動化機械,比歐洲早了1000多年。可惜這些機巧並不受主流文化的認同,只是被少數人用於歌舞、勸酒等奢侈的生活中,而沒有推廣到軍事、生產等領域。

在儒、道主流文化的影響下,中國古代科技往往重技術而輕科學,重實用而輕原理。古代那些神乎其神的機器,其中的具體工藝和原理,不能像天文、曆法、食貨一樣列入正史記載,因此只能在筆記、小說中留下隻言片語。

當下有一句流傳甚廣的熟語: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理工科受到了社會主流文化的重視,與古代正好相反。隨著這些來自古代的「奇技淫巧」大放異彩,人們的道德和心智卻並沒有墮落,這也許是先賢諸子們沒有想到的吧。

-《特別呈現·絲路樂舞蹁躚來》-

撰文/苗子兮 攝影 / 南西

圓毯之上舞技炫

這是莫高窟第220窟北壁《東方藥師經變》中的樂舞圖原圖局部。圖中央是一座七層大型燈閣,兩旁各有一對舞者。舞者均為女性,頭上或戴冠,或束高鬢,上身裸體或半裸;每個人都舞於一塊小圓毯上,所有動作均在上面完成。女舞者、圓毯和旋轉動作,均為胡旋舞的經典特色。

漢唐時期,沿著那條黃金大道而來的,除了璀璨的珠寶、馥郁的香料外,還有熱烈歡騰的樂舞。龜茲舞、胡旋舞、拓枝舞、胡騰舞……大江南北,宮廷民間,無一不被強勁的胡風樂舞所吹拂。而那急速的旋轉、剛勁的騰挪跳躍,和華美妖嬈的服飾妝容,則強烈衝擊著這個古老帝國關於身體語言、關於美的定義。

-《特別報道·看得見的圓明園消亡史》-

撰文、供圖/劉陽 攝影 / 朱子浩

諧奇趣主樓

諧奇趣是圓明園西洋樓景區中建成的第一座歐式水法大殿。1860年以後,諧奇趣的主樓雖然沒有坍塌,但已經完全荒廢。上圖新舊兩張照片分別是查爾德1877年拍攝的諧奇趣主樓和如今諧奇趣的遺址。遺址上許多石制構建在原主樓建築上的位置,都可以從照片中找到。

始建於1707年的圓明園,到今天已經經歷了310年的風風雨雨。1860年10月,英法聯軍一場大火,點燃了圓明園。火後的圓明園還剩下什麼?一片荒土,斷壁頹垣?是也不儘是。一張張不為人知的老照片,記錄了圓明園火劫之後的模樣,鋪陳出一段現代人看不見的圓明園消亡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國家地理 的精彩文章:

丹頂宜承日,霜翎不染泥
如何輕鬆地沉浸在靜謐深藍中
時間黑科技——你不知道的計時鐘表傳奇史
地理知識 太行山的秘密
珠峰易上,貢嘎難登

TAG:中國國家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