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紙幣上印中國渾天儀?兩邊群眾都不開心了
【觀察者網 文/陳雅莉】昨日觀網的一篇新聞報道,到10月10日午夜,中韓兩國長達八年的雙邊貨幣互換協議就到期了,而當日早上,韓國央行行長李柱烈稱,關於協議要不要續簽,中韓雙方還在開會商討。
不過,有讀者的注意點卻歪在了文中的配圖上:韓國的紙幣上居然印了我國的渾天儀?
圖自參考消息網,為該文中配圖
黑帶空手套解讀
棒國紙幣卻印了中國的渾天儀,自己都承認的笑話,恬不知恥
韓國的紙幣上的確印了渾天儀,而且這版萬元紙幣早在十年前就發行了。
2007年,韓國銀行於當地時間1月22日正式發行新版萬元和千元的韓元紙幣,中國古代天文儀器渾天儀就印在新版的萬元紙幣上。
@東方IC
這版的一萬韓元,正面印有韓國世宗大王的肖像,背面印有《天象列次分野之圖》和普賢山1.8米望遠鏡、渾天儀等圖案。據韓國央行總裁李成太在發行儀式上致賀詞說,新幣提高了安全性、縮小了紙幣大小,還採用了科學、藝術領域具有歷史意義的圖案,在文化方面提升了自豪感。
「在文化方面提升了自豪感」……
但是渾天儀是中國的發明,這樣難免引起誤會。
下一站,幸福解讀
那是張衡的發明。
渾天儀是渾儀和渾象的總稱,是中國古代研究天文的主要儀器。渾儀是測量天體球面坐標的一種儀器,而渾象是古代用來演示天象的儀錶。渾天儀發明者是漢武帝時期閬中人落下閎,之後我國東漢天文學家張衡繼承和發展了前人的成果,造成了銅鑄渾天儀。
張衡發明的渾天儀不幸失傳,後人惟有依據其著作重新製作,其中明朝皇甫仲和鑄造的渾天儀,至今仍陳列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有讀者不樂意了,韓國這樣做是想說明渾天儀也是他們的發明嗎?
取個滿意名字不容易啊解讀
是不是棒國認為渾天儀是他們發明的?
不過這倒真不是。韓國人的確承認渾天儀是中國的,所以對這事頗有意見的並非只有中國人,很多韓國人也是不開心的。
據07年法制晚報報道,韓媒認為,渾天儀是起源於中國的天文觀測儀,將其印在韓國貨幣上可能使人誤解為渾天儀就是能代表韓國的科學成果。
韓國《京鄉新聞》報道,首爾大學歷史系教授文重亮說:「韓國獨創的科學成果是『渾天表』(國寶230號),渾天表的科學原理在於機械裝置中,是依靠鐘錶的運轉而轉動的一種附件。」
他稱:「渾天儀源於中國,因此不能印在我國的貨幣上。」
所以說,韓國人承認渾天儀是中國的,渾天表才是自己國家的。
渾天表是什麼?
明朝時期,韓國科學家張英實將渾天儀與西式鬧鐘原理結合起來,製成「渾天表」天文時鐘。渾天表是一個箱體系統,已被列為韓國編號230的國寶,收藏於高麗大學博物館中。
韓國銀行前發行局局長金斗經說:「渾天表的箱體型設計與貨幣圖案顯得格格不入,因此,我們退而求其次,選擇渾天儀作為貨幣圖案。」
所以說銀行認為紙幣上所印的並非是中國製造的渾天儀,而是韓國製造的渾天表的一部分。他還稱證據就是渾天表的渾天儀中間有一個地球儀,這個設計是韓國獨創的。
資料:2006年10月9日,南京歷史文化陳列館內陳列的,與南京市歷史相關的文物,渾天儀。@東方IC
看一下這張南京館內的中國渾天儀,與之前紙幣上的渾天儀對比,的確中心是沒有地球儀的。
不過很多韓國人並不買賬。據北京晚報報道,韓國報章批評韓國銀行只考慮圖案設計,忽略了紙幣圖樣應具有的科學及歷史意義。還有韓國人去銀行網站留言要求更改設計,停止發行。
那麼中國專家怎麼說呢?
法制晚報報道,北京天文台古觀象台副台長肖軍今晨說,從韓國印製的這張紙幣看,圖上所印的渾天儀與中國發明製造的渾天儀有區別,應該是韓國人加入了自己的創造元素。
此外,浙江大學韓國研究所的陳輝也表示,新版韓幣上的渾天儀雖然借鑒了中國古代發明渾天儀的有關原理,但二者還是有根本區別的。
陳老師介紹,韓國渾天儀只是一個模擬儀,並不能像我國的渾天儀那樣測量天體變化。雖然二者外形有些相仿,但並不是一碼事。
關於韓國紙幣上印有渾天儀這件事,其實過一段時間就會被人們拎出來講一次,有人認為這的確是韓國渾天表的一部分,使用無可厚非,有人認為這是我國的發明,不想看到它出現在別國的紙幣上。那麼,你怎麼看?


※第22屆釜山電影節開幕,這幾年它被朴槿惠政府整慘了
※美國經濟在強勁復甦?年輕人都快上不起大學了
TAG: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