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該如何選擇外太空殖民基地?
歐洲宇航員已開始受訓並適應地球的熔岩管道環境。
美國普渡大學表示,費城可以移到月球一個熔岩管中。
北京時間10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科學家曾提出了雄心壯志計劃,聲稱本世紀30年代將派遣人類在火星和月球上建立人類基地。然而,各種各樣的危險因素對於人類真實倖存棲息環境具有嚴峻挑戰——不僅要考慮到太空碎片的危害,還要考慮到太空輻射造成的身體損傷。
近期,拉脫維亞研究人員將每年召開的歐洲行星科學大會作為新太空研究的「宣傳平台」,提出了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人類在月球和金星上可以在巨大熔岩管中建造棲息基地。
在與義大利帕多瓦大學和博洛尼亞大學地球科學家的談話中,他們解釋稱,這是通過基於火星勘測軌道器和LIDAR探測器等太空飛船的勘測數據,建造高解析度數字地形模型,第一次對地球、火星和月球熔岩管的系統性比較。科學家指出,他們的分析結果表明,火星Hadriaca Patera、亞西兒山和奧林帕斯火山和月球馬呂斯丘陵地區潛在著熔岩管結構。
研究報告合著作者里卡爾多·波佐博恩(Riccardo Pozzobon)在一份新聞稿宣稱,不僅熔岩管道可能在太空中容納人類居住,而且人類也有可能會在熔岩管中遇到神秘的外星生物。其原因與人類可以在此居住的理由一樣,熔岩管可以避開太空嚴酷環境,成為潛在生命的避難所。
波佐博恩說:「其結果對於月球宜居性和人類探索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於火星搜索外星生命具有深遠影響。熔岩管的環境可以屏蔽宇宙射線,避免微小隕石進入,為未來人類探索任務提供潛在的安全棲息地。同時,熔岩管非常大,對於人類定居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未來人們可以將拉脫維亞首都里加的城市歷史中心移至一個月球熔岩管道。」
與地球熔岩管相比,為什麼月球熔岩管能夠容納一座城市呢?歸根到底取決於引力如何影響熔岩管的形成。波佐博恩和研究小組表示,雖然地球熔岩管寬度可達到30米,但在火星上熔岩管的寬度可達到250米。與此同時,科學家認為,在月球上熔岩管的長度能達到99.7公里,寬度大約1.6公里。2015年,發表在月球和行星科學大會的另一份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普渡大學的科學家解釋稱,由於不同星球的引力較低,岩石不會抵禦類似地球上的風化和侵蝕作用,這是為什麼月球熔岩管會非常大,甚至能夠容納一座城市。
熔岩管形成時,正值火山噴發熔岩的邊緣冷卻並形成一個圍繞熔岩流的山脊。當熔岩停止流動時,山脊就會冷卻形成地殼。當排水變成隧道,當熔岩流入岩層和之前火山噴發形成的空洞時,熔岩管會變得更大,同時連接隧道的網路。在地球上巨大熔岩管結構出現在夏威夷島、冰島、澳大利亞、西西里島和加拉帕戈斯群島。
到目前為止,科學家依賴於人造衛星繪製不同行星引力來判斷熔岩管是否存在,因為這些引力地圖將揭曉窪地和洞穴,從而表明這裡是否有隧道。然而隨著雷達探測系統的部署,這一過程可能變得更簡單,在歐洲行星科學大會上發表的一項單獨報告中,特蘭託大學的研究人員假設稱,雷達探測器可以發射低頻電磁波,用於確定熔岩管的物理成分、體積和外形。
這項研究合著作者萊昂納多·卡雷拉(Leonardo Carrer)稱,攜帶這種儀器的太空任務將是在月球表面發現安全人類棲息地的關鍵環節。
在熔岩管內建造的城市聽起來非常酷,目前科學家必須搞清楚如何運輸人類,並且人類吃什麼食物。(葉傾城)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