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韓雅玲:站在「健康中國」的高度看「心」事業發展——第二十八屆長城國際心臟病學會議主席專訪

韓雅玲:站在「健康中國」的高度看「心」事業發展——第二十八屆長城國際心臟病學會議主席專訪

GW-ICC 2017

中國 北京

時光荏苒。上一屆長城會的餘韻尚未淡去,第二十八屆長城國際心臟病學會議(GW-ICC)已撲面而來。在過去的20多年裡,長城會不僅是一個引領的平台,推廣和推動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技術、新方法在臨床領域的實踐和應用,使大批中青年醫生能理解並快速掌握技術和概念,以更好地為患者服務;同時,長城會也是一個開放的平台,通過國際合作的不斷深入以及學術探討交流範圍的不斷擴展,全面及時地反映了中國乃至國際心血管疾病防治領域的客觀現狀及發展方向。長城會是中國心血管事業發展的縮影,也是中國以及國際上最成功的心血管學術會議之一。作為第二十八屆長城國際心臟病學會議主席的韓雅玲院士,她對長城會的理解有何與眾不同?在踐行國家「健康中國」戰略過程中,醫生個人應該做哪些努力?對長城會的未來發展有何期許?在第二十八屆長城國際心臟病學會議即將召開之際,《門診》雜誌採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瀋陽軍區總醫院韓雅玲教授。

醫 師 專 訪

INTERVIEW

《門診》:由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簡稱「綱要」)的發布,「大健康」理念已經在中國社會經濟各個層面產生了巨大影響,人們認識到健康需求與物質需求是完全不可偏廢的兩個方面,全民健康是中國未來進入小康社會的重要指標之一。您可否結合長城會的永久主題「健康理想、理想健康」,談談自己的理解和認識?

韓雅玲院士

在長城會官網上發布的主席致辭中,我已經談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和感想。「綱要」是建國以來首次在國家層面提出的健康領域中長期戰略規劃,是未來很多年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基本指針,站在這樣的高度來看,中國心血管事業乃至整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都有重新深入認識的巨大空間。結合長城會的永久主題以及今年長城會的主題,我認為「健康理想、理想健康」和「心健康、新希望」,都是「健康中國」核心理念的具體體現。然而,我們應該如何認識和理解「健康中國」理念呢?有三個關鍵點是我們臨床醫生必須重視的。第一個是宏觀層面的認識:「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中國夢的本質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社會和諧;人民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是每一個人成長和實現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礎;只有通過全民健康來促進全面小康,才能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健康支撐。第二是政策層面的定位:「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無論是臨床醫生、學術機構還是醫療衛生管理部門,都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地位,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努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保障人民的健康。第三是指導層面的策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前年長城會還在討論「彌合裂縫,迎接挑戰」,所謂「裂痕」是公共衛生/預防醫學與臨床醫學的分離;今年我們已經在談「心」健康、新夢想了,領域內大家都已經認識到了,慢性非傳染性疾病(NCD)/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生活方式病,改善生活方式治療是一級預防的基石,二級預防的基礎,「心」健康是我們的美好願望;當然,「綱要」所說的「預防為主、防治結合」,不局限於醫藥領域,而是全社會都要重視的「預防為主」的健康觀念和意識,它是實現由「以治病為主」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的核心要點,目的是破解醫改難題。

《門診》您曾多次在相關場合談到,走出貧困、經濟騰飛的中國,到了人們對健康極度渴望的時期,您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看法?為此,您在即將召開的第二十八屆長城國際心臟病學會議上,將對中國心血管醫師提出怎樣的期望和目標?

韓雅玲院士

雖然三十多年的高速經濟發展基本改善了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但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和健康意識的喚醒則相對滯後,這也是「健康中國」理念提出的大背景,健康而富足的中國才能成為真正強大的中國,健康而富足的生活才是中國人民期望的小康社會。然而,現實是嚴峻的,一系列的統計數據分析表明,NCD已成為中國的頭號健康威脅。未來的20年里,中國40歲以上人群中患五大慢病的人數將成倍增長,中國每年死亡人數中的80%是慢病所致,慢病在中國已經提前井噴。特別需要指出的是,2010年到2030年,所有慢病負擔中,心血管疾病(心梗和卒中)比重將超過50%。而在2010年至2040年的30年里,如果每年能夠將心血管病死亡率降低1%,其經濟效益就會相當於2010年中國實際GDP的68%,超過10.7萬億美元。這樣來看中國確實到了人們極度渴望健康的時期。通過相關統計數據還可以看到,近年來中國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持續攀升。所以,我希望中國的心血管醫師能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在應用創新理念與行動,全方位全周期地保障人民心血管健康的同時,積極推動學科發展,促進學科交流,傳播先進學術觀點,提高服務能力,引領事業發展前沿;同時,努力幫助眾多年輕人茁壯成長,培養新一代的心血管專家脫穎而出。我希望通過長城會的舉辦,進一步強化「大健康」、「大衛生」概念,把「健康夢」與「中國夢」,「健康中國建設」與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緊密聯繫在一起,推動中國心血管病預防、診斷、治療和康復事業的發展,早日迎來我國心血管病發病率和死亡率降低的「拐點」。

《門診》:廣泛開展臨床研究是提高心血管疾病防治水平、推動心血管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出現「拐點」的重要手段之一,據悉在ESC新版DAPT指南更新和新版STEMI指南更新中,均引用了您所領導團隊的高質量原創臨床研究,你能否對參加長城會的中青年醫師們介紹一下其中的情況?

韓雅玲院士

今年的ESC最新指南更新,採納了我所在團隊的兩項最新臨床研究。一項是2015年發表於JAMA的BRIGHT研究,我們首次採用了全部患者接受術後高劑量比伐蘆定延長注射的策略,不僅保持了比伐蘆定減少出血風險的優勢,而且不增加急性支架內血栓風險,從而得到顯著的臨床凈獲益,領域內稱之為「個體化抗栓治療探索的典範」,該臨床研究論著被ESC新版的STEMI指南引用。另外,ESC新版DAPT指南按時間軸列出了自1996年以來38項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DAPT研究,將我們2016年發表在Circulation介入分冊的「I LOVE IT 2」研究也列入其中。該研究結果表明,新型塗層可降解藥物洗脫支架術後接受6個月或12個月DAPT具有相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曾被JACC介入分冊前任主編稱為「中國臨床研究從模仿走向創新」的範例。ESC新版DAPT指南將穩定型冠心病冠狀動脈支架術後6個月DAPT作為(Ⅰ,A)類推薦,正是基於「I LOVE IT 2」等8項CRT的結果。需要對大家分享的是,開展臨床研究要有創新的靈感、縝密的思路、科學的方法及嚴謹的態度,更要有忍受艱難困苦的毅力;能否開展高質量的臨床研究,是一個國家醫學科學研究發展水平的重要體現,希望更多的臨床醫師,特別是年輕的臨床醫師能加入到臨床研究行列中來,這是中國心血管事業發展的希望所在。

《門診》:第二十八屆長城國際心臟病學會議即將召開,您可否介紹一下大會日程設置基本框架,其中有哪些板塊值得我們去關注?在以往最受期待的國際合作交流方面有哪些與眾不同的亮點?

韓雅玲院士

本屆長城會共設置46個分論壇,涉及基礎與轉化醫學、冠狀動脈疾病、心律失常、臨床研究/指南與實踐、心臟康復等13個領域。其中,去年新增設的縣域醫療、全科醫學、互聯網醫療、醫學人文等論壇將依然成為會議的亮點。今年長城會仍將與美國心臟病學會(ACC)、歐洲心臟病學會(ESC)、美國心臟協會(AHA)、世界心臟聯盟(WHF)、美國心血管造影與介入學會(SCAI)、美國心律學會(HRS)等重要國際學會聯手,打造22個海外及港澳台聯合論壇。ACC、AHA、ESC及WHF等4個重要國際學術機構的主席已確認參會。值得關注的是,ACC將舉辦三場「ACC@GW-ICC」聯合論壇,主題分別為人群健康、指南與真實世界證據、心血管疾病預防;高血壓、戒煙以及血脂管理;STEMI救治系統。AHA將在大會期間開設高質量心肺復甦團隊復甦和高級心血管支持團隊復甦兩個培訓工作坊。心肺復甦團隊復甦工作坊的設計在於幫助醫師了解團隊復甦方法的復甦科學背景,並讓醫師有機會在團隊模擬演練中練習醫師的基礎生命支持技能,形式和環節相當活潑生動。ESC今年將帶來「ESC in China@GW-ICC」聯合論壇,該論壇專註於2017年ESC大會要點的學習,歐洲專家將與中國知名專家一起基於ESC指南介紹,討論影像、介入心臟病、心力衰竭、STEMI和瓣膜疾病方面的最新進展。HRS@GW-ICC 2017聯合論壇將舉辦兩場聯合論壇,HRS候任主席Thomas Deering教授將率代表團出席會議,聯合論壇將從臨床實踐和指南入手,突出強調心臟節律管理的主要進展,會議形式將以病例彙報為主,並將採用問答的形式邀請與會專家積极參与。

《門診》:長城會去年宣布採取大會主席輪換制,您是實行該制度後的第一位大會主席,對此您有何感想?你認為大會主席實行每年輪換制有哪些積極意義?

韓雅玲院士

能應邀擔任本屆長城會實行輪換制度後的第一任大會主席,我倍感榮幸。我認為,無論是哪一類學術會議、哪一種會議制度,都要順應學科進步的大趨勢以及會議發展的自我需求,關門辦會、墨守成規是不可能取得「遠期獲益」的。長期以來,在首任主席胡大一教授和第二任主席馬長生教授的領導下,長城會一直保持開放、創新、變革的姿態,積極拓展會議發展的空間,這是長城會之所以越辦越旺的根本原因和動力。從本屆長城會開始,大會的組織結構將由學術組織和會務組織兩套班子構成。學術組織採取大會主席輪值制,每年輪換;學術組織由大會主席、執行主席、論壇主席三級共同組成,其中,大會主席對大會的總體組織、學術方向設定、形式與內容創新等負全面責任,執行主席負責會議各分項工作的組織事務,論壇主席主要負責各板塊學術日程的制定。這種辦會制度的變革具有很多積極意義。首先,可以更好地「眾籌」智慧,將原本碎片化的想法、思路和創意,凝聚在了長城會這一完整的板塊中,從而使長城會具有更高的智慧容量;其次,為很多有創新思想、有學術激情的專家提供了一個實現自我、展示才能的平台;此外,長城會真正實現了「大家辦會」的理念,提高了大家的參與感;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通過會議制度的變更,長城會注入了領域內更多的新思想、新活力、新的專業能力和新的學術力量,不僅僅獲得了更多的關注度,也為長城會未來的長久發展提供了資源保障。

《門診》經過27年的發展,長城會已成為覆蓋亞太、面向世界,具有重要學術影響力的國際知名心臟病學會議。請您談談這些年來長城會為中國乃至國際心血管領域做出了哪些貢獻?

韓雅玲院士

中國的臨床醫學是國際臨床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醫學的進步就是對國際心血管領域的貢獻。首先,長城會長期倡導的健康與預防的理念,無論在中國還是在國際上,都具有相當的先進性和前瞻性。其次,長城會從創辦初期的百人介入培訓會,發展到今天覆蓋亞太、面向世界的萬人盛會,已然成為國際心血管領域與中國相互溝通的重要渠道;其中,2010年,長城會與亞太心臟聯盟(Asia Pacific Heart Alliance)聯合舉辦了亞太心臟大會,為亞太地區心血管領域的醫療工作者提供了又一強大的學術平台,至今已獲得重要影響力。第三,長城會引領了中國心血管病學事業的發展,推動了新概念、新技術在中國的引進和推廣。比如,在長城會組委會的積極推動下,2012年長城會搭建了心臟康復學術交流平台——國際心血管病預防與康復會議,與國際先進的心臟康復組織和中心全面接軌、廣泛合作。今天,一家又一家心臟康復中心已在中國大陸陸續建立起來。第四,特別應該提及的是,許許多多年輕醫師通過長城會學到了知識、分享了經驗、培養了技能,逐步成長為科室骨幹;年輕一代心血管專家的逐步崛起,對中國和國際臨床醫學的進步來說都具有重要意義。毫無疑問,長城會為推動中國心血管病預防、診斷、治療和康復事業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醫師簡介

韓雅玲

中國工程院院士

瀋陽軍區總醫院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全軍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長

現任瀋陽軍區總醫院終身榮譽院長。兼任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師分會會長、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中華心血管病雜誌》總編輯、全軍重點實驗室主任、美國心臟病學會專家會員(FACC)、歐洲心臟病學會專家會員(FESC)、美國JACC雜誌國際諮詢顧問、美國Circulation雜誌編委及英國Cardiovascular Therapeutics雜誌副主編。曾主持BRIGHT、TRACK-D、「I Love IT 2」、CREATE等多中心、大規模臨床研究,並應邀在ACC、ESC、TCT等重要國際學術會議上報告研究結果。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軍隊及省部級一等獎5項,以通訊作者發表論文500餘篇,其中SCI文章150餘篇,包括國際著名期刊JAMA、JACC等。

END

本文內容為《門診》雜誌原創內容轉載須經授權並請註明出處。

門診新視野|微信號:ClinicMZ

《門診》雜誌官方微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臟病 的精彩文章:

醫生感嘆:突發心臟病,「生死」5分鐘!可惜,會自救的人太少!
男子看喜劇電影竟笑出心臟病,心臟不好就不要太興奮,小心要命
6個月的胎兒患心臟病,固執的母親非要生下來,結果奇蹟出現了!
阿根廷生死戰太揪心!政府發話:心臟病患者慎看
心臟病疼哪裡?背部疼痛跟心臟病有關嗎?

TAG:心臟病 |