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靠海吃鹽的日本為何還要奪取中國的鹽業,原因其實很簡單
作為彈丸之地的日本,國內的各種資源嚴重匱乏,然而大和民族生性好勇鬥狠,十分激進,尤其是近代以來,日本內部軍部逐漸掌握政權,日本本就囂張的性格得到了徹底的開發。他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走對外侵略殖民,搶奪他國資源的道路,於是他們將侵略的矛頭投向了各種資源十分富饒的中國。
我們很清楚四面環海的國家不會缺乏鹽業和鹽相關的工業發展,日本又是個十分善於學習的民族國家,近代他們的工業發達,然而,令人奇怪的是,他們在侵略我國的過程中,對我國的鹽資源情有獨鍾,不僅大肆攫取鹽資源,運輸到日本國內,同時控制了我國沿海地區與鹽資源相關的各個工業,他們的行為實在讓人費解。
原來這是由日本天生侵略搶奪他人的劣根性決定,日本國內據說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家長從小就教育自己的孩子中國十分富饒,各種資源應有盡有,這些本是我們的資源,只是暫時放到中國而已,需要你們長大後運送回來就好,這種毫無邏輯的強盜思維從小就在孩子的心裡根深蒂固。由於鹽資源用途廣大,除了最基本的食用外,在建築、冶金、化學、機械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尤其對國防和尖端科技的作用無可替代。
從鹽資源的需求程度來說,它是生活中重要的調味品,人們的生活離不開這種資源,在鹽業資源的開採中需要很多必要的條件,它的開發需要高熱量的氣候用來蒸發大量的水汽。需要廣闊平坦的沿岸何人海灘等地形,這樣才適合鹽業的大力發展。日本四面環海的天然條件形成了得天獨厚的豐富的鹽資源儲備。然而面積狹小。尤其是平原面積幾乎甚微,海岸線曲折多變,絕大部分的海灘崎嶇不平,沒有生產海鹽的廣大基地,僅有少量的地方滿足海鹽的開採。因此日本大量的鹽資源需要進口,當時我國嚴禁海外貿易,天然阻斷了日本的發展需求。一定程度上日本必須打開中國的大門才可以發展。
日本的侵佔讓我國的近代工業受到了滅頂之災,他們控制了沿海鹽業,沒收中國相關的工業,長期一段時間內造成了我國工業停滯不前,嚴重阻礙了我國各方面的發展。


TAG:二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