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東芝斷臂、夏普賣身、三菱造假、高田破產…日本製造大潰敗

東芝斷臂、夏普賣身、三菱造假、高田破產…日本製造大潰敗

雅滋養(YAZUYA)40年品質沉澱 將最好的產品獻給您

來源:中國網財經

上世紀80年代,日本電子產品開始在中國風靡,一直到今天,提到日本製造,都是冠以精細、嚴謹的美譽。而索尼、松下、東芝、夏普、豐田等品牌也成為耐用、可靠的日本製造代名詞。

然而近年來,這些日本名企紛紛走下神壇。東芝因資不抵債不得不斷臂求生出售快閃記憶體業務、高田因問題氣囊面臨破產的命運,松下、夏普、索尼等企業陷入虧損、變賣身家的泥潭。

可怕的是,上述企業並不是日本製造業潰敗的終點,如今的神戶制鋼所數據造假醜聞曝光,又成了最新例證。這家日本第三大鋼鐵企業篡改部分產品的技術數據,以次充好交付客戶,問題產品波及豐田汽車、三菱重工等約200家日本企業,日本新幹線部分車輛也被牽連。

縱觀近年來日本企業的跌落,我們不禁要問,日本製造業到底怎麼了?

日本第三大鋼企被曝造假10年

日本第三大鋼鐵企業神戶制鋼所8日承認篡改部分產品的技術數據,以次充好交付客戶。問題產品波及豐田汽車、三菱重工等約200家日本企業,日本新幹線部分車輛也有使用。

神戶制鋼表示,從2016年9月到今年8月,其4家工廠修改了鋁和銅產品的檢驗證書,以使這些產品符合客戶的生產規格要求。事實上,這次偽造數據並非神戶制鋼的「初犯」。去年,該公司就被曝篡改數據,旗下一家生產鋼絲的子公司在9年里持續偽造不鏽鋼產品強度,將不符合行業強度標準的產品「以次充好」出售。

據央視新聞報道,神戶制鋼所副社長梅原尚人承認,篡改數據一事並非個案。調查還發現,部分產品從10年前開始就一直沿用篡改後的數據。

由於鋁和銅在製造業領域使用廣泛,特別是鋁卷,是製造汽車、火車、飛機的主打材料,所以,神戶制鋼的問題產品也「坑」慘了一眾日本「隊友」,其中包括本田、馬自達、三菱、日產、鈴木和豐田等知名車企。

隨著神戶制鋼所數據造假醜聞的持續發酵,該公司的股價在兩個交易日內已累計暴跌34%。從數據造假醜聞爆發以來,神戶制鋼所的市值更是已經累計跌去約15億美元。

日本企業頻現醜聞

對於日本製造業來說,神戶制鋼數據造假並不是第一起被曝出的造假醜聞。上月末,日本汽車三巨頭之一的日產承認,其在成車出廠檢驗環節中,大量使用無資質人員敷衍出廠檢驗手續。日產本月6日宣布召回已售38款車型共約116萬輛汽車。如果追溯過往,陷入造假醜聞的名企巨頭也不在少數。

2009年9月,豐田汽車因「召回門」深陷危機,其先後宣布在全球範圍內召回的多款車輛,合計850萬輛。據了解,召回範圍內車輛的可變齒輪比轉向系統(VGRS)的控制程序不恰當,方向盤打滿後如果方向盤迴輪速度過快,有可能短時造成與方向盤正中位置的偏離角偏大。由於相對輪胎直行方向,短時發生方向盤位置的偏離,可能導致駕駛員判斷失誤和操作失誤,造成安全隱患。豐田公司決定免費為缺陷車輛更換可變齒輪比轉向系統的電控單元,以消除隱患。

2016年4月,三菱汽車承認在油耗測試中採用不當手段,使得燃油經濟性測試結果好於實際情況,涉及62.5萬輛微型車。這成為三菱汽車自2000年隱瞞車輛缺陷以來的最大丑聞。醜聞曝光後,三菱汽車股價大幅崩落,曾在一個小時左右時間內股價暴跌約15%,成為該公司十多年以來最大跌幅。

對日本製造業打擊最大的或許來自高田問題氣囊事件。高田公司作為全球最大的安全氣囊製造商,因為使用存在安全隱患的氣囊,使大眾、通用等汽車等公司被迫召回數千萬輛汽車。這起事件被美國媒體稱為「有史以來最惡劣汽車安全醜聞」,而高田公司也因此於今年6月申請破產。日本帝國數據銀行稱,高田破產案規模為(日本)製造業有史以來最大。

除了汽車製造業,日本另一大傳統產業家電行業同樣頻遭重創。2015年7月,東芝深陷財務造假醜聞。審計機構給出的結論是,東芝應該下調過去5年的營業利潤1500億日元(約12億美元)。而此前日本《共同社》的一篇報道認為,東芝公司虛報的集團營業利潤總額很可能超過1700億日元,是該公司此前公布的3倍(548億日元)。財務造假醜聞、核電業務危機等讓本就經營狀況不佳的東芝陷入泥潭,今年初,東芝不得不宣布變賣快閃記憶體業務以求自救。

松下、索尼、夏普等電子企業也遭遇集體「淪陷」。在2011年和2012年連續兩年超過7000億日元之後,松下電器斷臂求生,對等離子、半導體等虧損業務進行剝離和重組,向車載、住宅、元器件等B2B領域轉型。索尼從2008年開始業績持續虧損,雖然在2015年公司開始扭轉虧損局面,但是由於熊本地震的重創,索尼再次陷入虧損。今年二季度,索尼業績儘管大增,但是已難重現往日榮光。而夏普作為日企的典型代表,臃腫的企業形態,過長而缺乏核心的產品線致其陷入長期虧損,最終不得不以62億美元「賣身」富士康。

日本製造緣何跌落神壇?

從三菱汽車油耗造假、東芝公司虛報利潤到高田問題氣囊,本是日本的驕傲並賴以生存的製造業,如今卻頻頻作為醜聞主角登場。有人感嘆,日本製造已經跌落神壇。

日本企業的大潰敗,我們在財富世界500強的榜單上也能窺見一些端倪。

1996年時,財富500強榜單上的日本企業多達99家,與美國不相上下;但是到了2006年,已經減少至70家;再到2016年,僅剩52家,比20年前,銳減了將近一半。其中一些知名企業的名次下滑更是仍人觸目驚心。

從日本經濟大環境來分析,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副研究員陳友駿在接受上觀新聞採訪時指出,經過「失去的20年」後,日本經濟始終沒能回到正常發展軌道,在這一背景下,日本企業進入較為艱難的生存期。為爭取利益最大化、守住市場份額,不排除部分企業採取極端手段或欺騙手段的可能,這也反映出日本國內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安倍政府雖在國內力推「安倍經濟學」,強調通過結構性改革,促進位造業轉型,但是,力度和成效不彰,這也給企業增加了負擔。

經濟滑落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或許跟日本的文化土壤也息息相關。新華社發文指出,如果跳出企業視角,日本的「隱瞞文化」「篡改文化」「歪曲文化」正在日本各界瀰漫。以安倍夫婦捲入的森友學園醜聞為例,不僅首相官邸和自民黨上下拚命捂住蓋子,日本財務省的相關知情部門也在隱瞞、篡改乃至銷毀對安倍夫婦不利的證據。而這些正在戰勝日本傳統的「恥感文化」,導致日本社會對謊言、造假的「恥感」閾值急劇降低。

一連串的造假醜聞正在為日本敲響警鐘,如果不加以關注,日本製造業可能還將面臨更大的災難。而神戶制鋼數據造假到底是不是多米諾骨牌的最後一張,仍待時間給我們答案。

~淺草寺一百簽?簡體中文版~

感興趣的小夥伴快快來看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okyostar 的精彩文章:

日本「最萌小奶貓」選美比賽精選,可是每一隻都萌炸了該怎麼選?
變身月野兔!美妝界最少女心的化妝品
老娘是去旅遊的,不是去幫你代購的!
日本代購圈最火的9款王牌化妝水——給選擇困難症的你
有好天氣的熊本,不止幸福部長

TAG:tokyost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