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大導斯科塞斯為大表姐新片炮轟爛番茄,評分網站能否定義電影好壞?
馬丁·斯科塞斯又「開炮」了,他會成為中國的小鋼炮嗎?
開玩笑,事情其實是這樣的,最近馬丁老爺子看了部電影叫《母親》,這部由《黑天鵝》導演達倫·阿倫諾夫斯基執導,「大表姐」詹妮弗·勞倫斯主演的新片,一度被認為是明年的「沖奧」力作。
但今年9月《母親》在北美上映後,評價卻非常一般,尤其是在北美各大電影評分網站上,評價都非常不理想。
比如在爛番茄上,《母親》只有68%的新鮮度,撲了。
比如在metacritic網站上,專業評分74,普通觀眾評分6.6,就相當相當一般。
而在CinemaScore,《母親》只拿到了F!
CinemaScore是一家觀眾評分網站,它主要調查看過電影首映的觀眾,請他們立刻給電影一個評分,調查的結果將作為電影票房預測的憑據。
最高分為A+,最低分為F。
A代表著成功,而F意味著這部電影也許根本就不該被發行。因為看電影首映(比如零點場)的觀眾,一般是對這部電影有極強烈的觀影慾望,因此打分也會比較寬容。
迄今為止,歷史上只有9部電影被評為F,其中包括布拉德·皮特主演的電影《溫柔殺戮》(2012年),而母親則是5年來首部再次拿到F的電影。
市場也證明了CinemaScore評分的又一次正確寓言,《母親》的首周末票房僅750萬美元。
以上種種的一切,惹惱了導演馬丁·斯科塞斯。
近日他專門寫了一篇文章發表在權威媒體《好萊塢報道者》上,炮轟評分網站的種種「罪行」。
文章中,馬丁重點批評了現今電影屆的「唯票房論」。
「在我年輕的時候,關於票房的報道僅限於在像《好萊塢報道者》這樣專業的行業媒體中出現,而現在恐怕它(票房)已經成為了一切。在所有關於電影的討論中,票房成為一種潛在的傾向,甚至不止潛在傾向這麼簡單。野蠻粗暴的批評主義讓首周票房變成了殘忍的競技項目,也因此讓影評變得更殘暴。」
當然,馬丁自然也沒有放過各種評分網站,尤其是CinemaScore和爛番茄被點名批評。
馬丁認為它們「與真正的影評沒有半毛錢關係」。
「它們給一部電影評分,就像在賽馬場上評價一匹馬,在Zagat評價一家餐廳,或者是在《消費者報告》中評價家用電器一樣。它們確實涉及到了電影產業,但與電影的創造和理性觀點全無關係。」
關注橘子電影 微 信 公 眾 號 :(juzimovie),發送「電影資源」,獲取橘子君推薦電影資源,坐在家裡看經典大片!
馬丁還認為,這些評分網站確立了一種與認真的電影人的敵對基調。
「人們好像很開心看到一部電影或者電影創作者被拒絕、被排斥、被撕」。
然後馬丁也力挺了阿倫諾夫斯基的新片《母親》。
他認為人們給《母親》評低分,僅僅是因為這部電影很難簡單的被下定義,或者很難單純的用一個兩字詞來描述。
「《母親》是一部恐怖片,或是一部黑色喜劇,或是一部聖經寓言,或是一部關於道德和環境破壞的警世寓言。也許以上都有一點,但不能被歸為一個類別。」
馬丁導演認為這部電影不需要去解釋,並高度讚揚了《母親》極佳的觀影體驗,攝影、音效剪輯、敘事方式等等。
「只有真正喜愛電影並充滿熱情的人才能創作出這樣的電影。」
最後,馬丁導演還舉例說明,真正的電影人創作出來的佳片,不是用來被解碼、被消費甚至不能被立刻理解的。
比如「《綠野仙蹤》、《生活多美好》、《步步驚魂》、《迷魂記》等電影,它們在初次上映時都遭到了批評,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都變成了經典。」
「爛番茄和Cinemascore評分體系很快就會消亡,也許也可能會被更加惡劣的東西替代。或者它們會逐漸消失,或是在電影文化中的全新的精神所消解。但那些像《母親》一樣充滿熱情並精心製作的電影,將會一直留在我們的心中。」
其實不止馬丁·斯科塞斯導演一人,最近一段時間對像爛番茄這樣的評分網站的批評愈演愈烈,甚至包括中國,也不乏各路電影人對豆瓣評分問題的「討伐」。
網站評分確實有一定的不合理性,比如它略過了電影所有的細節,簡單粗暴的給電影評價一個等級,而評價者(專業媒體人或普通觀眾),很有可能僅僅是因為不喜歡電影里的某個情節、某個畫面、某首插曲甚至某個演員,就給電影一個最低分。
同時它的評價標準也不太一樣,舉個國內的例子。
比如最近大熱的網劇《白夜追兇》在豆瓣上評分高達9.1分,而像姜文《陽光燦爛的日子》、張藝謀《大紅燈籠高高掛》這樣公認的具有開創性的華語經典電影,也僅有8.7和8.3分。
國慶檔《羞羞的鐵拳》在豆瓣上評分7.3,而拿過柏林金熊獎的《白日焰火》和拿過金馬最佳影片的《八月》也只有7.1的評分。
若真的唯評分網站論輸贏,《陽光燦爛的日子》口碑不如《白夜追兇》;《白日焰火》和《八月》的口碑不如《羞羞的鐵拳》,但這幾部作品本不是同一緯度的東西,它們中有電視劇、有藝術片、也有商業喜劇片,很難簡單粗暴的用一組數字來評價它們的好壞。
但往往很多時候,評分網站的標準會影響到觀眾的觀影,甚至會簡介影響到電影的交易和票房。
比如好萊塢知名導演、製片人Brett Ratner就曾批評過爛番茄「它們毀了我的生意」。
電影評分網站是互聯網時代的產物,互聯網演算法能否對電影這一藝術形式進行計算機式的計算呢?確實是值得思考和反思的事情。
最後一句
對於電影評分網站,你怎麼看?
關注橘子電影 微 信 公 眾 號 :(juzimovie),發送「電影資源」,獲取橘子君推薦電影資源,坐在家裡看經典大片!


※你能盲畫出這些常見品牌的logo嗎?
※吳綺莉再回應小龍女性向:子女出櫃父母應溫柔以待
※仙女也有嘻哈范兒,郭碧婷的麻花辮是放飛了自我嗎?
TAG:橘子娛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